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推動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助力實體經濟的同時防范金融風險,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聯合國培機構,于6月27日在京成功舉辦“第三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本次峰會以“開放共享構建無界生態,監管科技重塑金融安全”為主題,著名經濟學家、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周延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室副巡視員、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韶華等領導專家悉數出席。
憑借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飛貸金融科技受邀出席,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度小滿等領先企業一同探討金融科技安全問題,為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創新發展及金融科技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前沿分析。
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孟慶豐發表演講
“智能+”成金融科技新風向推動銀行業升級
2019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智能+”,并明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先后發布金融科技規劃和相關政策,明確金融科技發展重點。開放、共享、無界、生態成為金融科技機構競相角逐的焦點。
會上,著名經濟學家、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需要給予創新一定的試錯彈性空間,但是在試錯過程中需緊密跟蹤風險,實現規范創新與安全創新。
飛貸金融科技作為金融科技B端輸出的頭部企業,其副總裁孟慶豐在發表《AI時代,如何用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助力金融機構轉型升級》演講中提到,“AI技術的發展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比如機器學習和聲紋識別技術讓整個金融的效率能夠快速提升優化,也在風險控制上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手段。飛貸金融科技通過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助力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低成本、快速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以《數字協作與價值互聯時代》為主題,提到螞蟻金服15年的征程是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螞蟻金服致力于用科技解決數字世界的信任問題,隨著企業資產的數字化過程以及數字資產的可信流轉,?新的“數字化互聯生態”呼之欲出。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程建波以《場景與數字科技融合的數字化風險管理》為主題,提到京東數科采用場景與數據技術融合的風險管理理念,通過海量客戶規模錘煉的風險實踐,成為業內首家大規模在信貸風險領域應用機器學習模型商業化的公司,形成由反欺詐底層、數據模型層、獲客授信層、貸后管理層、組合監控層組成的決策體系。
AI時代下,人工智能的應用成為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推動,以螞蟻金服、京東數科、飛貸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的技術輸出,亦成為其加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助力銀行數字化升級
而在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中,如何共同構建開放、共享的共贏生態?金融機構如何在與金融科技的合作中構建起關鍵技術能力?是當下銀行業普遍思考的問題。
現場,針對以上問題,孟慶豐結合飛貸金融科技9年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的經驗帶來了解決方案。他介紹道,與市面上單一資源型、單一技術型的金融科技輸出企業不同,飛貸金融科技是技術應用型輸出企業,這類企業涉及到項目業務的方方面面,集成了各種資源和技術,擁有完備的綜合應用體系,為金融機構提供成熟的全流程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往往可支持到合作金融機構全流程的能力建設與提升;且對服務的金融機構的科技及成本投入要求低,這樣的特性使得這類輸出非常適合在資金投入有限、人才儲備、技術能力較為不充分的中小金融機構應用。
作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陪練”,飛貸金融科技會提供包括數據、方案、各種建議的輸出等方面的支持,在與金融機構的合作中將科技、風控、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完成能力轉移。“我們提出了三步走策略,開始的時候是‘我做你看’,中間是一起做,后面是‘你做我看’,真正讓飛貸金融科技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在移動終端上的能力。”孟慶豐補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飛貸金融科技對外輸出技術僅一年,即已與人保財險、北京銀行、華潤信托、通聯支付等多家涵蓋保險、銀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全面整體技術輸出合作。
對此,美國沃頓商學院的Amit教授在接受美國《時代周刊》采訪時評價:“飛貸金融科技的創新是全球金融行業最佳實踐。飛貸金融科技對小微金融借款人的獨特價值主張、技術創新,以及領先的風險管理實踐正在重塑全球移動信貸的格局。”
馬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