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據南疆喀什、阿克蘇等地手采棉軋花廠反映,近幾日40衣份籽棉收購價從開秤初期的5.0-5.10元/公斤上漲至5.30-5.40元/公斤,而且補漲的勢頭很明顯;但農民大多對6元/公斤以下的籽棉收購價不認可,因此目前主要以“預售”為主,檢驗、過磅
據南疆喀什、阿克蘇等地手采棉軋花廠反映,近幾日40衣份籽棉收購價從開秤初期的5.0-5.10元/公斤上漲至5.30-5.40元/公斤,而且補漲的勢頭很明顯;但農民大多對6元/公斤以下的籽棉收購價不認可,因此目前主要以“預售”為主,檢驗、過磅、卸車等并不定價也不結算不開收購發票,軋花廠比較被動,如果強制按掛牌價結算,棉花資源將流向其它實行“預收”的軋花廠,后期收購很難上量。
因此9月25日前疆內籽棉收購都是“有量無價”的狀態,農民大多會選擇在10.15日前后到軋花廠結清貨款并開票。
為什么籽棉收購價開啟上漲模式了,難道軋花廠“不怕井繩”了?筆者分析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鄭期CF2001合約從12240低點反彈至13285,上漲超過1000點,帶動國內棉花現貨價格暴力上漲700-800元/噸,籽棉收購預期價格也“水漲船高”;
二是近期棉籽價格連續上漲,皮棉加工成本下滑。據調查,目前疆內棉籽售價普遍上漲至2.05-2.10元/公斤,較8月份上漲0.20元/公斤左右;
三是軋花廠集中開秤引發對高品質資源“搶收搶購”。雖然由于開秤企業較往年前期明顯減少,但一些內地承包、租賃“生力軍”的加入使死氣沉沉的手采棉收購市場漸漸恢復活力;
四是少數南疆軋花廠接到絮棉、民用棉訂單(主要來自浙江、四川、重慶、河南等涉棉企業),但大多要求軋花廠“快收購、快加工、快交貨”(有的供貨合同明確10月10日前入監管庫)。節選自中國棉花信息網。
當前棉花期貨上漲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對于后市,棉市的主要矛盾點依然集中在新棉的上市和政策制定方面。臨近新棉上市,低溫炒作出現,但絕大部分地區棉花長勢不錯,伴隨季節性供應上量,開秤價預期偏低帶來新棉成本坍塌,多數軋花廠對后市沒有把握,棉花收購信心不足,預計今年的籽棉開秤價格在4.5元/公斤左右。部分地區新棉近期陸續開秤,開秤價或隨著期價的上漲有所升高,但同時也增加了軋花廠的收購成本,若后期皮棉價格疲軟回落,軋花廠將再次面臨虧損風險。
此前市場期待的收儲政策雖然傳聞頗多,但遲遲沒有落地,隨著時間的流逝市場對收儲救市失去信心,若后期國家不再收儲,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對國儲棉進行了補充,沒有對當下棉市起到去庫存的作用,那么新棉的上市和陳棉的擠壓依然是壓制棉價的主要因素。即使中美關系緩和,暫時也只停留在情緒面,其中的反復性、不確定性已被市場交易多次,后期也會出現疲態,除非有實質性的下游訂單,否則棉價的上漲僅僅是階段性的反彈,在釋放技術面和情緒面的利好后,依然會回歸基本面的疲軟,因此棉價短期受下游小幅好轉和宏觀情緒面緩和的利好拉動震蕩沖高,后期若政策或意外天氣沒有更多支撐,棉價大概率依然會回歸基本面的弱勢,關注未來反彈做空的機會。(農產品期貨網特約分析師東海期貨——王琪瑤,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期籽棉收購情況
庫爾勒 普惠農場四分場,5.62元/公斤。
巴州尉犁縣,5.7元/公斤。
9月15-16日,巴楚少數棉企39%-41%衣分籽棉掛牌價5.20-5.40元/公斤,較9月上旬上調0.10-0.15元/公斤,但農民大多只“預售”,短期并不結算開收購發票。已開秤的棉企反映,今年伏前花普遍水分較大(8月下旬以來南疆大部棉區持續多云、降雨、低溫氣天),拒收或扣水扣雜現象比較多,11、21級比例或低于2018/19年度,纖維長度、馬值等指標從檢測來看相對理想。
綜合信息于網絡,部分參考:棉花信息網,棉花展望,棉花網,農產品期貨網,勞道,等等,信息有風險,請酌情參閱!
馬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