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華為手機負一屏提供了“查寄快遞服務”,主要供用戶查看快遞,并提供便捷的寄快遞跳轉入口。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功能,它是一個更輕量更友好的“快遞中心”。本文主要分析這個小應用,并基于此,從用戶角度看這個產品有哪些優化可能,以及對于其他產品的設計有什么啟示。
“經過初步測算,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830億件,同比增長30.8%”……” 展望202年,預計全年快遞業務量將完成955億件。“國家郵政局局長報告時說道。
快遞,除了成為國家經濟產業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為經濟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穩定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也是我們每個吃土年輕人的快樂源泉,當我們想到明天還有一個快遞即將呈現在面前,總能有點動力爬起來繼續戰斗。
怎樣緩解我們迫不及待查看物流的心情,提醒我們及時收快遞,是本文今天要討論的內容。
電商平臺越來越多,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可選項不再局限于“淘寶“”京東“等主流購物平臺。在查物流收快遞時,操作很多,挨個點開應用很麻煩。
當今盡管菜鳥裹裹能將自己關聯的四通一達歸集,但是還有京東、順豐以及拼多多的極兔快遞等其他物流公司并不能包含進去,查不全的快遞還是不方便。目前有快遞集成應用“快遞100”,要授權登錄各個平臺先獲取訂單,再獲取快遞信息,隱私不能保障。
另外快遞100是一個集合C端用戶(買家)、B端用戶(賣家)及快遞員的多角色應用,不夠簡約輕量。且正如它的slogan所言“寄快遞,上快遞100就行“,它更關注“寄快遞“的動作,而不是收快遞。
如今和菜鳥驛站遍地都是,寄快遞已經不再是人們的主流訴求。
我們需要一個輕量快遞平臺展示物流動態,目前具備快遞信息整合能力的:手機平臺。因此本文以華為手機“查寄快遞服務“為例,分析一個友好的快遞平臺應該怎樣關聯快遞信息,怎樣呈現,以及未來有哪些擴展。
“查寄快遞”隸屬于“情景智能”的“服務”組件,使用華為手機的同學可以左滑在搜索的下方看到。
除了此服務供選擇,還有其他如“城市服務”的“健康碼”、“手機充值”、“火車票”等功能。這些功能點擊即可進入使用,免下載免安裝,有點類似微信提供的“小程序”。
事實上,這是由華為、小米等九大手機廠商基于硬件平臺共同推出的新型應用生態:快應用。“免安裝、免存儲、一鍵直達、更新直接推送“是它的最大特色。
舉個例子來說,你想吃”披薩”,需要先打開美團或者餓了么再去搜索,而使用快應用,你輸入“披薩”,相關服務會自動在所有應用進行查找匹配,包括圖庫中或者備忘錄的“披薩”,并且響應迅速、無需過多等待。
這個功能真正解除了各個APP之間的壁壘,將手機全鏈路打通,是一個本地+云端網絡的一站式搜索引擎。
大家肯定都有過這種聽歌體驗,在這個APP商搜索了一首歌,搜不到;換個應用,搜不到;再換一個,終于有了。如果有這個手機端的“搜索引擎”,按照歌名搜索,哪個應用有就選擇哪個,簡直再方便不過。
這也是本文所說的“查寄快遞”服務能存在的根本原因,一般情況下,查快遞要么是使用淘寶和支付寶的菜鳥裹裹,要么得打開京東或者拼多多,有了這個基于“快應用”的“查寄快遞服務”,跳過各個APP,直接獲取手機號關聯的物流動態,并且當物流有更新時,用戶也可以及時接收到推送。
除了自己下單的快遞,別人寄給自己的快遞,也會追蹤到,只要收貨手機號是自己的,都能顯示出來。不僅如此,即便手機號不是自己,但在自己手機上進行綁定了,也能查看到物流狀態。
然而,如此人性化的一個小功能,只有幾個小界面就解決了。這個功能真可謂想用戶之所想,解用戶之為難啊,下面將分別介紹下這幾個小頁面。
2.1 負一屏便捷顯示
2.2 查快遞
1)查詢條件
2) 快遞列表
3)操作
4)快遞詳情
物流詳情展示的內容根據不同的快遞公司不太相同,取決于快遞公司支持調用的接口內容與合作方式。
