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璋隊長編輯|璋隊長“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在時代的趨勢下,共享經濟的浪潮正在滾滾而來。胡瑋煒作為摩拜單車創始人,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抓住這個風口的那類人。她用短短3年成立了摩拜單車,創造出百億的商機,在商界一炮而紅之際,卻選
文|璋隊長
編輯|璋隊長
“幸福越與人共享,它的價值越增加”。
在時代的趨勢下,共享經濟的浪潮正在滾滾而來。
胡瑋煒作為摩拜單車創始人,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抓住這個風口的那類人。
她用短短3年成立了摩拜單車,創造出百億的商機,在商界一炮而紅之際,卻選擇了激流勇退,成功套現15億元,轉身瀟灑離去。
外界紛紛猜測,為何她耗盡心血打造的共享單車王國,要為他人做嫁衣,轉手賣給美團。
這位商界女強人有著哪些傳奇的經歷?
如今的她又在做些什么呢?
01.從小記者到美女創業家
胡瑋煒,這位女性的創業家前身是一位小記者。
1982年,胡瑋煒出生在浙江的東陽,父母從事木雕工業,胡瑋煒耳濡之下,學到很多木雕的精細手藝,這使她養成了木雕工的“工匠性格”,追求細節到每一分每一毫。
同時她也因為父母做生意的關系,胡瑋煒常跟著爸爸媽媽全國各地的跑;小時候的她常常轉學,常常在適應新的環境,在如此混沌的環境下,同時也養成了胡瑋煒的“冒險性格”。
“冒險”與“工匠”兩個看似完全是矛盾的概念,卻是她日后的創業之路上,成功的關鍵。
冒險中的“大膽”和工匠中的“細心”兩者相結合,恰好就是一個記者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這么一來,胡瑋煒從小立志當一名記者也就不是那么意外了,憑借著這樣的性格,她大學的時候,考上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
畢業之后,胡瑋煒“北漂”來到北京,很幸運地成為一名記者。
她先在《每日經濟新聞》工作過一段時間,所負責的板塊面向科技領域、汽車領域。
與當年所有畢業的大學生一樣,胡瑋煒參加的工作也是從4位數的工資干起;后來她來到了《新京報》、《商業價值》和“極客公園”做記者。
然而就是因為她當記者的這個身份,讓胡瑋煒的人生就此有了轉變,變得不再平凡。
由于記者工作領域的緣故,胡瑋煒必須大量地接觸有關汽車行業的人士,也因此認識不少汽車界的大佬。
胡瑋煒開始認為,或許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打造新媒體,主攻汽車新聞資訊。
創業的種子由此萌芽,胡瑋煒2014年創立了“極客汽車新媒體”。
她也由一個美女記者,化身為女創業家。
在北京這個所謂“雜亂無章”的城市,處處都充滿了生機,處處充滿可能性。胡瑋煒的自媒體就在一個胡同里的大宅院成立了。
這個大宅院的房東早上將房子租給胡瑋煒,晚上租給夜店,如此“艱困”的環境下,胡瑋煒的創業之路就這么樣展開了。
彼時的胡瑋煒雖然剛創業,一切都還是懵懵懂懂,但她告訴自己“成長其實比商業更重要、更有趣”,胡瑋煒帶著記者求知求真的基因,去探索什么叫做“商場”。
也因為在商場上闖蕩的緣故,加上當記者所做的積累,胡瑋煒遇到人生中的貴人,李斌。
說到李斌,大家應該不會不知道他是誰。
作為蔚來汽車的創辦人,他的地位不亞于小鵬汽車的何小鵬。
在一次聚會中,胡瑋煒與一些商業大佬們討論著智能汽車的可行性,他們那時候談到,其實在未來的出行中,個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一定會成為潮流,而胡瑋煒也思考著到底什么樣的出行形態會改變生活。
針對這樣的議題,胡瑋煒帶著自己的團隊訪問了很多的相關投資人,一方面是學習,一方面也是采訪工作,也是在這個時候,她與李斌相遇了。
當時胡瑋煒有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請教李斌,就是能不能造一個電動車,然后跟一個很酷的自行車,然后做一個充電樁,做智能頭盔。
李斌在交談中突然話鋒一轉,問了一句“你有沒有想過共享自行車呢?”
聽到這席話的胡瑋煒,頓時腦袋轟轟作響。
她思考著李斌的話,開始構思整件事情的可能性。
當天晚上,胡瑋煒與李斌一群人就將共享單車的事情就這么半開玩笑地定下來了,名字還直接取好叫“Mobike 摩拜單車”。
可討論歸討論,這些大佬們并沒有打算把這件事情付諸實踐。
然而,胡瑋煒覺得這么好的點子怎么可能不做,記者的直覺告訴她,需求一定存在。
同一時間,李斌適時推了胡瑋煒一把;他對胡瑋煒說,“你去做吧,我出錢”,李斌相信胡瑋煒有辦法把事情辦成,而對于李斌來說,雖然這是一場賭注,但在接下來的故事,就證明李斌的眼光是對的。
李斌對胡瑋煒的信任,讓胡瑋煒骨子里的“冒險性格”頓時被激發出來。一般人受到如李斌這樣的大佬的提攜,可能就會嚇到沒辦法說話并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對胡瑋煒來說卻不是,她大膽地接受了李斌的建議,拿了他的錢,開始構思產品。
然而,具體該怎么做呢?
