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又到了每年的“金三銀四”春招季,在去年年底的縮招之后,2019年春招人才市場的供需情況有何變化?職場人的下一個職業機會會在哪里?國內領先的職場社交平臺脈脈app旗下的脈脈數據研究院為廣大職場人提供了一份”求職寶典“——《2019春季求職指南》,
脈脈數據研究院2019年發布的《2019·人才遷徙》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各行業重點企業都處于人員大縮減的狀態,眾多企業全年人才規模負增長,大批職場人不得不另尋出路。盡管待業的職場人們早已蠢蠢欲動,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互聯網人沒有精神家鄉。無論北京,還是杭州,不管騰訊,或者阿里,都是謀生,敲代碼,漂。哪里需要互聯網人,他們就順著網線爬過去。不過,從數據研究院統計的熱招城市來看,現在最愛互聯網人的,還是北京。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IT互聯網和金融業分別是北京、上海的優勢產業。北京對互聯網人才的需求熱度未減;盡管上海在大力發展互聯網領域,但在人才需求上效果尚不顯著。
相比之下,深圳、廣州產業發展更加多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給職場人更多選擇的機會。
同時,從脈脈數據研究院得出的數據來看:離開本行去新世界的互聯網人比較多,因為互聯網如今的競爭,可以說是很激烈了。
2018年底,IT互聯網行業頻繁爆出企業縮招新聞。就業競爭度的數據似乎也側面印證了這一事實,相比于2018年秋招季的就業競爭度(1.3),2019春季IT互聯網行業的就業競爭度明顯升高,為2.1,僅低于農林牧漁行業。企業裁員和縮招,給互聯網人才求職帶來壓力。
另外,互聯網行業日趨成熟,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熱度開始降溫,也是造成行業競爭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在2018年末離職寒冬中,測試、運維崗位是離職占比最高的兩個職位。這反應了這些崗位在互聯網公司的真實處境。在很多大廠中,運維,測試這種崗位更像是一個流程崗位而非技術崗位,很多操作都是規范性的,個人自由發揮空間有限。因此,對技術能力要求不高,也最容易被淘汰。
另一方面原因,可能也與受到經濟環境影響而倒閉的眾多創業公司有關,區塊鏈領域、P2P領域、新零售、共享經濟...這些曾經的風口都在2018年折戟,同時向人才市場釋放了一批技術人才。
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IT互聯網對技術崗位需求的多樣性有所提高。研發仍是最熱招崗位,其次行業對數據分析/BI人才的需求量也在變大。
寒冬之下,務實(變現)成為眾多企業的首要目標。對銷售崗的招聘熱度也是有增無減。可能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一邊技術崗位離職占比高,另一邊招聘需求卻很旺盛。但事實上,這正是在為技術人敲警鐘。
一直以來,技術崗位都給人一種供不應求的印象。但隨著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行業對技術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斷變得嚴格。因此,對于技術人來說也要開始居安思危,提高自身技能和核心競爭力,從而避免被淘汰。另一方面,在大環境遇冷的情況下,技術人才對企業的選擇也應該變得更加謹慎。
職場人對于春季招聘的疑問,還有很多:除了北上廣深,還有哪個城市適合互聯網人?新消費之外,都有哪些行業更適合職場人進一步發展?大廠對技術人才,有無什么特殊偏好?新的一年,哪些崗位求職競爭度更加激烈?又有哪些要求相對寬松?更多求職情報,上脈脈app查看完整報告內容,助力成就你的職業夢想。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