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去了好幾次東山島,有專門去的,也有路過借住一晚的。東山島很美,東山島的海,東山島的沙灘都很美。好久沒寫游記了,今天來寫一次吧,否則,時間久了,沒寫,就沒感想,寫不了的。包括泰國那次自駕游,回來沒寫,也特別可惜。
A
湄洲島不能車渡。
所謂佳人,在水之湄。原計劃是去湄洲島的,上去過幾次,特別是大妞18月大的時候,第一次上去,那次國際大酒店剛開業,新裝修的,看起來特別富麗堂皇。荇妞居然住了幾天,不肯回家,說這里的燈比家里漂亮,這里的墻壁比家里好看,退房強行抱出來哭了好久。
幾乎每次都是車渡上去,交通特別方便,不用收拾行李,車到哪里,人到哪里。打聽了一圈,說是去年10月份之后上牌的本地車都不能上去了,現在外地牌照客車一律不準上島,甚至本地人持有的客車也不能上島。除非車停碼頭,人收拾行李上去,鑒于孩子小,上面也沒有預定酒店,思索了一番,決定暫時不去。湄洲島各個景點都去過多次,鵝尾神石園等遠的景點也去過,就剩一個最網紅的黃金沙灘沒去過,本來打算這次了了心愿,看來是沒法去。計劃趕不上變化,只能等明后年再說。帶著小小的遺憾,在湄洲島大陸這邊住了一個晚上。
湄洲的感覺還是與眾不同,這些年沒什么發展,甚至還倒退。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為什么會倒退呢?官方渠道當然看不到經濟發展倒退啊,這是我的個人感受。第一次來這里是2005年國慶,人山人海的,后來陸陸續續又來過幾次,都不錯。最近差不多有十來年沒來這里的,所以對比特別明顯。
Lz想,這背后的原因是宣傳過度,對神的信仰宣傳過度,mazu,確實很偉大,要宣傳的,但是過猶不及,現在建了大批的各種神廟。占用了很多土地資源,那就沒地方發展工業經濟了。肯定有人也想到這點的,但是誰敢說呢,誰說,說就是對神不敬,會禍從口出,惴惴不安中。
還有,對一種文化的過度宣傳,那信基督教的,信天主教的,企業家肯定不來了,來了也沒地方做禮拜。自己的信仰太純了,等于有了一顆樹木,丟了大片森林。再說,信仰過度,會導致思維單一化,不利于長遠發展。本來想去廟里參觀一下,敬仰媽祖,頂禮膜拜她的偉大事跡,順便也要捐點香火錢,百把塊錢,也是應該的。但是還沒進廟門,捐款處的老人就過來,那種盯著人看的眼神讓人受不了。沒有說什么,但是仿佛讓你覺得你不捐款你就犯罪了,進來不捐款,就有罪。而且都是手機二維碼捐款,本來自己過去,掃個二維碼就行。但是這種眼神,讓人興趣缺缺,沒意思了。這次終于沒有捐款,也沒有進去詳細參觀,帶著孩子門口拜幾下就匆匆而過。媽祖事跡偉大,了不起,令后世無比崇敬都不為過,但宣傳過度,影響經濟發展,這肯定不是媽祖的本義,也不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莆田發展不好,感覺民生凋敝,除了信仰過度,還有被社會上反面宣傳有關,“莆田系”是騙子的代表。我認為,跟湄洲島人沒關系,莆田系,應該是指莆田的仙游,一顆老鼠屎害了一鍋粥。湄洲島的人,基本上都很善良,那種滿臉橫肉,目露兇光的幾乎沒有。在我看來,都是善男子,好女人,離時刻準備坑蒙拐騙的形象,相距甚遠。莆田,這名字的來歷是什么?莆家人的田,也就是相當于莆國,諸侯國。還真的是這樣。蒙古人滅南宋,姓莆的人當了叛徒,賣國,導致崖山之后無中國。丞相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十萬百姓也被跳海自殺,寧死不屈。叛徒家族的日子是過得很爽的,到了趕跑蒙古人,建立明朝的時候,莆氏家族已經發展到2萬人口,朱元璋皇帝,一把滅了他們,一個不剩。漢族報仇,百年不晚。
