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可以使人類文明毀于瞬間的巨大天災。地震至今位置無法準確地預報,而地震災害從發生到建筑物毀壞平均只有12秒的時間。那么當地震來臨,我們應如何防范應對,保證自身的生命安全呢?下面列舉幾個防震減災小知識點:

一、室外遇震
●若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首先應將柔軟物品包住頭部,趴下或者蹲下以免摔倒。
●若在開闊的地方應迅速逃往空曠地點,切勿在狹窄的小巷中避震。
●若在野外遇震,應迅速離開山坡邊、水邊等環境,選擇穩定而開闊的地方避震。

二、室內遇震
●在室內避震,應在衛生間、內墻墻根、墻角等開間小、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室內避震時盡量選擇上方無懸掛物、附近無電源插頭的地方避震。盡量選擇有水源的地方進行避震。
●遇震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逃生時盡量走安全通道。

三、震后自救
●如遇震被埋,首先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盡量挪開壓在頭部、胸口的雜物,保持呼吸順暢。如有外傷要及時止血,防止傷口感染。
●一旦被埋,一定要保存體力,適時呼救并發出求救信號。
●地震受困后,只要能動,就要想方設法鉆出去。要尋找可以挖掘的工具。
●被困后要憑眼睛和耳朵、感覺找準逃生方向;哪里可以看到光線就說明距離短;哪里可以聽到聲音就說明距離近;哪個方向感覺風大就說明距離近等。?
來源:安全監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