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健康時報記者孔天驕)“之前村衛生室需要的常用藥物,如治療跌打損傷的正骨水、治療痛風的別嘌醇膠囊、用于外傷止血的云南白藥粉,只要是我每次報送的藥物都很快配齊,但現在很難再配齊。”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村醫唐德(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越來越
(健康時報 記者 孔天驕)“之前村衛生室需要的常用藥物,如治療跌打損傷的正骨水、治療痛風的別嘌醇膠囊、用于外傷止血的云南白藥粉,只要是我每次報送的藥物都很快配齊,但現在很難再配齊。”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村醫唐德(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廉價常用藥買不到了。
健康時報記者發現,近年來,廉價藥一藥難求現象時有發生,廉價藥短缺更是基層醫生煩惱的問題,這背后的原因涉及自然因素、原料藥短缺、企業盈利、國家政策等諸多方面。
多次報送配不齊需要的常用藥
20多年來,唐醫生一直在基層做村醫,親眼目睹了這些年來藥品配置的變化。在唐德看來,最不能理解的是越來越多的廉價常用藥買不到了。
“對于一些鄉村基層人來說,一些小病小痛都需要到村衛生室治療用藥,但是現在只能購買到價格很貴的藥物,那些廉價常用藥已經幾乎買不到了。”唐德稱,如治療跌打損傷的正骨水、治療腰痛的復方氯唑沙宗膠囊、治療痛風的別嘌醇膠囊、用于外傷止血的云南白藥粉等這些廉價常用藥,現在買到特別困難,經過輾轉多次才能進來一點。
村醫為村民上門看診。資料圖片。張赫攝
健康時報記者在國家藥監局官網查詢唐醫生提到的治療腰痛的復方氯唑沙宗膠囊,其生產廠家主要有萬特制藥、好醫生藥業、魯南貝特制藥等企業。
“現在主要生產的復方氯唑沙宗主要為片劑或分散片兩種,”魯南貝特制藥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膠囊目前已經幾乎沒有,因為要分析利潤根據市場需求做出調整。
“云南白藥一直都有生產,但是有關‘粉’的生產有所減少,現在有云南白藥噴霧劑。”云南白藥工作人員稱。健康時報記者在國家藥監局官網發現,搜索“云南白藥”出現的類型有“片、噴霧劑、膠囊等。而價格低廉的粉狀藥物已經基本退出市場。
9月9日,安徽省藥監局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一些醫保采購的藥品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但使用人員有限。基層廉價常用藥出現短缺,是因為有些藥的原料漲價,有些藥被其他醫保要替代,有些生產企業沒有利潤不愿意生產了。建議您找一些功能相近的藥了。”
在甘肅省天水市一家鄉鎮衛生院,村醫魯醫生也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很多在村民中非常有口碑的廉價藥和常用藥斷貨,村衛生院之前用的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注射液,現在進貨就斷斷續續的,村里面有糖尿病患者就特別擔心;同時一些高血壓常用藥硝苯地平價格便宜,一盒幾塊錢,但現在也面臨短缺問題。很多人只能跑到更遠的地方去買。”
廉價藥短缺的背后:利潤極低、替代藥種類多
廉價藥通常是指那些安全、有效、低價的藥品,單價一般幾角錢到幾十元不等,便宜又好用,大多屬于國家基本藥物范疇。
健康時報記者發現,近年來,廉價藥一藥難求現象時有發生,有些短缺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其動植物原料有特定的生長周期;有些短缺是因為集中招標壓價太低,藥企不愿投標或中標后選擇停產;還有些短缺是因為基層醫療機構偏遠分散,配送難度大;而有些藥品是因為臨床效果更好的替代藥品出現。
“藥品短缺既有原料藥生產因素,也有政策因素和壟斷性因素。短缺藥品大都是廉價藥和婦兒專科、急救藥。”甘肅省天水市衛健委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目前對于這些藥品生產的扶持配套政策還不是很完善,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基層用量少、利潤低等原因,藥品配送也存在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的一位皮膚病學專家孫建方曾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臨床上經常有治療效果很好的老藥越來越難買,從前這些藥,都是臨床上也無可替代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價格太低,很多企業不愿意生產,另外就是隨著醫療的發展,有了新的替代藥品,可供選擇。”孫建方稱,對于市場缺失的廉價“特效藥”可找尋相同藥效的替代特效藥。
2017年,原國家衛計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完善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清單管理制度。但由于我國尚未建立起短缺藥品信息收集和匯總分析機制,各省市大多是各自為政,未實行有效的聯動機制,實施起來效果不理想。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5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關于解決廉價藥短缺藥供應問題的6條建議:一是建立廉價藥短缺藥目錄;二是納入國家定點生產;三是給予政策支持和補助;四是藥品注冊方面開通綠色通道;五是加快價格改革步伐;六是建設中國廉價藥緊缺預警體系。
“如今,廉價好用藥一藥難求,很大程度上傷的是村民百姓的心。”村醫唐德說。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