B
莆田美食走一波
黑戲麻包公熗肉店(這店名的記憶,可能略有偏差),百年傳承,味道不錯,第一次吃,覺得在熗肉里面算的上85分以上,也可以90分評價。回來經過這里,又吃了一次,結果味道感覺不如第一次,just so so。這回沒有熗海蟶,只有熗海蠣。我的判斷是,她老公是大廚,她不是,人和人的差別超過人和豬,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廚具,做出來的味道,差這么大。這個店的名字什么意思,令人遐想。是不是,創始人手藝特別高,但是麻臉,在戲臺下擺攤,生意特別火爆,祖傳手藝,現在開店了,百年傳承。在店里,終究是不敢問,也不敢說,自己想想而已。湄洲島其他品牌的熗肉,也都去品嘗了一下,覺得還是這家最好,主菜和小菜,都不錯。
莆田熗肉,是我的最愛,幾乎每次經過,都會繞進去吃一碗。第一次吃的,也是最好的店“玖天熗肉”,高德地圖上看,還是有。最多的是天九灣熗肉店,是連鎖店,開了很多家,味道90分吧,但比不過玖天的味道。也可能,“玖天熗肉”,是初戀的味道,所以特別回味。下次再去找玖天,看看是不是還是那么純正。
龍眼,一直都是莆田的最佳。之前都是到市中心的菜場里買,得早上才有,這回,只是路邊買買。沒有買大特大的,只是小品種,味道是正宗的,但是有點mini。回來,荇妞吃著說,味道不錯,就是肉太少。特別想念莆田龍眼的味道,莆田終究是太遠了,有時候就買福安賽岐的龍眼吃吃,也有點相近,但是不如莆田的好。順便再買松桂烤鴨和土筍凍(也叫土丁凍),每次都會買一大堆回來。
C
關于九牧
九牧,低調的奢華。著名衛浴品牌,叫九牧,質量很好,但是價格也比同類產品貴好多,大致相當于平均價格的2.5倍。以前不明白這個是什么意思,以為沒有意思,隨便取個名字。現在知道了,因為這里有一副對聯,“千秋仁義傳家室,一門九牧煥文章”。劉備領益州牧,以前就是州,相當于省級行政區劃,那么相當于省部級領導干部,還是正部級實權崗位,正兒八經的正部級。一個家里出9個正部級,多么了不起,這應該是指同時任職的,否則更多。而且9表示多的含義,是虛指,袁紹三公六卿,不過9牧而已,一門九牧,就是最了不起的家族。看歷史記錄,有二三十位,最后一位林則徐,也是這個家族的。媽祖的父親,是退二線的省委書記級別。
D
海岸明珠東山島
東山是個島,只有窄窄的一條水道和大陸隔離,早早建了橋,真真正正的一個島,變成了半島,堪稱海岸明珠,絕不為過。
從漁人碼頭,一路過來,馬鑾灣,金鑾灣,環海公路一直到陳誠鎮。有一小段還沒有硬化的水泥路面,多數地方已經造好。馬鑾灣屬于康美鎮,漁人碼頭方向是銅陵鎮,古鎮古街,之前去過幾次,都看不到古鎮的影子,在團結路走來走去,以為這就是銅陵鎮的全部,古鎮似乎徒有虛名,這次才知道,原來古鎮在盡頭處,再往漁人碼頭方向,才是真正的古鎮、古街,算旅游區。
E
東山美食
海石花,清涼半透明,很好看,也很好吃。夏天吃一碗,清清爽爽,特別解暑,冰海石花,名字就很好聽。蒼南的橋墩鎮也有這個特產,叫橋墩豆腐,但是成分略有不同,不是半透明的,是乳白色,福鼎的也是乳白色,街道上都有賣,三五塊錢一碗,都是冰水,豆腐沒幾塊漂浮在上面的那種,叫人吃了很不過癮。叫各種豆腐的,應該是為了技術秘密,產權保護,根據外觀,把思路引到豆腐那里去,拐了一個彎,讓人以為是豆腐,不告訴你的話,怎么也做不出這種效果。