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有時候患者預約完核磁找不到原來的醫生,或者原醫生手術、公出等特殊情況,其他醫生咨詢代勞幫助看一下片子,完全可以!這種情況其實在臨床工作中很常見,本人有事情如果看不了片子,也會告訴患者去找科室同事幫忙看一下,然后會和同事交代下患者病情、查體異
有時候患者預約完核磁找不到原來的醫生,或者原醫生手術、公出等特殊情況,其他醫生咨詢代勞幫助看一下片子,完全可以!
這種情況其實在臨床工作中很常見,本人有事情如果看不了片子,也會告訴患者去找科室同事幫忙看一下,然后會和同事交代下患者病情、查體異常結果以及懷疑是什么問題,以免同事不知道患者的具體情況。
有一些找其他醫生看片子需要注意的事情,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說實話我本人是比較反感這種情況的,尤其當我是那“代勞的醫生”幫忙看片子,為什么呢?是因為討厭多干活嗎?絕對不是,看個片子并不會有多累,而是因為我不是首診的那位醫生,對患者病情不了解啊!醫生看病看的是整體,不是單純的看片子,對于一個患者的診斷需要詳細的詢問病史、查體、根據患者情況決定做什么檢查,之后根據檢查片子自己閱片來做出診斷和治療計劃,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清風計劃#
一般情況下患者做核磁預約(一般醫院要3-5天,省級大醫院要14-30天……)次日患者或家屬才能拿到片子,如果患者本人來還好,我可以問診、查體、看片子,給出判斷和建議,然而患者本人來取片子的情況很少,多數是家屬拿著片子來看,這時候家屬的想法應該是這樣的:“折騰半天,終于核磁出來了,醫生看完我就知道咋回事兒了!”,而當我看到患者家屬拿片子來第一時間會問:“患者來沒來?”,之后我才會看片子,雖然看核磁以后我也會根據患者的片子結果做出一些初步的判斷,但是由于沒見到本人,沒能親自查體,這樣做出的判斷是粗糙的,不夠全面的,所以會給出一點初步建議,而且一般會要求患者再來一次,仔細查查體、問個診再定治療計劃。
如果家屬能理解這一點還好,但是大部分患者家屬往返醫院好幾次才拿到核磁片子,情緒都比較焦躁,恨不得醫生看了片子以后立刻知道能怎么辦?是什么病?手術還是保守?醫生如果不給出一個結果,很容易覺得醫生敷衍了事,導致糾紛……這種事,謝醫生不止遇到一次了。
有些人會說:“大夫,您就是矯情,片子都出來了,該手術手術,該保守保守,哪兒那么多事兒!”,但是真的是這么草率醫生就能作出決定嗎?
就拿半月板損傷來說,診斷基本依靠核磁來判斷病情,但是看的患者越多、讀的片子越多,就越會有這樣的經驗:“有一部分患者,癥狀和片子結果不匹配!”。
有一些患者的膝關節核磁半月板磨損很重,達到了三度撕裂的情況,是絕對的手術適應癥,但是給患者查體的時候,患者表現僅僅是輕度的蹲起疼痛,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并不是很大,那么這種情況需要給患者做手術嗎?肯定不需要啊!
但是如果您直接拿著片子來看病!要求醫生給出建議,我一句這個情況必須手術治療,患者家屬要承擔多大壓力?會不會影響患者的情緒?而實際上患者完全可以保守治療!
臨床上腰椎疼痛的核磁也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多患者做了核磁一看是腰突且很嚴重,單純看核磁都有手術指證了!但是經過仔細查體卻是小關節絞索或者腰3橫突綜合癥導致的問題,保守治療就能緩解。下圖就是我的一個患者,誰看這片子都該手術了,人家現在該干嘛干嘛呢……
再比如下方這位女士的核磁,拿出來肯定是異常表現,各種角度測量相信肯定異于常人,您再看看人家的狀態,需要手術嗎?
這些情況在臨床上真的很常見,每個醫生都會有這方面的經典例子,所以借著這篇文章,也給大家做個科普:千萬不要拿著單純的片子或一張報告單去找醫生看病,請一定帶著患者一起來,這樣才能更全面的給出治療意見,醫生看病看的是人,可不是單純的檢查結果或是一張報告單!
另外也給大家提點兒建議,一個醫生看完病做的核磁和其他檢查,沒特殊情況,最好還是要找到原來的醫生看,為什么呢?因為很多時候一張片子,兩個或者更多的醫生看完會有很多種不同意見,這種情況沒有對與錯之分,而是由于每個醫生都某一個疾病的認識、經驗、理念不同導致的。相信很多患者都遇到過同一張片子,兩個醫生看完,一個建議手術,一個建議保守的情況,患者越看越亂、越看越沒底。
所以找一個信任的醫生很關鍵!否則越看越亂!
總結!
暫時找不到原醫生,找其他醫生幫忙看一下這種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大型醫院,從原則上不會違背任何規章制度。但是要給遇到這種情況的朋友們一點建議:
找不到原醫生,著急想找其他醫生看看結果,簡單分析下完全可以,但是一定要掛個號,這樣不影響人家醫生看病的順序,您也不屬于加塞,不會引起糾紛,也是體現對醫生勞動的尊重。
另外找其他醫生看的時候一定不要只拿著報告單,最好拿著片子陪著患者本人來,因為有很多醫生不怎么看報告單,要親自看片子和查體,這樣對患者最好!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復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馬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