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烏,歡迎回到腦洞烏托邦。
點擊此處可觀看完整視頻
1970 年,日本科學家森政弘提出恐怖谷理論(The uncanny valley)。它是一個描述人類對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曲線圖。森政弘指出隨著類人物體的擬人程度增加,人類對它的好感度會出現增加,減少,再增加的趨勢。
就比如說制造和生產機器人的時候,會在外觀和動作上模擬人,此時人類也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可是研究表明,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到達70%的時候,人對機器人的好感度會下降到負數,也就是反感的范圍。這個反感的范圍就被稱作“恐怖谷“。所以很多機器人專家在制造機器人時,都盡量避免機器人的外形太過人格化,陷入“恐怖谷陷阱”。那么在恐怖谷曲線中,位于谷底的物種,可謂是人類內心最深處的恐懼了。而這條曲線上位于谷底的物種就是喪尸。有很多人可能覺得喪尸只是影視化作品。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那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咱們就來講講真實存在的喪尸。
喪尸,或者叫僵尸,英文名稱Zombie,被認為是一種沒有生命,沒有意識,會傳染,會攻擊人類的怪異物種。Zombie一詞實際上是起源于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國,海地(Haiti)。在海地民間傳說里,巫毒教的巫師能把死人復活,當作奴隸使喚。當地將這種活死人叫做Zonbi。后來海地被法國殖民,海地法語稱活死人為Zombi。19世紀初,這個詞被牛津詞典正式收錄為英文,就是現在的Zombie。后來隨著海地人的遷徙,喪尸的故事也在各地流傳開來。
海地這個國家有著很強的特殊性,它自然資源十分匱乏。全國四分之三的地方是山地,生產技術落后,農業基礎薄弱,幾乎沒有重工業, 75%的人都生活在赤貧以下,80%的人用不上自來水。 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 1492年,哥倫布率領著艦隊,橫跨大西洋,開拓新大陸。1502年,海地正式成為了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人從非洲運來大量黑奴,成為了島上主要的勞動力。 奴隸們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8個小時。殖民者殘暴之極,對黑奴實施各種虐待。每一年都有大量黑奴被餓死,折磨致死,或者染病而死。1697年,海地被割讓給法國。而被壓迫的命運,始終沒有改變。黑奴們需要尋找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巫毒教”(Voodoo)應運而生,成為了被壓迫者們的唯一精神寄托。1804年1月1日,海地宣布獨立。至今為止,巫毒教已經和天主教一起,成為了海地的兩大官方信仰。甚至會有人說,80% 海地人信仰天主教,而100% 海地人追隨巫毒信仰。
巫毒教第一次被世界各國所知,是在1929 年發行的,由美國著名探險家,神秘學家威廉.錫布魯克(William Seabrook)所著的《魔法島 海地》(The Magic Island)一書中。1927年,錫布魯克曾經聽朋友提起過,海地當地的地主可以操控已經死去的尸體,讓他們在農田里干活。此事,引起了錫布魯克極大的興趣。他特地前往海地,在那里生活了1年,進行大量取材,編著了《魔法島》一書。書中描述了巫毒教的飲血儀式和靈魂的移動與復活。使用咒術可以將尸體從墳墓中挖掘出來,通過不斷地呼喊他們的名字,使其自行爬起。這些被復活的尸體就是喪尸。錫布魯克曾在書中描述,這種喪尸遲鈍,且毫無生氣。穿著麻袋做成的破爛衣服,雙手無力地垂在身體兩旁,臉上沒有肉,皺褶的皮膚像羊皮紙一般緊貼著骨頭。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也漸漸發覺,錫布魯克所描述的喪尸,更像是被折磨的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黑奴們的真實寫照。
時間來到了1936年,美國人類學家佐拉·尼爾·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在海地親眼見到了一位死而復生的喪尸。并且把她的這一經歷記錄在了海地旅游小說《告訴我的馬》(Tell my horse)中。
1936年10月24日,佐拉在海地的一個村莊里看到了一個雙眼無神,臉色慘白的女人,漫無目的地徘徊在街頭。走路一瘸一拐,似乎左腳有些殘疾。年長的村民們很快就認出,這是1907已經被認定死亡的菲利希亞(Felicia Felix-Mentor)。佐拉順手拍下了菲利希亞的照片,這也被認為是史上第一張喪尸照片。當地人認為菲利希亞應該就是被藥物或者巫術控制的僵尸,在被巫師拋棄,或者巫師去世之后,獲得了自由。她的小說一經出版,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海地喪尸的都市傳說,在美國迅速蔓延開來。