所謂好產品的構成往往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需求來滿足消費者的痛點。胡瑋煒開始回憶著自己生活中在騎單車時所遇到的種種困難。
她想到了,之前在北京上班,覺得每天堵在路上也非常不舒服,她懷念小時候騎自行車自由自在的時光。
于是乎胡瑋煒當時,就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然而實際去做的時候,她發現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來回二十幾公里,從南四環騎到東四環,每天累個半死。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個月,讓她有些吃不消,因為有的時候,將車子騎來上班會不想騎回去,她曾幻想,如果有一種工具,想騎的時候她就騎,停在地鐵口,然后坐地鐵出來后再騎,那該有多好?
有鑒于此經歷,胡瑋煒更加確信了共享單車這件事情是可行的。
加上以前的公共單車系統,使用前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手續,騎起來不是很方便,無法隨時取用,愛騎單車的胡瑋煒自己就曾經在別的城市為了騎個公共單車踩了個大坑。
憑借著生活中的經驗洞察,胡瑋煒的“冒險性格”再一次被激發,她決定試一試。
就這樣胡瑋煒的摩拜單車的共享單車創業之路,就這么展開了。
適逢世界“共享經濟”概念風行,愛彼迎、優步的模式在中國還在適應當中,而共享單車這個概念,也在胡瑋煒摩拜單車的帶領之下,吹起了號角。
而國內手機支付的便捷性,也順勢推了共享單車一把。顧客只要在摩拜單車手機軟件上綁定相關支付軟件,即可直接支付,完全不用另外再創造一個金流系統,給了摩拜單車很好地發展土壤。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有了這么好的背景,當然還要有自身對于品質的把控,以博取消費者的信賴。
這個時候胡瑋煒小時候所培養的“工匠精神”就展現了出來。
她進入工廠,親自盯著生產的每個環節。
胡瑋煒曾說:
我幾乎把每種自行車都做了個遍。
她力求所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務必符合“耐騎”的條件。輪胎要使用“實胎”以避免爆胎,車身要堅固不可以隨意掉漆維持產品形象外觀,自行車鏈條要禁得起騎行中的磨損,以及最重要的每個智能鎖都要求連線定位,掌握每臺車的動向。
胡瑋煒甚至定下了,車子一定要耐用度超過4年的目標。
而胡瑋煒的堅持,果然得到了相對應的回報,共享單車開始百家爭鳴,而摩拜也在這波商場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消費者了解,摩拜單車的騎行的舒適度確實比其他家共享單車都要來得好,摩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事業起步的成功,也讓胡瑋煒深受感動:
辦公室電視墻上的每一個小點都代表著每次開鎖關鎖,移動的光點代表著每臺車的軌跡:
當第一個摩拜單車的鎖被解開的時候,當看到這么多人在用著自己的單車,胡瑋煒難掩內心的激動,高興地跟辦公室的同事們抱在了一起。
摩拜單車,成功殺出了一條血路,在共享單車上爬上了龍頭的位置。
這一切除了歸功于先天中國創新的土壤、支付系統的先行,還有胡瑋煒對摩拜的每臺車的堅持,據說當時每臺車的成本大約在2000元左右,耗時研發了六個月,當然這也意味著,雖然摩拜“一鳴驚人”,但前期開發費用更驚人,摩拜在創業初期就遇到資金短缺的問題。
但胡瑋煒不愿意就這么因為資金的不足,而讓這個快要成功的項目被“胎死腹中”,她靠著當記者時所累積的人脈,再次要到了投資;愉悅資本愿意就摩拜單車投資300萬,讓胡瑋煒得以繼續做下去。
02.摩拜單車大成功
緊接著,市場一片看好“共享經濟”的前景,摩拜單車就此得到了非常多輪的融資。
2016年4月,摩拜單車正式發布;同年9月C輪融資超過1億美元;2017年1月D輪融資2.15億美元;2017年6月,E輪融資超6億美元。
摩拜單車從0單到每日3000萬單,只花了1年半的時間。
如此速度連胡瑋煒自己都沒有想到。
這一切,都歸功于胡瑋煒做了正確的判斷,得以在共享單車市場中走得順風順水。
當下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面臨共享單車企業的野蠻生長,生存的本能讓胡瑋煒從細節上下功夫,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當然成功的因素不止這些,除了有好的創業信念和判斷外,用人唯才也是關鍵。
2015年底的時候,前中國優步高管王曉峰加入摩拜單車,任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這也是胡瑋煒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她選擇了一個對的人來負責整個團隊,摩拜單車就此蒸蒸日上的發展。
