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大力發展的當下,微貸網不斷強化金融服務效能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并積極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保障用戶權益。
憑借在普惠金融實踐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在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辦的“第六屆金融 315 高峰論壇”上,微貸網被授予榮獲“2019年度金融消費者保護與普惠金融創新獎”。
微貸網榮獲“2019年度金融消費者保護與普惠金融創新獎”
踐行普惠 紓困小微企業
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標。
事實上,以P2P網貸為主要發展模式的互聯網金融,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服務門檻,同時提升了服務效率,有效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難題。
以微貸網為例,作為平臺的核心產品,車抵貸業務平均借款金額為6.4萬元,平均借款期限4.7個月,其門檻低、期限靈活、方便快捷的性質是小微企業外源融資的重要補充;平臺服務的220余萬借款人中,90%以上都是小微群體,服務小微是微貸網一如既往的初衷。
互聯網金融作為普惠金融的實踐者,盡管道路蜿蜒曲折,但堅信“撥云見日”終有時。踐行普惠、堅持合規正是微貸網深耕互金領域的初心,微貸網也將以金融科技的創新理念,幫助小微實現夢想。
微貸網:科技加碼 給用戶帶來“穩穩的幸福”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行業也暴露些許弊端,尤其是在對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和保護互聯網金融用戶權益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歷經大浪淘沙的陣痛期,網貸行業如今已走到拐點,平臺將以良性退出為主”,微貸網副總裁汪鵬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風險仍是行業共同關注的課題,微貸網自上線以來就開展消費者風險教育活動,同時不斷完善自身風控實力,以保障出借人權益。
此外,早在2016年,微貸網就加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隨后接入協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網金融統計監測系統和信息披露服務平臺,每月定期向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上報借款人相關數據;2018年8月,微貸網與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簽約,作為首批接入權威司法數據的十二家互金企業之一,微貸網可實時查詢來自法研院權威、合規、及時、全量的司法數據,提升平臺風控實力。
在大數據時代下,一系列消費者信息外泄的問題引發了輿論關注,如何加強金融消費者隱私保護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汪鵬飛表示,當前行業對用戶信息隱私保護不夠重視,微貸網正在積極探索,并嘗試通過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加強平臺用戶隱私保護。
“多年來,微貸網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究和創新,為用戶提供透明、高效、便捷的金融信息服務”,汪鵬飛表示,從業者應身體力行,合規經營,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廣大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營造安全可靠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