大部分吃瓜群眾,都把這個故事當做了茶余飯后的談資。畢竟這所謂的喪尸,菲利希亞,并不像今天的喪尸一樣具有攻擊性和傳染性。但是有一個人,他決定對這件事,追根溯源。他就是精神病學家路易斯.馬斯(Louis P. Mars)。1945年,Louis在《人類》(man)雜志上發表了他對菲利希亞喪尸案的研究結果。他親自前往海地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這名游走在街頭的喪尸,長期患有眼疾。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她兩眼無神懼怕陽光。另外,路易斯.馬斯還驚奇地發現這名喪尸女性還有月經。如果她真的是30年前就已經診斷死亡的菲利希亞,那么當時年齡應該超過60歲了,早就應該停經了。說她是活死人僵尸的話,就更不可能有生理期了。
然而,如果說錫布魯克和佐拉在海地的喪尸經歷都是虛驚一場的話,那么接下來在1981年發生的這件事,至今為止都讓世人毛骨悚然。
1981年的一天,海地鄉村的一個露天廣場里,一名叫做安吉麗娜.納西斯的女孩,突然發出一聲震耳欲聾的尖叫,驚慌失措地癱坐在地上。在她面前站著一個男人,正是他死去了18年的哥哥克萊維斯.納西斯(Clairvius Narcisse)。克萊維斯親切地呼喊著安吉麗娜的小名,聲音是如此的熟悉。安吉麗娜陷入了18年前的回憶中。
1962年,克萊維斯因為四肢疼痛和發燒,來到海地小城德夏佩雷(Deschapelles)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醫院就診。醫院雖然收治了他,但是幾天之后克萊維斯病情迅速惡化,伴隨著吐血,消化障礙,肺水腫,呼吸困難等癥狀。與1962年5月2日被醫生宣告死亡。第二天,家人就為克萊維斯舉行了葬禮。
明明已經去世多年的人,如今又是怎么活生生的站在安吉麗娜面前的呢?安吉麗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問了面前這個自稱是自己哥哥的男人,好幾個非常隱私的問題,對方都對答如流。一陣驚慌失措之后,兩人滿含淚花地緊緊擁抱在一起。克萊維斯說,他清楚地記得死亡當天發生的事情。當醫生宣告他死亡,用床單把他蓋住時,他還是有意識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動彈不得。更恐怖的是,被放進棺材和下葬時,他都是清醒的。克萊維斯還給妹妹看了身上的一處傷痕,是封棺材時,釘子釘進他肉里留下的痕跡。直到那時,克萊維斯仍然無法動彈。他不知道自己在地底下躺了多久。只知道,后來一名巫毒教祭司把他挖了出來。那名祭司用鏈條鎖住他,鞭打他,用東西塞住他的嘴。然后把他帶到了一個大農場里,做了多年的奴工。期間,有人不斷給他喂藥。克萊維斯說,關于那段時間的記憶很模糊,因為自己一直處于一種類似昏迷的游離狀態。
幾年后,祭司死了。死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自然死亡,有人說是被手下的僵尸殺了。不過祭司死了,克萊維斯也自由了。他之所以沒有馬上回家來找家人,是因為他懷疑是身邊的一個兄弟,委托了巫毒教祭司,故意把自己變成僵尸的。直到那個兄弟去世了,克萊維斯才有勇氣來找自己的妹妹。妹妹安吉麗娜表示,她很開心哥哥能夠回來,也相信哥哥所說的離奇經歷。
克萊維斯.納西斯的故事是喪尸事件中最出名的。因為當年醫院開出的死亡證明鐵證如山。而復活后的納西斯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時之間,他成為了喪尸神秘事件中的代表人物。
● 巫毒教還魂術
巫毒教在人死后,有獨特的安葬儀式,巫毒祭司會用白布將死者包裹起來,給尸體面部涂上粉末,并且晃動法器,為逝者祈福。祭司們認為,自己的法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威力。自己的法力會蓄積在這件寶物里,如果自己死去,靈魂也會住進這件寶物。只要寶物存在,自己就會永生。人類學家梅特羅在他的書《海地的巫毒教》中,曾經描寫過還魂尸:“他全身冰涼,能行動,能吃東西,能聽從主人對他的指令,但卻沒有記憶力,也不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
巫毒教的還魂術,至今為止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外人無法知道其中的詳細過程。克萊維斯.納西斯起死回生事件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陣喪尸狂潮。
