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如果從網絡上搜索“甲鈷胺”,你會得到“甲鈷胺為內源性維生素B12”的信息。這一條指引,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確信,甲鈷胺就是維生素B12??墒?,你有沒有想過,既然甲鈷胺其名如此高大上,為何藥物銷售市場上既有甲鈷胺、又有維生素B12產品?這文縐縐
如果從網絡上搜索“甲鈷胺”,你會得到“甲鈷胺為內源性維生素B12”的信息。這一條指引,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確信,甲鈷胺就是維生素B12??墒?,你有沒有想過,既然甲鈷胺其名如此高大上,為何藥物銷售市場上既有甲鈷胺、又有維生素B12產品?這文縐縐、自作清高讓人看不懂的甲鈷胺,名字中到底隱藏了什么信息?
其實甲鈷胺和維生素B12,并不等同于一碼事,二者之間也不能互換。
甲鈷胺與維生素B12
嚴格地說,維生素B12包含了兩種不同的含義。從廣義上,它又叫做鈷胺素,是一類具有咕啉環結構的含鈷化合物的總稱。注意這個類字,意即不單一。該類化合物,根據結構中取代基團的不同,可分為甲鈷胺、羥鈷胺、氰鈷胺和腺苷鈷胺四種。這其中,由于氰鈷胺最早被發現,且發現時恰逢B族維生素的命名排序到第十二位,故而氰鈷胺常被稱為維生素B12。故而,從特定含義上來說,維生素B12常常僅指氰鈷胺,是B12來自食物和營養補充的主要形式。我們在銷售市場購買的普通維生素B12,即為氰鈷胺。
氰鈷胺之后,人們陸續發現了其它三種結構類似的化學物質。它們具有一致的核心結構,只在取代基團上表現出差別:甲基取代者被命名為甲鈷胺,羥基取代稱之為羥鈷胺,連接腺苷者則叫腺苷鈷胺。不過,只有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可為人體直接利用,氰鈷胺和羥鈷胺,需在細胞中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后才能發揮作用。
維生素B12有什么用?
維生素B12參與體內DNA合成和細胞代謝等多項生理活動,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之一。遺憾的是,人類的腸道菌群雖然可以通過發酵在體內產生維生素B12,但發酵僅發生于腸道后段,而人體吸收維生素B12是依靠胃的上半部,所以,我們無法吸收自身腸道內合成的維生素B12,只能依靠動物性食物(如:魚、貝、肉、蛋、奶等)來攝取或藥物補充獲得。維生素B12的缺乏具有極大的危害性。醫學界普遍認為,它可能導致DNA和細胞代謝受損,引發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病變,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神經炎等。
到目前為止,該類化合物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促進紅血球的形成和再生,預防貧血,主要應用于惡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以及抗葉酸藥引起的貧血等;
& 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可應用于神經炎、神經萎縮等神經系統疾病,也常被應用于糖尿病并發癥引發的周圍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
& 促進集中注意力,增進記憶力與平衡感,主要應用于輔助改善阿茲海默癥患者的記憶、情緒,以及輕度認知障礙等疾病;
& 輔助肝臟疾病的治療,如肝炎、肝硬化等;
& 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增進食欲;
& 輔助口腔潰瘍的治療。
不要以為維生素B12缺乏一定與你無關!事實上,它的發生概率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得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的資料顯示,工業化國家中,一般人群維生素B12不足的發生率約達20%。而這個比例,在某些特定人群中還要更高,如糖尿病患者,其發生率接近30%。
維生素B12(鈷胺素)的四種存在形式,在應用上到底有何不同?
鈷胺素的市售藥物,以上我們提及的四種類型,均有售賣,但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使用情況存在差異。歐美市場使用較多的是氰鈷胺和羥鈷胺,亞洲地區應用甲鈷胺比較普遍,腺苷鈷胺作為新型用藥形式,目前臨床應用尚不多見。
羥鈷胺最初的應用是作為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它被批準為孤兒藥(又稱罕見藥,是指用于預防、診斷和治療罕見病的藥品)。目前它多應用于小兒甲基丙二酸血癥,普遍認為療效優于氰鈷胺,但用藥劑型僅限于肌肉注射。
氰鈷胺作為最早被發現和應用的維生素B12化合物,具有化學性質穩定、價格低廉的雙重優勢,常用作維生素B12不足時的日常補充。但應用氰鈷胺片口服給藥時,藥物必須與胃粘膜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又稱內因子)結合后,才能透過胃壁吸收入血,再經由細胞轉化為可直接參與體內生化反應的甲鈷胺或腺苷鈷胺,方能發揮作用。所以,當人體胃腸病變、內因子缺乏時,維生素B12無法正常吸收和利用,常因其攝入不足而引發疾病。
因此,在應用氰鈷胺時,可能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限制:其一,因胃腸病變、胃酸和胃蛋白酶缺失、內因子缺乏而導致的維生素B12不足,以及由此而引發的造血系統病變,如巨幼細胞貧血,口服普通維生素B12片(氰鈷胺)是不能奏效的。只能采用注射給藥的方式,確保藥物有效吸收并轉化為人體可利用的活性形式發揮作用;或是直接口服甲鈷胺(片或膠囊),因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才是該類化合物的體內活性形式,可以直接吸收入血并為機體所利用。
其二,當前醫學界普遍認為,相比氰鈷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對神經組織具有更好的傳遞性,在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時更有利。因此,在用于治療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時,如:糖尿病神經病變等,應使用甲鈷胺,而不是普通的維生素B12。在上述的兩種情況下,普通維生素B12片(氰鈷胺)與甲鈷胺不可互換。
結語
當然,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作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維生素B12不可或缺。但通過藥物獲得或過量時,亦存在過敏反應的風險,嚴重時可導致過敏性休克。故而,從每日膳食中合理攝入是最為安全的補給方式。重視食物的豐富多樣性,注重每日飲食中魚、貝、肉、蛋、奶與果蔬主食的合理搭配,是有效攝取營養物質的王者之道。
文末,提醒大家,維生素B12遇高溫不穩定,見光易分解,與維生素C同用可能導致失效。所以,相關制品的保存宜置于避光、陰涼處,同時避免與維生素C同時服用。
#真相來了##健康科普排位賽#
李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