然而,摩拜單車在國內的成功,已經不足以讓胡瑋煒滿足,她的團隊將運營的觸角伸向了國外。
2017年,摩拜單車進入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等市場,頓時間,摩拜的用戶數在全球的范圍內超過了1億,每日服務超過2000萬,市值超過100億。
2017年8月,摩拜進軍東南亞觀光大國——泰國,宣布以泰國農業大學為起點,為游客提供共享單車的旅游服務。
2018年,摩拜單車甚至到南美洲智利設點,此時的摩拜已經是“世界級”的共享單車的代表。
胡瑋煒一步一步地一步地達到她口中所說,對未來美好綠色城市目標的向往。
摩拜單車,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肯定,因為自行車被視為是“綠色出行工具”,共享單車的出現意味著除了環保,更是便捷交通的一種選擇。
對此,共青團授予胡瑋煒“創新創業好青年”的獎項,一時之間胡瑋煒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同時美國人也敬佩,《財富》雜志也贊賞胡瑋煒的公司是“2017改變世界的50家公司”之一。
短短三年,摩拜就已到達了頂峰。
然而,就當摩拜單車如日中天的時候,胡瑋煒做出了一個震撼整個業界的決定。
03.賣摩拜給美團,全身而退
胡瑋煒選擇退場,將摩拜單車賣給美團。
2017年末,共享單車在國內風起云涌,各式各樣的單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每個企業都想在這波野蠻生長的紅利中,撈到一些好處。
然而這樣會造成什么樣的情況呢?
共享單車在街上到處都是,隨意擺放。
企業光顧著把一輛又一輛的單車給造出來,卻沒有顧慮到單車的維護以及規劃。
此外,共享單車,嚴重的影響到原本的市容,由于沒有相對應的配套,加上單車“隨騎隨?!钡奶匦裕尯芏嗳藢诬囯S意騎進校園、小區,原本的交通也大受影響。
原本“共享”的美意,變成了市民的“隨便”,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有些人把單車直接當做“自己的”,或者隨意將單車丟棄。
亂象叢生,其實一定程度造成了大家的不方便。
更糟糕的是,這些原本想要拿好處的新興共享單車公司,由于后期已經沒有更多的資金維護單車的運營,紛紛倒閉退場。
因為不光是造單車而已,維護在線上運作的單車也是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這筆資金也讓摩拜支出龐大。
同一時間,法律剛好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于共享自行車的規定,管控所謂共享單車的亂象,要求業者必須按照規定保養維護單車,并且遵守停車規范等等。
一直到這個時候共享單車野蠻生長的年代,才終于過去。
而摩拜單車發展至此,其實也找不到更好的商業模式,政府出臺的法律中,明定了不可以收取押金,若有收取必須全數退回,故利用用戶押金當做運轉資金的方式,也行不通了。
規定收緊,摩拜單車的發展受到了困境,使得胡瑋煒不得不做出決定。
2018年4月4日,摩拜單車被胡瑋煒以185億的價格,賣給了美團王興。
美團承接因為單車押金返還而產生的債務,摩拜單車并入美團成為“美團單車”。
而胡瑋煒也套現15億元人民幣,瀟灑離場。
04.如今
胡瑋煒在摩拜賣給美團之后,在美團單車做了一些收尾的工作,就辭職離開了。
她揮了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2019年,有媒體指出,她花費高額的學費前往歐洲“游學”,同行的還有ofo戴威成。
知名媒體《36氪》報道,胡瑋煒前往上??既鹂萍既温殻⒂锌赡苓€會繼續在共享領域做出嘗試。
2021年3月,有知情人士透露,胡瑋煒仍在準備創業的布局,并且以計算機科技領域作為首發站。
無論如何,這位39歲(2021)的美女創業家,似乎隨時準備著要重新進入大家的視野中。
05.結尾
眼光、解決痛點是胡瑋煒的特長,代表生活中其實我們應該要細細體驗每一絲細節,培養我們的洞察能力。
而回到開頭所說的,胡瑋煒“冒險”的性格本該讓她在成功之路上充滿著風險,她大膽地發現了共享單車的可行性而去創業,原本在共享單車這個全新領域本該面臨著未知的恐懼,但卻又因為細心的“工匠”性格帶領她做了正確的判斷,她用對了人,做對了決定。
在胡瑋煒身上,完美地將這兩種矛盾性格結合得淋漓盡致,是她最終可以成功的原因。
或許胡瑋煒是看到了什么風吹草動而選擇離開,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對于生活的體察和敏銳度,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AI財經社:胡瑋煒套現上億離場,卸任摩拜CEO后花68萬上學,與ofo戴威成校友
中國直播網:胡瑋煒又創業了,摩拜原團隊要“搞事情”了?
《剛正面》第六集:胡瑋煒
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