例如:來自菜鳥的物流信息將提示跳轉菜鳥裹裹查看;來自京東的物流信息會展示商品圖片+物流信息;來自順豐的物流則進入順豐的小程序直接進行展示。當然,他們的共同點時都會展示物流詳情。
2.3 寄快遞
這兩個區域是由華為的后臺進行配置,點擊之后跳轉進入物流公司相應的小程序。
2.4 設置
如果不開啟,不會關聯物流動態。
用于查詢手機號關聯的物流狀態,與訂單無關,很好的保證了信息安全。在關聯手機號時,會通過驗證碼進行校驗。
2.5 小結
要介紹的“查寄快遞服務”這個功能本身非常簡單,但是它卻抓住了用戶的痛點并很好的解決了。
另外有個小功能可圈可點值得關注,在豐巢或者菜鳥驛站存放的快遞,一般都有取件碼或者放置序號,這里不會直接展示出來,需要跳轉到相應的應用去查看。更加私密的信息需要增加獲取難度,畢竟現在只有少數人使用的是防偷窺手機貼膜。
另外,這個應用本身也在不斷的豐富中,例如快遞數據來源中“極兔速遞”是最近關聯的快遞商家,一般拼多多中使用此快遞較多。那么還有什么優化的空間嗎,下面是我的一些想象。
目前的“寄快遞服務“做的很極簡,很克制,已經能滿足用戶基本的使用情況,但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再進一步優化。從個人使用角度,可以有以下幾點:
一般寄快遞要么是退貨,要么是給人專門寄東西,都會很關注物流情況。因此如果能把這部分數據也展示出來而不必去相應的應用中查看物流動態,就會方便很多了。
除了上面的查寄快遞區分,有時候快遞比較多,希望也能直接根據快遞公司進行查詢。
以上兩點可以再推敲:如果要將“寄快遞“服務做的更加豐滿,則勢必將每次寄快遞所用到的相關信息都能給予保留。要進行價格比對,則填寫相關信息后要嘗試找不同快遞公司進行預估。盡管功能強大了,卻不符合之前設定的輕量服務了。
既然本功能或者服務的設定是根據用戶的手機號,查詢用戶的所有包裹。那么基于此,我們可以擴展還有哪些場景是我們需要方便物流狀態信息獲取的,那便是外賣訂單狀態。
目前主流的外賣訂單平臺包含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等,有時會忘記在哪個平臺點的外賣,需要逐一確認;另外,外賣等半天還不到的時候需要查詢外賣到哪里了,每次都要找到訂單再來查看物流。
是否有可能讓我們上面的“查寄快遞服務”擴展成為“查寄物流服務”呢?
當然,這里我們還是要明確以下,我們獲取外賣訂單不是為了拿到訂單本身,例如查快遞我們根本不需要拿淘寶訂單一樣,只是恰好此外賣訂單本身就是一個“物流”。
如果集成了外賣訂單,那么在前面功能的基礎上,需要擴展:
1)查物流
2)寄快遞
3)設置
事實上,這里的“查寄快遞服務”類似一個小的快遞或者物流搜索引擎,對于我們個人用戶,這就足夠了。
而假如我們轉換一下視角,設想我們是一個連鎖零售企業的門店店長(筆者所在行業為連鎖零售行業,是類似全家那種企業所使用的供應鏈與收銀軟件提供商,所以不可避免的要想要這個內容),我們某個門店對接了美團外賣、餓百、京東等等,還有我們自己的電商平臺。
這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在不同平臺對商品上下架、怎樣對庫存進行管理以及快速處理訂單和客戶退貨呢,那么我們就需要一個對接所有平臺的運營后臺,在這一個后臺實現所有平臺的操作,解放自己的雙手,更好的專注于門店經營中。
這也就是“運營平臺”的概念,背后支撐的服務是“資料中臺”、“訂單中臺”、“庫存中臺”等。
中臺的概念大家都已經不能再熟悉了,而我這里所指的中臺更關注“集成”這個角度,它就像一個驛站,你只需要把自己要傳遞的東西告知這個驛站,驛站自會幫你處理好并且給你反饋。
以訂單中臺對應的訂單中心為例,它也是一個訂單引擎。除了操作方便,也更方便進行數據分析,能清晰的看到不同平臺的經營情況、用戶數據等,讓我們能針對性的對平臺進行費用傾斜,全面提高營業水平。
事實上,這種戳中人心的設計還挺多的。
比如“自律給我自由”的Keep最近出了一個功能,跟練時可以視頻記錄運動全程,并在結束訓練時形成視頻,簡直是我這種只有一個手機但還想拍攝自己運動的人的福音;微信讀書的“私密閱讀”、“替身書架”同樣讓人感覺到,嗯,這個應用好貼心啊。
你在手機使用中發現了什么讓你驚艷的小功能,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啊!
本文由 @困困生活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