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采訪了全國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綜合信用”)負責人,就近日貴州省改委印發加快推進“信易+”守信激勵工作方案以及“信易+”項目的推動進行了交流。
(“信易+”啟動)
“綜合信用”負責人表示:“信用體系的建設,需要堅持獎懲并舉。貴州推出‘信易+’守信激勵工作方案,是信用建設中‘獎勵’中的一環,通過采集運用企業主體信用信息,開發守信激勵應用場景,來鼓勵企業重視信用建設,從而達到營造褒獎誠信社會氛圍、構建‘守信者一路暢通’信用格局的目的。”
(浙江推廣“信易+”)
通過交流,記者了解到,“信易+”項目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各大城市推行了一段時日,貴州省改委也順勢加快了信易租、信易貸、信易游、信易行、信易批等“信易+”服務的建設工作,通過信用“變現”來鼓勵企業重視信用建設,讓企業真切感受到信用帶來的好處。如信易租,可以讓信用好的中小型企業租代辦公設備、辦公場所時,享受更優惠的租金折扣,享受更長久的租賃期限;如信易批,則讓中小型企業行政審批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享受到“容缺受理”“只進一扇門”“一網通辦”等更便捷的審批服務。
“‘信易+’項目的推進目的是方便政府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讓市場主體擴大了經營自主權,鼓勵企業講信用、守信用。如今,也有不少信用良好的企業,享受到了‘信易+’帶來的好處,在行政審批、融資等方面獲得了‘綠色通道’。‘信易+’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讓許多企業開始重視信用建設,不過對其中的部分中小型企業來說,信用管理成為了擋在他們信用建設道路上的一座大山,由于體量、人力等問題,中小型企業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途徑來進行企業信用管理,還沒有享受‘信易+’項目帶來的好處。”“綜合信用”負責人說,“還沒有進行信用建檔、進行信用管理的中小型企業也并非‘上天無路’,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如今也在北京、上海、深圳、福州、貴陽等十二個城市建立了信用信息服務大廳,未來還將在全國30個以上的城市鋪設信用信息服務大廳,幫助企業進行信用建檔、信用管理。”
據“綜合信用”負責人說,在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大廳,企業可以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檔案,納入《全國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之中。在后續過程中,全國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充當一個“管家”的角色,整理企業信用報告,下載信用記錄,指導企業完善各領域信息,幫助企業打理“信用”這一無形資產,幫助企業“信用變現”,讓企業獲得“信易+服務資格”,從而可以走行政審批、融資的“綠色通道”。
信用體系的建設于國于民意義重大、關系久遠,貴州省改委緊跟國家發改委的步伐,推出“信易+”項目,是我國社會信用建設政策的擁躉者。而綜合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以其“多核聯動”“跨市協作”的多線程信用信息服務模式,幫助中小型企業建立信用“明信片”,管理信用“資產”,是維持我國市場經濟秩序、改善市場環境的有力“推手”,加快了我國信用體系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