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每一年的315,都會讓人感覺到觸目驚心,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講,真心希望每天都是315啊!但是作為一檔電視欄目,記者們也是冒著風險進行實地取材,曝光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白酒行業,貓膩更多。有幾種假酒,行業內是人盡皆知,無奈人微言輕,抵不住酒
每一年的315,都會讓人感覺到觸目驚心,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講,真心希望每天都是315啊!
但是作為一檔電視欄目,記者們也是冒著風險進行實地取材,曝光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白酒行業,貓膩更多。
有幾種假酒,行業內是人盡皆知,無奈人微言輕,抵不住酒商的宣傳,作者通過整理,分為5大類,咱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1種:真假酒
真酒就是真酒,假酒就是假酒,何來的“真假酒”之說呢?真,是指這款酒的的確確存在,假,是指從包裝到酒,都是有造價的完整產業鏈,就是不折不扣、從里假到外的假酒。
比如市面上的假茅臺、假國窖,甚至江小白、二鍋頭都有假酒。
總之記住一點:賣得越好的酒,假酒就越多,膽子小的灌食用酒精,膽子大的工業酒精都敢用,所以買酒切記切記認清渠道,偷懶、撿便宜的心理要不得啊!
第2種:假老酒
老酒作假,成本低、利潤高、風險小,為何?因為有些酒廠早已灰飛煙滅了,即便買到假酒,也只能望假興嘆,無可奈何啊!
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小酒廠的老酒,包裝簡單,幾乎沒什么防偽技術,只要喝不出事兒,民不舉官不究,但是一旦喝出問題,你想維個權都找不到門路啊!
第3種:老假酒
九十年代,是假酒最猖獗的時期,這是歷史原因,我們不去追溯。
對于這部分假酒,消費者更難辨別,包裝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包裝,毫無做舊的痕跡,年代感十足,里面就是赤裸裸地食用酒精,還不如二鍋頭、江小白。
第4種:無中生酒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這種“臆造”酒,比如97年香港回歸賴茅、為人民服務、公社、某單位內供酒,某明星定制茅臺……
這類假酒的害人之處,是“料”下的足足的,看起來黃黃的,聞起來香香的,喝起來甜甜的,喝完居然還不上頭。
對于喝不懂酒的人來講,簡直就是“千年難遇”的好酒,實際上全部是用添加劑調出來的,暫時頭不疼,喝多了有你疼的地方。
第5種:三無酒
光瓶酒、白版酒、土埋酒、洞藏酒、直播間現灌的酒,以打著茅臺鎮醬酒旗號的居多,沒有任何廠家信息,統稱為三無酒,
這類三無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通常也就是十幾塊錢一瓶,消費人群普遍年齡大、文化低、收入低,想喝好酒又舍不得花錢,一忽悠就上套。
仁懷市酒協秘書長呂玉華先生,曾經在公開場合,以怒吼的狀態告訴消費者:仁懷市乃至茅臺鎮,就不可能有10幾20塊錢一瓶的酒。
醬酒單純的原料、生產成本就不低于30元一斤,還要老熟、勾調、包裝、運輸、納稅、人工、環保等各種成本,加上企業的合理利潤,低于100元的醬酒一定是有問題的。
以標準醬酒樣本遵仁臺為例:貴州本地高粱4元一斤、小麥2.5元一斤,3斤高粱2斤小麥才能出一斤醬酒,原料成本就是15元。
醬酒釀造需要8次發酵、7次餾酒,加上制曲,前前后后將近一年,按照最低窖藏時間需要5年,調香需要幾十味15年、30年甚至更久的老酒進行調味,調好的成品再陳放1年才能裝瓶銷售。
以遵仁臺入門級的坤沙酒茅雅為標準,市場售價在150元左右,這已經是按照最低的利潤率進行核算了,如果再低于這個價格,酒的品質可想而知。
至于醬酒的風格、口感,也可以以茅雅作為入門標準:顏色略微有一點微觀偏綠,偏向于綠茶的感覺,如果是紅茶或者普洱的顏色是有問題的,30年的茅臺都達不到這種程度。
聞香跟入口保持一致,以醬香、焦糊香為主體,同時花果香和蜜甜感協調、愉悅,若是聞著香、入口無味,并且感受不到醇厚、油膩感,那就是典型的添加劑勾兌。
就像雞精調的湯,跟老母雞熬出來的湯,無論聞著如何,入口的感覺是有明顯區別的。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純坤沙酒空杯可以做到隔夜留香,而勾兌酒第二天杯子里是酸臭的味道。
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