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靈活就業人員是我們就業形勢的主流了,目前我國參加靈活就業的人員已經超過二億人。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國家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通過自己承擔社會保險費的方式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靈
靈活就業人員是我們就業形勢的主流了,目前我國參加靈活就業的人員已經超過二億人。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國家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通過自己承擔社會保險費的方式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怎么算?
實際上,靈活就業人員計算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和企業退休人員計算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都是有國發2005年38號文件確定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其中,基礎養老金待遇,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滿一年發給1%。
說簡單點就是,如果我們始終按照60%的基數繳費繳費每滿一年,發給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00%基數發放1%的社會社平工資,300%基數發放2%的社會平均工資。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是按照60%的基數繳費的,因此繳費15年只能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其實很多人發現了,在相同繳費基數的情況下,企業退休人員和靈活就業退休人員計算出來的基礎養老金結果,是完全一樣的。企業參保繳費相應的繳費比例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不一樣,企業是按照個人8%、單位16%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而靈活就業人員一般是按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但是繳費比例不影響養老金,只要繳費基數相同養老金會是一樣的。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每年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算利息,2016年開始由人社部統一公布,當年高達8.31%,近年來一直在6%~8%以上。如果說我們繳費時間一樣,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也會一樣,記賬利息也一樣,最終形成的個人賬戶余額也是一樣的。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由于使用的預期壽命和記賬規則等因素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四五期間要進行修訂。目前還是60歲退休139個月、55歲170個月、50歲195個月。
這就是靈活就業人員領取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過,如果的基本養老金認為是我們退休后領取的全部待遇,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還有這兩類待遇可以領?。?/p>
第一,補貼補助類待遇。補貼補助類待遇主要是源自于我國實施養老保險各地統籌時,當地設立的一些發放給退休老人的待遇。比如說青島市和南京市有開放城市補貼,杭州市有固定價格補貼,上海、寧波等地春節有過節費等等。北方的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等多個省市冬季還有東西取暖補貼。像深圳、浙江等地,還有一些調節金或者補充養老金之類的待遇。
第二,遺屬待遇。參保人去世以后,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繼承人可以領取個人賬戶余額。遺屬和繼承人兩個概念還是不一樣的,兩部分待遇的性質也不一樣,比如說個人賬戶余額屬于遺產,而遺屬待遇是給遺屬的。2021年9月1日開始,遺屬待遇的標準全國實現了統一。有關待遇標準跟去世上年度該省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掛鉤,喪葬補助金是兩個月的標準,一次性撫恤金根據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時間發放到9~24個月。
基本養老金、補貼補助類待遇、遺屬待遇,才是參加養老保險退休能夠得到的保障,比很多人預想地更多,待遇也更高的。
金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