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6月25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及社會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發布了《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10(2019)》。
報告提出,廣大鄉村、中老年群體、低收入群體等內容消費尚未飽和,新興市場獲蘊含著中國移動互聯網未來市場的巨大潛力,有人甚至將他們譽為“最后一批不可再生的資源”,以趣頭條為代表的的互聯網平臺如何滿足這一新興市場的需求引人尤為矚目。
流量下沉 三線以下城市成互聯網企業爭奪重心
報告特別指出,“流量下沉”已經成為現階段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三、四、五線城市正成為互聯網企業開拓業務的重心。
趣頭條研究院院長柳霞表示,如報告所提到,當前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趣頭條、快手、拼多多搶灘式搶灘新興市場并獲得爆發式增長正說明了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目前,三線以下新興市場已成為各家競爭熱點,畢竟中國七成人口生活在三線以下地區,趣頭條的3個多億用戶就有70%以上的來自三線及以下新興市場。
今年5月份,由中國社科院新媒體研究中心與趣頭條聯合發布的《三線及以下新興市場網民觸網習慣研究報告》中指出,相比一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新興市場的網民有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時間,人均單日使用移動互聯網時長接近6小時,增速快于一二線城市,并且在絕對值上實現了反超。
從增長態勢來看,新興市場消費能力增長也要快于一二線城市,其在可支配收入、消費支出、消費者信心以及潛在用戶規模上都表現出巨大增長勢頭。數據還顯示,三線以下新興市場的電商用戶占比最高,從電商行業各區域用戶規模及全體網民規模來看,新興市場潛在用戶規模遠超一二線城市,電商消費潛力及商業價值還有待挖掘。
事實上,面對新興市場龐大的消費需求,互聯網企業在提供內容服務的同時,也正在積極把握新興市場消費升級的趨勢,基于對特定人群、特定領域的垂直深耕,以優質內容為原點,尋找能夠滿足用戶多元消費需求的商業模式,滿足其多元化消費需求。
數字經濟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社科院藍皮書報告還分析了當前我國網絡和新媒體發展中呈現出的以下特點:數字經濟引領經濟發展,信息消費、新零售、流媒體等熱點不斷涌現,多元主體戰略布局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快車道等。其中不乏5G,短視頻社交、人工智能等新媒體領域發展最熱關鍵詞。
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在我國GDP占比達34.8%。藍皮書報告一組數字表明,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趣頭條研究院院長柳霞在接受央視新聞頻道專訪時表示,2018年我國信息消費市場規模繼續擴大,信息消費的規模約5萬億元,同比增長11%。隨著5G商用和人工智能信息流服務的不斷提升,預計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相當于6個手機市場、7.4個家電市場。
趣頭條研究院院長柳霞在接受央視新聞專訪
過去數年來,隨著物流、支付、互聯網寬帶等基礎設施的逐步成熟,三線以下的用戶、農民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受益者。無論是農產品的上行,還是將優質優價的工業品送到鄉村去,都已經取得了較快的進展,為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尤其是數字鄉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對于趣頭條等面向新興市場的互聯網平臺來說,其正在充分利用技術、資本、用戶數據等已有優勢,洞悉新興市場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以技術為關鍵驅動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建設。
金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