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消息,近日騰訊的QQ瀏覽器被用戶起訴,稱該瀏覽器竊取了微信的頭像、性別、生日等個人信息。目前法院已經裁定讓騰訊停止這種違規行為。微信和QQ瀏覽器同屬于騰訊公司旗下產品,數據共享和互通可以理解,但是用戶必須可以手動刪除這些隱私數據。當然用戶個人隱私被泄露和侵犯已不是個例,特別是如今的大數據潮流?;ヂ摼W產品中都保存了大量的用戶數據,例如:社交類軟件和支付類軟件。
互聯網行業成為侵犯隱私的重災區
目前國內已擁有超過8億的網民基數,而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微信、淘寶等一堆手機應用產品。這些應用軟件時刻都在記錄著我們的社交圈、消費習慣等。互聯網行業已注定成為用戶數據泄露的重災區,如果不加以監督和管理。相信很難保證用戶個人隱私不被侵犯,雖然這些應用產品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但是也帶來了一些風險。個人的隱私信息必須保護好,而更多的垃圾應用則是竊取用戶數據的罪魁禍首。
讓數據公開和透明需要有監督機制
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用戶數據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本,而應用軟件有沒有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這應該也屬于企業內容的高度機密。尤其是現在用戶隱私泄露被廣泛關注,要讓互聯網行業公開相關的技術問題怕是很難。這點必須由相關部門介入,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對一些互聯網巨頭進行定期抽查。像騰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產品擁有大量的活躍用戶,當然很多用戶也會關注是否侵犯了自己的個隱私信息。
用戶必須加強維權和個人保護意識
智能手機早已普及,而且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手機里保存了我們的許多隱私信息。家庭住址、銀行賬戶、手機號碼等等,因此用戶必須加強自我防范意識。例如:不要隨便去下載一些不知名的應用軟件,特別是微信、企鵝等社交軟件,很多用戶都會分享自己的個人照片、生活記錄等。從朋友圈就可以大概分析出某個人的消費習慣,以及性格特征等信息。所以社交軟件必須保護好用戶的隱私數據,否則會給用戶帶來很多麻煩和風險。
此次這個用戶敢于起訴騰訊瀏覽器侵犯個人隱私,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在面對侵犯我們隱私的產品或互聯網企業,用戶應該堅決抵制,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也可以建立用戶投訴平臺,以方便用戶參與維權。
文章由 北京上榜辦公室裝修 http://www.shangbangzhuangshi.com/ 站長原創 轉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