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滇西視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直以來,云南建投第九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公司”)始終肩負國企責任和擔當,致力民生工程建設,高質量承建了許多直接造福于人民群眾的項目工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來源:滇西視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一直以來,云南建投第九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公司”)始終肩負國企責任和擔當,致力民生工程建設,高質量承建了許多直接造福于人民群眾的項目工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國企擔當本色。
1月20日早,由九公司承建的騰沖市跨玉泉路、騰瀘路橋項目經過連續54天的奮戰,順利完成了鋼箱梁1-6聯共22片吊裝工作,標志著橋梁施工進入收尾階段,并將于1月28日通行,3月底全部完工。像騰沖市人行天橋這樣的“暖心橋”“惠民橋”,九公司在昆明西山區、臨滄鳳慶也承建了,而且近日也紛紛傳來了好消息。
騰沖市跨玉泉路、騰瀘路橋
鋼箱梁完成吊裝
據悉,騰沖市跨玉泉路、騰瀘路橋項目6聯鋼箱梁屬于S結構,各跨鋼箱梁拼裝過程精度要求高,每片鋼箱梁都要進行測量定位及尺寸校正,需進行多次轉運,增大了施工難度和安全難度。
騰沖市跨玉泉路、騰瀘路橋項目效果圖
面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安全系數低等問題,九公司組織管理人員10人、焊工32人、鉚工14人、起重工10人、雜工12人、保通人員16人,投入吊車6輛、200噸吊車1輛、95噸吊車1輛,投入水馬235個、錐桶360個、彩帶900米、標志標牌20個,從方案編制審批、專家論證、現場交底、支架搭設、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安全保障嚴格把關施工全過程,并充分考慮施工過程各種技術難點,采取提前預控、多方商討等方式,為鋼箱梁吊裝提供了有力保障。
施工現場
項目建成后將改善騰沖市交通網絡布局,緩解北海鄉、曲石鄉、界頭鄉交通壓力,為周邊居民出行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優化騰沖市交通框架,豐富立體交通設施。九公司為建設美麗騰沖、助推保山“美麗縣城”建設再次貢獻了力量。
施工現場
跨玉泉路、騰瀘路橋項目全長432.77米,鋼結構共計832噸,橋梁標準段凈寬4.0米,總寬4.4米,加寬平臺凈寬6.0米,總寬6.4米。橋梁為V腿剛構,最大跨度32米,寬度6.4米,鋼箱梁最大重量達68噸。
“臨滄第一橋”
行人的安全線 城市的風景線
1月25日,由九公司承建的臨滄市鳳慶縣首座人行天橋順利開通運行。該座人行天橋號稱“臨滄第一橋”是省內跨度最大的人行天橋,市民自覺行走人行天橋成了城市安全文明的風景線。
“臨滄第一橋”項目
鳳慶縣人行天橋項目位于縣城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是臨滄市第一座人行天橋,項目因地制宜,采用了獨特的“無人機造型”設計風格,取消了傳統橋梁中心設置支撐體系,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間、減少了交通擁堵、確保了行人安全,打造了一座別具一格的“人行網紅天橋”。
人行天橋獨特的造型增加了相應的施工難度,再加上一方面是天橋坐落于鳳慶縣城市交通要道、貿易中心,人、車流量大,防塵、降噪、夜間施工、綠色施工及保通難度大,文明施工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天橋本身”為大跨度鋼結構吊裝、承受單點集中荷載7千牛以上承重支撐體系、起重量300千牛以上吊裝等超危大工程,安全生產難度大等重重困難,給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的保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項目管理人員始終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持續弘揚“狼性精神、高原鐵軍精神、工匠精神”,自2021年7月25日項目開工以來,項目部就從管理、技術、施工組織、安全教育、排查力度上進行優化調整,根據不同施工條件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好各工序,嚴格把控時間節點,對橋梁樁基、鋼柱承臺、蓋梁施工,確保各工序有序流水作業。
截至目前,項目部已完成箱梁及梯段的吊裝、定位,人行道、車行道、花池的恢復,正加班加點完善焊接收尾及油漆施工,并計劃春節前實現車行道、人行道雙通局面,春節后加快速度完善橋面鋪裝、玻璃欄板安裝、燈光亮化等裝飾裝修工作,力爭3月底完成全部施工并交付使用。
據悉,人行天橋主梁結構采用“X型”剛架鋼梁,跨徑布置為短跨49.144米,長跨71.511米,主橋標準段寬4.5米,交叉段最大寬度16.248米,主梁梁高1.8米,主梁全長134.055米,主橋橋面面積652.084 平方米;梯道全寬3.2米,投影面積為636平方米,同時主橋端頭預留無障礙電梯位置。
西山區二環西路人行天橋
正式通行
在西山區春苑小區附近,西二環高架橋下部,一座嶄新的人行天橋非常顯眼,只見天橋上,行人穿梭,井然有序。市民通行不用再橫穿二環西路的機動車道,而是從新修建的人行天橋安全通過。九公司承建該項目的負責人介紹,該人行天橋主梁采用兩跨連續鋼箱梁結構 23米+21.5米,主橋全長 44.5米,橋面全寬 4.0米,人行天橋平面呈 U 字型布置,跨越二環西路地面部分道路,距離地面高5米,人行天橋建成后,不影響貨車通行安全,每天可滿足近2萬人次的出行需求。
昆明西山區人行天橋效果圖
據悉,西二環高架橋周邊有云南省腫瘤醫院、農貿市場、商業街等建設及密集的居民聚居區,每天的交通流量和人流量極大,且無紅綠燈設置,給過往行人通行造成極大不便和交通安全隱患。市民反映,春苑小區沒有農貿市場,經常到農貿市場買菜,從春苑小區到農貿市場,橫穿二環西路直線距離只有400米左右,如果不橫穿二環西路,要到西苑立交橋或云山路繞行,這兩個方向都要走1000多米,人行天橋建好后,再也不用繞路了。搭建該座人行天橋是市民之所需,也是完善昆明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形象的基礎性工程。
施工現場
為此,九公司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自2021年6月30日項目正式開工,全體參建人員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結合項目現場狹小、樁基施工條件有限等特點制定各項措施及方案,克服車流量大、夜間施工及改遷強、弱電管道等困難,歷時5個月,于11月12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
昆明西山區人行天橋白天
項目建成通行后,極大地緩解了該路段交通通行壓力,營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通行環境,為昆明市西山區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昆明西山區人行天橋夜間
在一批批民生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九公司團隊建設水平得到錘煉的同時,也增強了使命感與榮譽感。對九公司而言,確保各項工程按期高質量交付,展現了國企情懷和責任擔當,擦亮了云南建投在民生工程建設領域的金字招牌。
記者:代興鵬、馬應川、尹從富、史維波
本文來自【滇西視覺】,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