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陰日報-江陰網
據中國科學報消息,近日,某雙一流高校教授在博客曬出被學生“放鴿子”的經歷。
該教授稱“學生在聯系的時候各種甜言蜜語,山盟海誓,就差簽賣身契了,一旦手握幾個offer立馬變了個人,完全不考慮給招生單位和老師帶來的麻煩”,并放出兩個例子。


在他看來,這些學生“功利、浮躁、沒有誠信”。他甚至在微信設置了一個失信名單。

一時間,不少網友對這種“放鴿子”行為感到憤慨:



但也有人表示,為什么不能將心比心?



研究生“錄而不讀”多所高校出手
推免階段“放鴿子”,讓導師措手不及,類似“錄而不讀”也并非鮮見:
2020年10月7日,太原理工大學發布消息稱,該校49名研究生逾期兩周未履行報到手續,視為放棄入學資格,不予注冊教育部電子學籍。
而2019年10月25日,蘇州大學研究生院也表示,該校68名2019級研究生因未按學校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經學校審議,對他們作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

據中國之聲報道,多所學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和教授表示,找到工作、出國留學是學生放棄入學資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被調劑到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郭英劍則指出,“復試名額只限比例不看報考人數,擠壓可補錄生源”“將無法錄取的學生的復試成績定為不合格,阻礙調劑或補錄”等,也是現存的漏洞。
不少網友建議,建立補錄、信息反饋機制。




本文來自【江陰日報-江陰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