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爆朋友圈的除了綠了半個娛樂圈的“現男友”,便是小破孩哪吒了。你問我為啥叫他小破孩?你看看他那十瓶眼霜都救不回來的黑眼圈、牙縫能吃飯的形象,活脫脫一個隔壁家放養的小破孩兒,稍不注意便會隨時向鄰居家窗戶丟石頭惡作劇。所以第一眼在電影院看到哪吒長大一些的形象時,我是難以接受的,這好像過于丑了吧。這就是我對哪吒的“第一眼成見”,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
今天我并不想重復點名那些大家已經奉為朋友圈標配文案的“至理名言”,而是想談談,《哪吒》是如何成為爆款,一經上映就收獲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看過哪吒的朋友都知道,這部電影有笑有淚,有正有邪。片中很大部分的笑料都來源于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開局旁白便吸引了我的注意。除了太乙之外,片中無數小人物笑點滿滿,人設各異,不僅有矯揉造作的娘娘腔大漢,還有蠢萌蠢萌的結界獸。小破孩兒哪吒更是段子張口即來。說實話,如果它是一部真人電影,弄得不好便容易成為爛片,因其笑點密集,形象過于鮮明,但凡哪個演員演技過不了關就會淪為笑柄。國內太多粗制濫造博眼球,明星扎堆的搞笑速食電影就是這樣堆出來的。
好在,國漫永遠是國風的白月光,是背后創作人員用心制作向大家傳遞英雄夢想的。比如一口川普的太乙,經團隊考證后發現確與四川綿陽有所淵源;還有片中智商從不在線的結界獸形象也酷似三星堆青銅立人像。
其實“不認命”、“逆天改命”這樣子的主題已經在許多國產動畫或電影中被不斷強調,主角從一個不被待見的形象到最后成為擁有強大的能力,力挽狂瀾拯救世界的英雄。英雄主義或許不被接受,但是英雄卻永遠讓人熱血沸騰。《哪吒》之所以不是千篇一律,還是因為它把主題更深層地放在了愛,不管是一改嚴厲的父親李靖,跳脫如少女卻滿含母愛的殷夫人,還是藕餅CP勢均力敵的絕美兄弟情。愛之于任何人,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這就是為什么,同樣是逆襲爽片,《哪吒》卻能深深牽動觀眾的心。
自2015年口碑火爆的《大圣歸來》到《大魚海棠》,再到《白蛇·緣起》等等,國風IP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質量不可謂不高。看了彩蛋之后,更有觀眾直呼:期待中國神話系列,中國終于要有屬于自己的封神宇宙了!在下一部國漫問世之前,也不妨在家用當貝投影D1回顧一下近年來的優秀國產動畫電影,私人影院大屏細細品味國風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