美國植物學之父理查德·舒爾茲(Richard Evans Schultes)和他的學生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曾經深入海地探尋喪尸的真相。當年,海地的巫毒教皇布瓦(Max Gesner Beauvoir)接待了他們。布瓦(Max Gesner Beauvoir)曾經是海地全國約6000多名巫毒祭司的最高領袖。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海地喪尸之謎,差一點就解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布瓦(Max Gesner Beauvoir)帶領舒爾茲和戴維斯認識了海地當地的巫師皮埃爾(Marcel Pierre)。根據皮埃爾(Marcel Pierre)所說,在“喪尸儀式“中,巫毒師會將調配好的粉末擦拭在施咒人的身上,伴隨咒語達到完全控制對方的效果。這種粉末就是傳說中的“喪尸粉末”。雖然皮埃爾(Marcel Pierre)并沒有公開粉末的制作原料和過程,但是他提供了5瓶已經做好的粉末,給了舒爾茲和戴維斯。他們將粉末帶回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五瓶粉末盡管成分不盡相同,但都含有河豚毒素。部分粉末還含有蟾蜍,蜥蜴,狼蛛的提取物,甚至還有人類骨骼的成分。
1985年,韋德·戴維斯寫下了《蛇和彩虹》(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后來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在書中,韋德列舉了多種,他認為可能的“喪尸粉末”的配方。他認為配方的主要成分應該就是河豚素。高濃度的河豚素可導致呼吸系統衰竭死亡,但是恰當劑量的毒素可以讓受害者出現假死的狀態,幾乎難以被察覺,但是人依然有意識,只是說不出話來。這就和克萊維斯描述得非常像了。韋德·戴維斯曾經利用老鼠和恒河猴做過實驗。在它們身上注入少量的河豚素。一開始它們會進入昏睡狀態,呼吸和大腦的功能活動被高度抑制,生命體征極度微弱。這種類似于昏死的狀態可能長達數天,但最終有的蘇醒過來,并且完全康復了。放在人類身上,這些假死的人就可能被宣布死亡并下葬。過了幾天之后,巫毒教巫師取回這具“尸體”,以造成起死回生的假象。
1989,《哈佛雜志》以喪尸克萊維斯.納西斯為封面,刊登了韋德·戴維對于海地喪尸的研究。
有很多人譴責韋德不應該公開這種不道德的粉末配方。同時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對河豚素的假說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河豚素確實會阻止神經元的發送,造成癱瘓以及神經麻痹,但是這些癱瘓的人之后為什么會聽話地在農場里做奴隸呢?換句話說就是,單靠河豚素是無法制造一具喪尸的。
此時,第二種神秘物質就登場了,那就是曼陀羅。曼陀羅被稱為是被詛咒的花朵。傳說,大漠中,沒有一個見到曼陀羅的人能夠安然離開。古代,它也總是盛開在刑場附近,仿佛見證了每一個生命消失的瞬間。而此花,從根到莖到果實再到種子,可以說全身都是毒。很多人懷疑海地巫師每天給僵尸們喂的藥中就含有曼陀羅成分。人在服用了曼陀羅之后,立刻會出現發燒,幻覺,健忘,精神恍惚,四肢麻木的癥狀。但是癥狀在1-2天之內又會逐漸消失。再加上巫師給喪尸們的心理暗示,讓喪尸們覺得自己已經不是一個正常人了。于是一個喪尸就這樣誕生了。
當然,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世人對海地巫毒術的一種猜測。直到2015年,前巫毒教皇布瓦(Max Gesner Beauvoir)去世,他也沒有公開巫毒喪尸術的秘密。
故事說到這兒,可能大家覺得這喪尸也沒有那么可怕嘛。最重要的是海地的喪尸似乎并沒有攻擊性,也沒有傳染性。那么是不是我們就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呢?
2014年5月,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志曝光了國防部的一份特殊作戰計劃,防范對象是喪尸。該計劃代號為“CONPLAN8888”,又被稱作“反喪尸統治計劃”(zombiesurvivalplan)。文件標注的日期為2011年4月30日,計劃中詳細列舉了8種不同類型的僵尸,和抵御他們的方式。對此,官方的解釋的是,這只是一份以軍事訓練為目的的創作性文件。
2019初,美國24個州,加拿大兩大省,陸續爆發“喪尸鹿”事件。一只只骨瘦如柴,眼神呆滯,走路不穩,極具攻擊性的鹿,出現在各地農場里。乍看之下,還以為來到了電影「釜山行」的拍攝現場。“喪尸鹿”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是一種由朊病毒導致的“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CWD)。
鹿一旦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就會漸漸被侵襲,失去正常功能。目前 “僵尸鹿”無藥可醫,死亡率100%。專家聲稱由于“傳播屏障(transmission barrier)”,目前看來不會傳播給人類。
至于海地喪尸,到底是巫術作用還是藥物作用,見仁見智。之后人類是否會爆發喪尸病毒也無人可知。但有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是,自從二十世紀開始,世界各國都在提倡火葬。除了節約耕地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的意圖呢?
點擊此處可觀看完整視頻
丁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