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直入主題,“數據湖”不是湖。多源渠道、復雜格式的海量數據涌入,匯集而成“數據湖”,但其定位和價值終究不只是“湖”。“數據湖”已經成為企業數字資產的操作系統,也正在驅動應用場景創新。當然,數據湖還顛覆升級了“數據服務商”的業務模式。
“數據湖”也是湖
傳統IT生態中,并沒有數據服務商的定位,但現在已是不可缺失的角色,文思海輝即是以數據服務見長的IT服務廠商。2018年,在IDC《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中,文思海輝雄踞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并以其對金融應用場景的理解,尤其是在數據規劃、數據應用、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決策支持等方面的優勢,多年保持著“商業智能與決策支持管理類解決方案市場”份額第一名。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文思海輝·金融基于大數據的企業級數據湖平臺榮獲“科技創新”服務示范案例獎)
“數據湖是套先進的企業數據架構。”陳圣,文思海輝金融事業群商業智能事業部總監,他更希望以數據戰略的視角,解釋“數據湖”的價值定位。其實,“數據湖”概念興起于2010年,最早被制造行業用戶所接受,因為此時制造型企業不僅在匯集ERP、CRM等系統中的結構化數據,也在接入MES系統數據,采集物聯網傳感器、視頻監控系統中產生的非結構化數據。
2014年之后,數據湖的價值也逐漸被金融行業客戶認知。原因幾乎相同,銀行已經不滿足于只對“總賬”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存取款,或自助辦理信用卡業務,需要存儲圖像數據;辦理個人信貸,需要接入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互聯網渠道數據;辦理企業授信要分析工商、稅務等社會數據。
此外,將各類票據通過OCR技術進行圖文轉換;通過物聯網終端模塊,建立“電子圍欄”,進行抵押品監控,以及5G智慧銀行、VR證券及金融交易等應用,都伴隨著海量數據的涌入。也就是說,每一次金融科技創新,每一項金融服務的推出,都在對傳統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架構的挑戰。
“數據湖”不是湖
此即為“數據湖”產生的背景。當企業意識到數據是生產資料時,其就有動力將數據進行存儲。當企業進一步意識到數據是核心資產、甚至是產業資本時,其就更有動力對數據進行分析。
當然,早期數據湖就是“湖”,更強調數據“存儲”,將熱數據、溫數據、冷數據等不同類型的數據,將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等不同格式的數據,分別存儲于SSD、SAS、SATA等不同存儲介質中,即實現數據統一存儲。
“但數據湖更應該成為業務創新的支撐架構。”陳圣跳出“存儲”界面的限制,從兩個維度解釋了數據湖的價值:以技術維度,數據湖是企業高效的數據底座,涉及數據接入、數據存儲、數據治理、數據分析等,不同“模塊”的軟硬件系統。但以業務維度,基于數據湖的數據服務,又在驅動企業預測決策模式創新、應用場景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數據驅動金融場景創新
進一步聚焦金融行業應用場景。數據湖正處于從解決“數據存儲”,向提供“數據服務”的演進階段。與諸多行業的應用系統建設思路相同,早期金融行業也采用“業務應用先行、科技部門代管”模式,即市場營銷、風險防控等部門,以業務驅動,率先建立部門級大數據平臺,由此系統中逐漸沉淀下“部門級”數據。
“但建立‘全行級’數據湖,才可能實現以數據服務驅動的業務創新。”陳圣說。此前,文思海輝已經服務于國內十余家銀行的數據湖建設,形成從頂構咨詢、項目實施,到數據分析、數據服務等端到端業務能力,而建立“全行級”數據湖就是文思海輝的業務實踐。
“金融機構建立數據戰略,即需要形成數據湖頂層設計,但頂層設計又不只是建立數據接入、數據存儲、數據治理、數據分析等端到端的技術架構。”文思海輝金融事業群商業智能事業部總經理杜嘯爭說:“數據服務才是企業應用的制高點?;跀祿慕ㄔO,可解決傳統數據倉庫,開發周期長、業務迭代緩慢等問題,能夠讓業務部門和科技部門,更集中精力于自身核心能力。而數據服務商則需要以逆向思維,了解各業務部門的數據需求,形成逐步演進的數據湖建設規劃,并有能力闡述數據服務的創新價值。”
如何理解?“金融服務無處不在,就是不在銀行網點。”銀行創新教父布萊特·金所說的不是變化,而是金融業務模式創新面臨的壓力。而數據湖就可幫助銀行推出更敏捷、更溫暖、更具創新價值的金融服務。
目前,基于數據湖形成的數據服務,已廣泛應用于風險防控、反洗錢、用戶行為分析等應用中。舉例說明,對公授信,不僅要接入行內數據,還要接入工商、稅務等社會數據,這樣才能進一步降低風險級別。個人信貸,通過微信提交申請,銀行則快速分析多維度數據,并輸出服務——貸款額度究竟是15萬,還是30萬元。
數據服務滿足未知需求
上述兩個應用場景,即是以數據服務驅動的業務創新,但數據湖的價值還不僅如此,其不只在優化現有應用場景應用,更能夠快速響應未知需求。央行進行利息調整,通過數據湖即可完成企業畫像,快速輸出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個人在手機銀行或網絡銀行中查閱理財產品信息,通過數據湖即可立即完成用戶畫像,實時推送相關產品和服務。
“或許5年前,銀行只要求獲得T+1數據,但現在營銷、客服、風控等業務部門,更希望獲得實時數據,”陳圣說。“這也是文思海輝的核心能力之一,以業務為導向,以場景為導向,提供綜合的數據管理和實時的數據處理能力。”
“就某種意義而言,數據服務商的價值就如物流企業,物流企業根本不知道庫存中,手機的用戶是誰,但只要訂單下達,就可立即組織配貨。”陳圣說:“同樣,金融機構也在實時產生未知需求。”
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業務人員需要什么數據,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應用場景需要什么數據組合。“但脫離了傳統應用系統開發模式,文思海輝已經具備快速數據采集、分析能力,從不同的‘庫房’中采集數據,并組裝成為數據服務,這才是以應用為導向、以場景為導向的數據湖價值。”陳圣說。
作為一家來自中國的全球IT服務企業,文思海輝匯聚了國內外近30000名專業人士,可為全球客戶提供數字化咨詢、交互體驗設計、技術實施與運營服務,并致力于成為全球企業“最具價值的業務合作伙伴”。
文思海輝·金融以行業應用為支撐,提供涵蓋零售銀行、交易銀行、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支付結算、信用卡業務、信貸業務、數字化營銷、資管業務、數字化監管、私人銀行及理財業務、數字化監管與合規,大數據風控、客戶營銷渠道、開放銀行(OpenAPI)等全業務領域的、超過200個自有知識產權的解決方案,憑借深厚的行業積累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卓越的安全和質量管理,與500余家銀行、保險、證券及其它金融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陳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