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次我們在為橄欖油開了小專場之后,有不少家長提到了牛油果。牛油果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果肉擁有濃郁的牛油味。這種水果由于皮表面粗糙,如同鱷魚的背,所以又有一個頗為粗獷的名字:鱷梨。作為“超級食品”中的一員,牛油果和奇亞籽、藜麥、橄欖油、椰子油、
上次我們在為橄欖油開了小專場之后,有不少家長提到了牛油果。
牛油果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果肉擁有濃郁的牛油味。
這種水果由于皮表面粗糙,如同鱷魚的背,所以又有一個頗為粗獷的名字:鱷梨。
作為“超級食品”中的一員,牛油果和奇亞籽、藜麥、橄欖油、椰子油、秋葵等一樣,自帶傳奇史。
頂著“森林黃油”“大自然的蛋黃醬”“植物界的奶酪”“兒童成長必備”的名號,雖然牛油果價格昂貴,也有不少家長一盒一盒地給孩子買。畢竟媽媽的包可以不買,爸爸的酒可以不喝,但孩子的口糧絕對不能湊合。
然而摸著日漸消瘦的錢包,不禁想問問,牛油果真的這么神奇嘛?有必要“堅持”給孩子提供嗎?
牛油果,真的這么神奇?
從食物營養成分的角度去看,對比我們常吃的蘋果,牛油果確實沒有對自己進行特別的夸大。
不論是能量、蛋白質、脂肪,還是胡蘿卜素、維C、鉀元素含量等,牛油果都有著比較突出的成績。
而且牛油果不僅僅是營養豐富,質地也很綿軟,的確適合作為輔食,那可以天天或經常給孩子吃嗎?
從食物成分表里我們可以看到,牛油果的能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
每100g 平均含近170kcal的熱量和將近15克的脂肪,一個大牛油果的重量大概在200g 左右,它的一半是100g 左右;而就算是一個小的牛油果,半個也要50到75g。
如果每天吃半個牛油果,孩子會攝入85~170kcal的熱量和8~15g的脂肪。
再看小寶寶們對輔食的熱量和脂肪需求:
根據《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以6個月體重為9kg的男孩為例,每天經由輔食提供的熱量平均在700kcal左右。
這個階段寶寶的脂肪需求量占總體熱量需求的40%,一個9kg重的寶寶,全天的脂肪需求量在31g左右。
如果一天吃了半個大牛油果,就會獲取15克的脂肪,再加上700到800毫升左右的奶量,又會攝取25克左右的脂肪,那么牛油果和奶加在一起就已經有40克的脂肪。
而寶寶通過輔食攝入的米粉、蛋黃、肉泥、魚泥等,還會有一定量的脂肪……
可見,牛油果熱量高、脂肪含量高,不當進食容易讓寶寶體重增加過快,對胖寶寶的長期健康可能沒那么友好。
所以要不要經常給孩子吃牛油果,還要看孩子的飲食習慣和發育情況來進行均衡配比,不能一味迷信牛油果的神奇“功效”。
如果孩子喜歡吃,要注意適量提供,建議用“小片”的量,而不是半個甚至一整個的量。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也沒必要“為了孩子好”而堅持讓孩子嘗試。其他食物中的營養,一樣可以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寶寶多大可以吃牛油果?
6個月以上。
要提醒家長的是,待寶寶可以添加輔食時,不管是蔬菜還是水果,要盡量從自己家庭中經常吃的開始,這樣可以降低寶寶添加蔬菜、水果后過敏的風險。
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別的媽媽推薦的牛油果、百香果都給自己寶寶嘗試,也許這些水果連家長自己都從來沒有嘗試過,那就不要讓寶寶先開始嘗試。
牛油果怎么挑?
看牛油果的顏色
很多人覺得黑色的快壞了,翠綠色的才是新鮮的。
No!
黑色的牛油果含油量更高,口感更好;深綠色次之;淺綠色再次之。
如果這批牛油果質量都不太好,那么同批牛油果要挑選顏色最深的。
優質牛油果為青黑色,有自然光澤;如果顏色較淺、無光澤,說明成熟度不夠,不宜選購。
摸摸牛油果的外表
一定要摸摸牛油果的表皮,好吃的牛油果是粗糙的,摸起來有顆粒感,坑坑洼洼的。
如果一個牛油果外表不正常的光滑,說明可能生過病,不要買。
感覺牛油果的手感
可以用手掂量下牛油果,優質牛油果軟硬適中、有彈性,掂起來有重量感;
如果十分柔軟,沒有彈性,說明已經開始變質,不宜選購。
掰掉果柄看看
掰開牛油果的果柄看看,如果接口處的顏色發深,那么這個果子就是過分熟了,口感不好。
好的牛油果在掰開處很新鮮,還能聞到獨特的香味。
還可以看牛油果頂部的顏色,如果是綠色,則代表牛油果還沒熟,果肉還是稍硬的;
如果是黃色,就是剛剛好,也是最美味的程度。
外表異樣的牛油果不買
優質牛油果大小均勻,為梨形,果皮完好,沒有損傷、蟲害、腐爛等現象;
如果果形異樣,呈圓形,說明發育不良,不宜選購;
如果果皮上有明顯瑕疵、擦傷痕跡,則不易保存。
取果肉方法
將牛油果對半切開,用刀在果核上切進去然后旋轉一下去核;
然后用勺子將牛油果的果肉挖出來即可。
不要把未成熟的牛油果放在冰箱里冷藏,否則很難再變熟,口感和品質都較差。
熟透的牛油果最好立即食用,未成熟的牛油果可以跟成熟的香蕉、蘋果一同裝進紙袋里,放在室內通風陰涼處,大約2~3天就能吃了。
如何看待超級食物
最后,作為“超級食物”的一員,牛油果還是希望大家用平常心去看待它。
正如許多營養學家指出的,“超級食物”在營養學界既沒有明確定義,也沒有公認入選標準,基本可以認定為被營造出來的宣傳噱頭。
譬如藜麥,研究顯示其蛋白質含量略高于一般谷物,富含多種活性物質,如果有種假設是僅可以用一種糧食來滿足人體營養需求,它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但顯而易見,人類不可能只食用一種食物,多樣化的食物組合不僅可以更全面地滿足人體營養需求,而且也避免了錢包的“無謂犧牲”。
盡管我們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不一定需要用某種價值或名頭去衡量與標榜。
有時,我們的用心與理智,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愛和能量。
參考文獻:
[1]《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 第6版》
[2]張瀟.牛油果[J].環球人文地理,2014(5):116-116.DOI:10.3969/j.issn.2095-0446.2014.05.018.
[3]呂田.帶你認識高營養食物牛油果[J].中國食品,2014(8):80-81.
[4]如何挑選牛油果[J].食品與生活,2014(6):64-64.DOI:10.3969/j.issn.1004-5473.2014.06.061.
[5]“超級食物”自帶套路[J]. 家庭科技,2019(3):51-52.
[6]趙明昊. 如何認清"超級食物"[J]. 農產品市場周刊,2018(32):1. DOI:10.3969/j.issn.1009-8070.2018.32.001.
[7]營養師劉遂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526814097754991&wfr=spider&for=pc
[8]知乎實驗室:
https://mp.weixin.qq.com/s/IIxAS9AyeEBGs54pjX3cAA
[9]http://www.agri.cn/V20/SHXX/xfcs/201806/t20180627_6180616.htm
[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嬰幼兒輔食添加指南 WS/T 678—2020
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