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 為維護健康的社交生態環境,配合有關部門的專項整治行動,Soul下架并進行自查自改,積極采取必要措施肩負起網絡平臺的社會責任。據悉,Soul憑借自己嚴格的審查機制和靈魂匹配的標簽,成為了眾多陌生人社交軟件的黑馬,但在這匹黑馬自律自改期間,大量抄襲、效仿乃至偽裝的軟件層出不窮,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兩點:
一、搶食“人血饅頭”
得益于Soul提出的“星球定位”和“靈魂屬性”,用于尋找志趣、性格、三觀相合的玩伴,以此匹配用戶的靈魂伴侶,滿足年輕人傾訴的愿望,Soul在市場上擁有了大批忠實用戶,為他們解決心靈上的孤獨。此外,在發布后,Soul不斷更新功能,持續不斷地壯大自己,因此截止今年,Soul儼然成為了社交平臺熾手可熱的領軍人物,也讓業內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盯上了這一大蛋糕。
(某仿冒軟件的界面)
6月末Soul的下架給予了這批人渾水摸魚的可趁之機,在Soul下架期間,大量偽裝軟件出現在應用商店,它們借著“Soul”這一標簽,或者利用用戶的大意,偽裝為“Soul”應用,吸引眼球,有些甚至騙取費用,欺騙新老用戶。這種只要利益、不顧道德的行為與“吃人血饅頭”相差無幾。
二、爭先投機取巧
另一方面,Soul的成功讓部分業內人士妄圖走上捷徑,通過復制、抄襲Soul的運營模式和產品理念,用低成本包裝出一款仿Soul的產品。根據Soul官方透露,目前Soul唯一支持的下載渠道為Soul官網,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出來的并非真正的Soul,是這批抄襲、偽裝的產品,形似神不似,它們沒有透徹地理解Soul的文化。四年磨礪,Soul不管是用戶體驗還是監督制度都不斷優化,如此精細化、精準化、規范化的產品又豈能被輕易復制?
(某假冒軟件應用商店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些抄襲、效仿、偽裝的軟件被用戶“誤下載”,在切身使用之后,用戶依然能夠清楚地分辨孰優孰劣。通過這些軟件下面的評價不難看出,這種吃人血饅頭、投機取巧的軟件已然引發眾怒,看似高明的舉動下,實則暴露了短淺的目光與低下的格局。至此,Soul通過官方渠道發布了《關于Soul App被惡意仿冒和抄襲的聲明》,聲稱已搜集相關證據,對此類侵權行為絕不姑息!
要知道Soul的下架并非隱退,而是在自我修整、自律自改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機制,肩負起健康網絡的社會責任,為用戶打造一個合規、合法、安全、放心的社交平臺。相反,這批抄襲、效仿的投機軟件會在市場的檢驗中被用戶棄如敝履。陽光猛烈,萬物顯形,Soul的成功值得業內人士借鑒,但任何試圖一步登天的行為都將踏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