再如,礬山特產雞胗丸,很好吃,跟雞胗一點兒關系都沒有,就是豬肉深加工,吃起來很有嚼勁,就像雞胗一樣,表面上是這樣,其實是為了技術保護,可見,自古就有產權保護意識,挺好的。東山島因為是原產地,有原料優勢,所以可以直呼其名,不怕別人競爭,也體現了東山島人的實誠、質樸。看著三三兩兩的情侶,漫步碼頭,偶然拐進來,喝一碗冰鎮海石花。蜿蜒的海岸邊,側頭一看,腳下美麗的沙灘,海浪來了又退,海潮打濕的沙地,有半干,也有比較干的,招潮蟹在等著下一波海潮淹沒它們的洞穴。它們爬來爬去,應該也在竊竊私語談戀愛。原料原產地,品質正宗,海石花,這名字,聽聽就很浪漫,一碗海石花,可能成就一段情緣。
八果湯,令人神往,莫非是哪八種仙果,人間的珍奇。在蘇峰二街和團結路的路口那家,生意特別好,“小媳婦”品牌吧,其實營業員是幾個帥哥,忙的不可開交,小媳婦類型的營業員不多。小凳子,小桌子,坐下來品嘗一碗。原來是各種加工好的果品等,或者紅豆、綠豆、椰果、薏仁米,芋頭,紅蜜薯,等等,不下20種。隨你挑8種,放在碗里,再鋪上碎冰,也可以再加2種果品,那就10塊一碗。按照現在的物價,絕對良心價。如果直接堆上碎冰屑,圓錐形覆蓋底下果盤,挺好看的,吃起來,有一種挖寶的感覺,所以喜歡吃的人特別多,這叫全干型。也可以澆上一點銀耳湯,冰屑堆成的山融化了一部分,反復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從青藏高原流下來,一路奔騰,特別蒼涼感,在秋燥里,就是一股清泉沁入心脾,這叫半干型的甜湯。兩種風味,自由選擇。過來時候,趕緊吃一碗,逛了2小時后,毫不猶豫再吃一碗。還想再吃第3碗,罪惡感滿上來,決不能再吃,因為太好吃了,仿佛聽到皮膚膨脹,長胖的聲音。別地方叫“刨冰”,海南叫清涼補,類似。
F
打卡馬鑾灣
馬鑾灣經典打卡,以前都是導航到馬鑾灣,車停路邊直奔沙灘。現在城市建設了,不能停車,外面大停車場有點小遠,海邊有小停車場,往年這個時候是沒有機會停的,人擠人,前年國慶第一次來的時候,根本沒有機會停,車太多了,酒店、民宿都住不到。現在,情況特殊,因為防疫限行,所以游客寥寥無幾,很空,多數排擋都沒開。
西銅路(西埔鎮到銅陵鎮的連接線)上,有個寡婦村展覽館,以前幾次路過都想進去看看,貌似都沒開。這回終于專門抽時間過去,發現大門開著,里面沒開,喊了半天,門衛過來了,說了來意。他問我是不是政府部門的,我說當然是啦,先過來考察一下,這里是紅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門衛態度非常好,說講解員不在,空調也沒開,可以開燈讓我們簡單看一下,走馬觀花,看了一圈。銅缽村,1954年左右,遭遇灣灣反攻大陸,過來搶人,把男的都搶走了,17—50歲的男人都要,搶去抓壯丁。排長帶隊,抓夠了人數,升級到連長,因為抓過來的,都是自己的兵,誰抓到歸誰,以查戶口為名,召集人員開會。剩下的女人,基本成了寡婦,辛酸度日。展覽館里有大量照片和文字資料控訴這段歷史,可惜沒能細看,匆匆而過。
寡婦村是悲慘的,但比起南麂島來,小巫見大巫。1991年時候,南麂島旅游,當地一個老人說,他是唯一一個真正土著。因為國民黨反攻大陸,過來搶人。全村男女老少,全部出來排隊,男人伸出手來,老繭合格的,都帶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細皮嫩肉的,都歸入老弱病殘行列,全部突突的,不留一個活口。當然會有人沒中槍倒下,過來補一刀。因為我們解放軍要趕過來了,所以來不及補第二刀,他是小孩,運氣好,一刀插在屁股上,一動不動,裝死躲過一劫。這,比寡婦村的血腥的多,全島被滅門,連控訴的人和資料都沒有,只有他的口述史,也沒官方講這段歷史。現在,那位老人肯定走了,隨著他的走,消失的無影無蹤,也許我這篇游記,就是這段歷史最后的聲音,之后再也無人知曉,永世塵封。
