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期發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后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農村網民規模達2.22億。小魚金服表示,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速度迅猛,尤其進入2019年后,在5G網絡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全球矚目。
但是,互聯網網民數量的激增以及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環境問題愈發需要關注,小魚金服分析,《報告》顯示,網民月收入2001-5000元的群體占比最高。而學歷方面,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8.7%和24.5%。受過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僅占比分別為8.7%和9.9%。
“雖然,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已經受到較大程度的解決,但是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滲入中老年人的生活,用戶信息安全、網絡數據盜取等問題依然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小魚金服表示。
有數據表明,目前在我國2億多的老年人中,有近一半獨居或空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移動互聯網對生活影響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使用智能機。智能終端行業的發展也讓其操作越發簡便,絕大多數中老年人也開始享受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利處。小魚金服強調,許多年輕人會給父母等長輩購買智能機,并教其使用,但畢竟中老年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被教育時間較短,對隱藏的網絡安全存在巨大的盲區,因此他們是網絡安全風險的高發人群。
某城市白領告訴筆者,自從去年給父母買了智能手機之后,父母就像是孩子一樣,對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充滿好奇。但是,畢竟和父母分開的時間比較多,無法時刻在身邊叮囑,就會出現垃圾網站、垃圾信息等造成的個人信息泄露。雖說目前還未產生大的問題,但會有很多擔憂。
小魚金服認為,網絡信息安全,尤其針對中老年人、未成年人等不夠熟悉網絡套路的人群,首先需要家人給予信息灌輸和網絡安全教育,同時仍需相關行業等在發展過程中兼顧相關群體的安全性功能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