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互聯網產業自身驅動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在跨界人才培養上助推一把,不僅有助于補上當下人才缺口,還能為未來起飛打好堅實基礎。

我國制造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工業大數據數量多,有較大的市場潛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具有良好的基礎。促進智能工業生產,擴大相關人才規模成為重要舉措。
不久前,調研工業互聯網落地難點時,某服務平臺負責人告訴筆者這么一個現象:公司信息部門與工業部門同事商議方案,討論了半天卻總感覺溝通不夠順暢。原來,大家對同一個概念的理解有差異,雖然說的是一件事兒,但溝通效率非常低。
當前,工業互聯網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產業發展至今僅10年左右,精通信息技術和工業的復合型人才在全球都緊缺,這是產業發展規律決定的。對我國來說,解決好跨界人才不足問題,工業互聯網發展就有望上一個大臺階。因此,在產業自身驅動力還不足的情況下,在跨界人才培養上助推一把,不僅有助于補上當下人才缺口,還能為未來起飛打好堅實基礎。
工業互聯網涉及的專業比較廣,對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當前較為有效的嘗試是加強產業和教育融合,培養工業互聯網專業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