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數字政府”建設離不開數據流動技術的加入。在第十四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高峰論壇上,LEBEN(同醫)總架構師朱皞罡教授做客新華訪談,就數據流動技術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與‘物理政府’相比,管理者運營‘數字政府’需要有許多新的轉變。”朱皞罡說:“起初我做數據流動研究是用于醫療服務,而現在我將這種數據流動性技術拓展到政務管理體系上。”
圖1-LEBEN(同醫)總架構師朱皞罡教授做客新華訪談
朱皞罡教授還提到,“數字政府”建設的創新點,在于打破數據流動性的壁壘,在原來物理隔絕的部門之間做業務協同。“數字政府”最大的職能是公共服務,并不局限于管企業、管個人,做公文流轉等“物理政府”范疇,而是轉變為替老百姓、替社會,甚至替其他國家提供公共服務管理和數據流動。
未來數據的流動性還要增強,政府管理、服務各行各業,建立完善的“數據政府”需要把大量隔絕的數據統籌起來,其難度不可小覷。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打破“數據孤島”關鍵在于分離數據的使用權和所有權。在現有的數據體系下,每一次數據的使用,都要把數據拷貝給數據的處理方,使用權和所有權沒有分開,使得很多機構不愿意提供數據,產生數據圈地的現象。這對“數字政府”的建設是不利的。
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以資產化的眼光對待數據。除了從技術上分離數據的使用權和所有權,還應當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比如把數據資產和各個委辦局的職能掛鉤,以此提高數據交換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數據質量。
圖2-LEBEN(同醫)品牌LOGO
以LEBEN(同醫)為例,平臺以技術體系為基礎,區別醫療數據所有權、使用權和執行權,以形式化創建、驗證智能合約,實現數據可信交換共享、可視化醫療知識交換。以業務應用驅動,打破了不同醫療機構、不同國家醫療體系之間的界限,充分解決了醫療“數據孤島”的問題。
圖3-LEBEN(同醫)數據權益示意圖
“數據的流動性一旦提高,我們做任何應用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朱皞罡說:“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引導非常重要,如何管理數據資產,如何建立政府的職能和數據的關聯,這些都是下一步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于LEBEN(同醫):
LEBEN(同醫)是一個以“數據可信交換”和“知識深度共享”為主要特點的醫療智能合約協作平臺。我們研發出的可信計算技術,能夠使交換過程中的數據不可復制、不可遷移、也不可見,以保證醫療數據可以進行跨機構、跨地區以及跨境的可信數據交換。同時,通過我們研發的另一項知識計算化技術,醫生可以輕松地將自己的知識轉換成智能合約,進行高效學習甚至在診療中提供輔助決策,這項技術將幫助醫療知識實現深度共享。隨著可信數據應用開發和生態各方的加入,LEBEN(同醫)將推動數據石油經濟和均質化醫療快速發展,讓數十億人都獲益。
LEBEN(同醫)官網:leben.pro
張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