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央視綜合頻道的“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吸引了很多觀眾的注意,從“文物修復界泰斗”李云鶴到特種熔融焊接工高鳳林,這些優秀的前輩秉持著擇一事、終一生的信念,讓“匠心”永遠傳承。其實在我們身邊,匠人也是無處不在的。在火山小視頻上,就有這樣一位根雕師傅,他將全身心投入到這門傳統手藝,用自己的雙手化枯木為神奇。
這位火山名字為My張先森根雕的男子,可以說是藝術界的一股泥石流。張先森的很多視頻不是著重展示根雕藝術之美,而是注重展示根雕制作的過程。打開他的主頁,首先看到的就是滿屏幕的“冷兵器”,各種根雕設備讓人應接不暇。然而這種“毫無美感”的視頻,卻讓他在火山上收獲了13萬粉絲。
張先森究竟有什么而獨特的魅力,能讓這么多人關注并喜愛呢?其實,最吸引大家的還是根雕的生產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產品都能在流水線上被生產出來,缺少了靈動的美感,家中的擺設也充滿了濃厚的工業氣息。而張先森的視頻中,粉絲能夠了解到一塊枯木是如何變成藝術品的,滿足了獵奇的心理。他依托木材本身的形狀,量身定制然后進行二次創作,在保留它們天然屬性的前提下,將它們創作成了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尤其是用木材雕出來的彌勒佛,面部飽滿,眼睛似乎會說話一般,吸引了很多粉絲的贊嘆,稱贊他們是“魯班仙師”、“墨斗師公”。
很多粉絲喜愛他,不僅是因為他的手藝,更是因為他對待事業的態度。在視頻中,他向粉絲展示自己的工作日常,可以說環境非常惡劣,而且工作強度非常大。但是他并沒有抱怨,反而是在每一段視頻上都配上了一段非常有哲理的話語。他說:“沒有飛翔的能力,就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有些東西很誘人,但未必適合你。”他還說:“每一個人都應該用你們的努力去驚艷時光,生活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這分明就是根雕界的哲人啊!
張先森對自己的工作和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用自己的雙手將自然之美融入到每一件產品中,將人與物、人與自然的關系達到了和諧統一。他的這種情懷、這份執著、這份堅守,不由讓人生出敬佩之感。
火山小視頻為優秀的普通“匠人”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展示平臺,他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除了利益的追逐之外,多了一份單純的訴求。喧囂塵世,愿你我都能守一種精神,做一個“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