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定期存款作為資產配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近的漲漲漲行情無疑吸引了更多小伙伴的關注。不過,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6月份,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漲跌不一。
近三個月,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倒掛明顯
其中,6個月和1年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較5月份分別上漲0.3BP和0.2BP;2年、3年和5年期分別較5月份下降0.4BP、1BP和6.2BP。整體來看,除了5年期限的有明顯下降,其他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變化不大。“6月份時值季末,定期存款利率并沒有出現全面上漲。可見,此次季末銀行資金較為充裕,銀行攬儲壓力相對減弱。”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楊慧敏表示。
不僅如此,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三個月,3年期和5年期定存利率明顯倒掛,尤其是在6月份,5年期定存利率均值較3年期定存利率均值低8.2BP,差異繼續擴大,為8個月以來最低值。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下調5年期限利率,甚至一些銀行直接降至2.75%(三年期基準利率),較5月份均值最高下降175BP。
分銀行來看,6月份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都較5月份上漲;而股份制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的各期限定存利率表現不一,一年以下期限的仍在上漲,1年以上期限的定存利率都在下降。“整體來看,城商行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漲較明顯,尤其在近期由于同業負債發行緩慢的影響,同業負債減少,所以中小銀行更加關注核心負債的增加。”楊慧敏同時表示,臨近季末,中小銀行相比大型銀行,更容易受到季末流動性的擾動,所以也會促進定期存款利率的上升。數據顯示,2019年6月67家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排名中,此前定期存款利率較高的漢口銀行、湖北銀行中仍位列前十。但6月北京農商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漲幅明顯,尤其是兩年期和三年期的定存利率,分別較5月份上漲25%和29%,一躍成為67家銀行中的第一名,成為6月份監測銀行中的一匹“黑馬”。與定期存款有所不同,6月新發行的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均值全面上漲。其中5年期限上漲最多,較5月份上漲21.4BP。業內人士表示,大額存單的利率變化和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變化并不完全一致。尤其在季末時點,銀行更偏向于上調大額存單利率進行攬儲。
2019年6月分銀行類型的大額存單利率均值(%)分銀行類型來看,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利率各期限均值最高,各期限利率均上浮53%以上。6月份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上漲較多,上漲幅度最大的是6個月期限的城商行大額存單利率,較5月上漲9BP。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表示,一般來說,存款利率上漲意味著負債成本的增加,而負債成本的增加將轉嫁至貸款端,提高貸款利率,影響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但定期存款利率的上漲并不一定是壞事,也并不意味著將增加負債成本。因為存款方式除了普通定期存款,還有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協議存款、智能存款等多種方式,且除了這些一般性存款,還有同業存款等方式,都將影響負債成本。所以當定期存款利率較低,對投資者沒有任何吸引力時,銀行將會采用更多的高息方式進行攬儲。而目前的定期存款利率雖然有所上漲,但相比其他高息方式,仍屬于低成本攬儲方式。”
下半年銀行存款利率調整或將加速
展望下半年,有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整體市場流動性仍較為寬松,銀行的資金相對來說較為充裕,所以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出現較大波動。但大中小銀行之間的存款利率差距或將有所擴大,一些小銀行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面臨一定的資金短缺壓力,或會改變自身的利率定價策略。預計下半年銀行存款利率調整或將加速。
“寶寶類”產品收益率連降
今日,天弘余額寶基金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進一步降至2.025%,創歷史新低,每萬份收益僅為0.5305。近一年時間,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超過1.3個百分點。除了余額寶,其他貨幣基金也大多難逃收益率下降的趨勢。據Wind統計,截至7月10日,657只貨基(份額分開計算)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29%。僅有15只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破“3”,其中,“國富日日收益B”以3.68%排名第一。對于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的原因,普益標準研究員于康分析認為,今年央行多次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同時也加大了經濟刺激政策力度,致使資金面較為寬松,資金利率水平下降,這是貨幣基金收益下行的直接原因。“大勢所趨,寶寶類產品‘不經打’。”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經理李華(化名)告訴記者,寶寶類產品未來收益率或會繼續下降。于康表示,貨幣基金的收益走勢與資金面相關性較強,目前市場整體流動性總量仍保持較高水平,資金面寬松狀態不改,且考慮到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央行有望再次降準,市場將迎來再次流動性補充,貨幣基金收益或將繼續保持低位運行。從規模上看,貨幣基金的整體規模也在持續縮水。中基協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貨基連續3個月規模下滑,合計縮水7039.08億元,整體規模為7.67萬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貨幣基金規模難再增長。首先,利率并軌趨勢加強,貨幣市場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其次,貨幣基金相比市場上其他產品,比如銀行理財和其他存款類創新產品,收益率并不具備優勢,對個人投資者的吸引力會進一步減弱。再次,銀行理財門檻的降低也大幅分流了貨幣基金市場。此外,今年股市行情有所好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會對貨幣基金產生一定的分流作用。
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