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5月5日,由捷順科技、捷停車聯合主辦的智慧停車新生態賦能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
來自智慧停車行業的政府領導、從業人員、合作商代表等近500人出席了會議,行業媒體代表(雷鋒網、億歐網、中安網、安防知識網、維科網)+主流證券媒體代表(中國證券報、證券日報、第一財經電視臺)+權威大眾媒體代表(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晶報、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等30余家媒體代表也一同受邀出席。大會通過對B、G、C端整體業務進行全面深度講解,讓到場的政府領導、業內人士、合作伙伴、媒體和觀眾深入了解捷順科技及捷停車。
發布會開始之前,受邀出席的30余家媒體對捷順科技和捷停車業務進行參觀及體驗,由現場工作人員為媒體講解。講解內容主要圍繞硬實力生態圈、B端業務、C端業務、G端業務等四大模塊,從大數據運營、廣告運營、車位運營、通道運營、捷停車生態運營等方面,突出展示了捷停車to B、to C、to X的運營能力、整合能力。捷停車的工作人員重點向媒體介紹了捷停車車場運營、用戶運營、交易運營三大板塊,并展示了無人值守、云坐席、無感支付、app功能、智慧停車生態等業務內容,并一一解答媒體的提問。
下午14:00,深圳市停車技術行業協會張毅會長、捷順科技總經理趙勇為智慧停車新生態賦能大會致辭,捷順科技副總經理兼捷停車CEO李民發表了重要講話。
會上,捷停車CEO李民以”智慧停車從大寫意到工筆畫“為主題,圍繞“捷停車生態賦能體系”展開演講,從致未來、致賦能、致合作三方面對捷停車的現狀發展情況、業務模式及行業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
致未來:激活停車產業價值需多方合作、精描細繪
對于智慧停車產業而言,2014-2017年是描繪前景和尋找模式的三年,到2018年,智慧停車產業已進入到習主席說的“工筆畫”階段,要求產業鏈里面所有的合作伙伴靜下心來做到兩件事,一是要躬身前行,二是攜手同行。李民認為,從智慧停車的產業發展來看,合作可歸為三方面,一是場景建設,二是運營賦能,三是連接生態,只有這三者都做到,智慧停車這個產業鏈條才能蓬勃向上,參與的各方才能共享停車生態,共生共榮。
致賦能:捷停車的賦能體系和支撐
智慧停車產業是一個由車場管理端、停車運營端、生態伙伴端、廣大車主端、政府管理端多方協同的大生態。捷停車作為一個環節和端口,堅持以場景數據、運營服務、生態賦能為導向,將構建業務運行、通道連接、資源導入、品牌背書的能力賦能給其他各方。捷停車通過合作共建,滿足車場管理方、車主、政府單位及生態合作伙伴的需求,最終實現給車場管理方提供降本增收的解決方案,助力政府對于交通的管理,給生態伙伴提供資源連接和運營的服務。
致合作:開放的合作模式 共贏的合作姿態
2019年將是捷停車發展的一年,作為智慧停車產業鏈中的一個成員,捷停車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建智慧停車大生態,創造更多的價值。
會后,南方都市報及雷鋒網記者對捷停車CEO李民進行專訪。記者針對捷停車的發展戰略、行業優勢、運營模式、資源整合、生態賦能等幾方面進行提問。李民指出,捷停車自成立以來,緊緊圍繞To B、To C、To G發展戰略,從停車服務延伸至車前、車后服務,旨在解決B端管理方及運營方的管理痛點和難點,幫助B端實現降本增效,同時提升C端用戶體驗。
停車難是城市繁榮發展中最突出的難題,急劇增加的汽車保有量和有限的公共資源催生了智慧停車行業的發展。業內專家指出停車企業中做平臺、做硬件、做運營的有很多,但真正能把上下游產業鏈打通的停車企業非常少。捷停車作為智慧停車產業的主力軍,通過整合停車產業的上游及下游資源,拉通產業鏈,賦予生態伙伴平臺運營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業務增值能力等,多維度提升生態伙伴的硬實力和軟實力,不斷夯實捷停車生態+的基礎。
捷停車能在眾多智慧停車企業石沉大海時逆流而上,一是背靠捷順科技深耕停車行業27年的大樹,二是獲得螞蟻金服2億元戰略投資,三是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及業務能力,四是國家政策持續不斷加大對城市停車項目建設及運營的支持力度,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環境下,捷停車的快速發展勢不可擋。
據捷停車展位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捷停車每天為用戶提供上千萬的智慧停車服務,日均線上交易訂單突破80萬筆,年累計線上交易流水破10億元,牢牢占據智慧停車行業榜首。相信未來,捷停車將繼續發揮其硬件+軟件+運營+資源整合的優勢,助力智慧停車產業的升級,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步伐。
金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