金色海岸金鑾灣。馬鑾灣開發的比較早,有海濱浴場,可以游泳。但那里海岸線建了干部培訓學校,占據了大部分海岸沙灘和用地,幾乎沒有多少旅游資源了,停車下來也很不方便,不是很適合散客旅游了。金鑾灣新開發出來,在馬鑾灣隔壁,沙灘上有個小片礁石為界。海岸邊一路過去,建了很多別墅群,和民宿酒店。住宿條件不錯。這里最適合散客自駕游玩的。去年,在海灘上挖了很多貝殼,荇妞還學會了“一挖一個準”,看了沙灘上的小洞洞,就能判斷下面是不是有貝殼。普通人都學不會,她跟專業挖貝殼的土著老人家,學會了,真不錯,是個會仔細觀察的女孩子。比荇爸強多了,我可是一直沒學會這種技巧。這次過去,插著牌子,文蛤養殖基地,禁止捕撈。看來以后不能抓了,但游客自己挖挖,不知道可不可以的。
G
燈光誘惑捕小管
全城到處都是這個廣告,體驗價158每個人,最后還價到110每人,算兩人220搞定。那天不是周末,所以游客不多,只有咱家的兩大一抱,和另一家的一男兩女,看模樣男的五十開外了,女的也四十居中的樣子。7:30上船,到魚排上,離岸也就300米光景,應該不到500米,船家說水深12米。移動魚排,燈光照的很亮,發電機供電,過了一段時間,慢慢熄滅燈光,減少數量和強度,在起網前,最后只留下一盞水中的紅燈。機器起網,9*9米的一張漁網,不大,但也夠了,四個角一拉,漁網四角出水,再把紅燈拉上來。接下來,就是自己收工拉網,把魚趕到一個角落里,用網兜去撈上來,也是最好玩的時刻。隨著一聲聲驚喜的歡呼,小管入盆的越來越多。中介發過來的視頻,是前天晚上的,有好多帶魚,今天是清一色小管,有幾只大的,還有一只蝦。因為二丫是唯一的小朋友,所以最美味的大蝦,就歸妞妞了,那位大伯挺客氣的,拿來送給妞妞。可惜她吃了兩口,就不吃,畢竟小孩子胃口小,吃兩口就滿足了,只管玩和吃大伯帶來的哈密瓜。
小管,是一種小魷魚,有墨的那種小魷魚,活的時候晶瑩剔透,特別好看。剛抓上來,船家挑了最大的,最有活力的一只,戴上廚師手套,親自給我們做刺身。嫻熟的動作,先是魷魚身子,切成小塊,黏上醬油和芥末,第一次吃,還有點小猶豫,嘗了一口,好甜啊,什么叫鮮甜,這就是人間極品!只有剛出水的,鮮活蹦跳的魷魚,才能做刺身。細菌還來不及滋生,很衛生很干凈。船上有一兩位女士,不敢品嘗,有時候,美味需要勇氣。小遺憾是船家沒有特別好的醋,好馬配好鞍,可惜土炮配洋槍。下次建議,自帶調料醋,味道會更好。之后,船家讓我們試試魷魚頭,開始我們以為頭須不好吃,要扔掉,船家強烈建議說,試試看,味道完全不一樣的。帶著好奇心,品嘗了魷魚頭,哇,是比魷魚身子完全不一樣的味道,比五星級酒店的龍蝦刺身好吃多了。這趟海上魚排,是來的非常值得,因為這魷魚刺身。不是所有的美味都能花錢買到,還需要運氣和勇氣。人間至美,屬于勇士和有心之人。
剛出水的小管,偶然會發出尖叫聲,第一次聽到魷魚的叫聲,很清晰。黃魚被抓會有叫聲,很明顯,聽多了不足為奇。平常我們菜場里買不到活的魷魚,所以沒機會聽,少見多怪啊。這小小的人間美味,居然也是智能生物,發現窮途末路,要成為別人盤中餐的時候,也會提前預知,用最后絕望叫聲與這個世界告別。不知道這叫聲,什么意思?也許是說,啊,這燈光,原來是騙我的,不是有好吃的,更不是幸福的求偶信號,而是要吃我,好奇心害死我,上當了,悔不當初!
何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