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心理咨詢的收費已經達到了每50分鐘1000元。一些民眾說的大咖級心理咨詢師的收費已經達到每50分鐘3000元或更高。心理咨詢收費存在合理的收費和不合理的收費。不合理的收費是需要被取締的,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我們僅僅討論合理的
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心理咨詢的收費已經達到了每50分鐘1000元。一些民眾說的大咖級心理咨詢師的收費已經達到每50分鐘3000元或更高。
心理咨詢收費存在合理的收費和不合理的收費。不合理的收費是需要被取締的,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我們僅僅討論合理的心理咨詢收費問題。
為什么心理咨詢收費這么貴呢?
1. 知識付費的時代
三十年前,病人到醫院看病,花了50塊錢捧回一堆藥,覺得值。如果咨詢師給你談了50分鐘,說要收20塊錢,你甚至會覺得這個人心術不正。這里有一個對思想價值的認知度問題。一塊豬肉是值錢的,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值錢嗎?
我國醫療系統舊的收費制度也是建立在普通大眾對知識價值不認可的基礎之上的。5塊錢的掛號費,誰都看得起病。你看病花了很多錢是花在了“檢查”和藥上,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即便花了很多錢你也覺得是“值”的。事實上,診斷的價值要遠遠高于藥物的價值,但“診斷”的過程沒法拿到你手上,所以不值錢。目前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改變。你從一個叫“好心情”APP上約一位精神科大夫進行咨詢,50分鐘收費400元。
三十年前,國人完全沒有知識付費的概念。三十年的經濟騰飛,我們已經進入了知識付費時代。
知識付費,和產品付費完全不同。一塊西瓜甜不甜可以先嘗后買;一件衣服的質地、做工看得見摸得著,可知識、思想的價值看不見摸不著,價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付費方的受教育程度和認知水準。一個陷入抑郁的大學教授愿意花1000元和咨詢師討論治療方案,一個常年罹患心理疾病的民工發了工資更愿意去買一只燒雞。
你為什么覺得心理咨詢貴?
許多情況下,我們認為一件商品和一種服務貴還是便宜,完全是一種主觀判斷,和錢多錢少并沒有直接關系。如果你在北京的一家普通餐廳吃了一頓飯花了200元,你不會覺得貴。而你在騰訊視頻無法打開一部電影而需要支付20元成為會員,卻不舍得花這個錢。我們花幾千塊錢去唱卡拉0K并不覺得貴,我們同樣花了幾千塊錢從咨詢師那里獲得了影響一生的啟迪卻覺得貴了。
2. 一種以自身精神受損為代價的職業
如果一個言談舉止都會令你很不舒服的人請你吃飯,你會找個借口拒絕,因為你沒有這個義務。咨詢師每天要接待形形色色的人,當咨詢師面對一個神情凝重、滿臉愁云的來訪者,依然要面帶微笑,秉承接納、共情的原則和來訪者常年在一起。從這個角度上看,心理咨詢師這個行業和“精神妓女”有許多共同之處。
隔行如隔山,一個普通人無法想象當坐在你面前對你說他不想活了,他死了幾回還準備要去死的人,你會有什么感受?當面對你的來訪者亮出他多次割腕的傷疤的時候你是什么感覺?這些都是一個心理咨詢師必須面對和承受的。因此我們說,心理咨詢師這個職業是以精神受損為代價的職業,也應該是一個高收入的職業。
一個運危險化學品的司機的收入高于一個運蔬菜的農民。心理咨詢師同樣是一個高危職業。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都明白他要隨時防范的各種潛在危險:受到精神障礙患者的攻擊,來訪者的自殺傾向等等。精神衛生法明文規定心理咨詢師不得接診精神障礙的病人,但這不等精神障礙患者不會出現在心理咨詢室內。鑒于在來訪者進入咨詢師開始咨詢之前的各種手續都不足以將這些人排除在外,每一個從事這個職業的咨詢師都可能在某一個暮色蒼茫的晚上面對一個存在攻擊行為的來訪者。
3.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一臺大型電機發生故障,來“會診”的專家一連數月一籌莫展。后來,專門聘請了移居美國的德國科學家斯坦敏茨,科學家經過反復摸索比對后,在電機旁用粉筆畫了一道線,并指導工程師們打開電機,將畫線地方的線圈減少16匝后,電機果然恢復正常運轉。斯坦敏茨因此開口向福特公司要1萬美金的酬勞。1條線,1萬美元,是當時一個普通職員100多年的收入總和!有人說:“畫一條線值一萬美金,這是敲竹桿!”斯坦敏茨聽后說道:“粉筆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里畫線,9999美元。”福特公司的領導看了之后,不僅照價付酬,還重金聘用了斯坦門茨。
咨詢師和來訪者面對面50分鐘。一個具備勝任力的咨詢師要為這50分鐘準備十年的時間。一個本科畢業的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在可以入職之前,首先要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以獲得從業資質。然后持續參加各種培訓,接受個人體驗。在他入職后還要常年接受資深咨詢師的專業督導。
4.咨詢50分鐘以外的成本
我們看到的是來訪者和咨詢師談了50分鐘,我們沒有看到的是咨詢師在面對來訪者前后付出的精力和時間。一個敬業的咨詢師對于每一個個案花費的時間是這樣的:
咨詢前設計:60分鐘或更多
去咨詢室路上:60分鐘或更多
咨詢:50分鐘
返回家中:60分鐘或更多
整理咨詢記錄:30分鐘
撰寫咨詢報告:60分鐘
咨詢之前,咨詢師要認真思考這一次咨詢的要點,這有些像是備課。多數咨詢師并不坐班,通常是接到個案后才出發到咨詢機構接待來訪者,咨詢師往返在路上的時間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像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往返時間4個小時并不罕見。咨詢結束以后,咨詢師要補充咨詢記錄,撰寫咨詢報告,完成這些工作根據咨詢師的經驗花費時間長短不一。新手咨詢師通常咨詢用了一個小時,整理資料用了兩個小時。
5. 知識和思想的價格在攀升
一個喜歡販賣知識的人叫羅振宇,老羅的跨年演講從2020年的1萬人場次,擴展為2021年的1.2萬人場次,普通票價格沒變仍然是880元,最高檔從2020年的2680元變為2021年的4680元。這就是當代中國。這種現象背后有其十分復雜的社會心理因素,但有一點可以確認,人們對思想價值的認可,對知識付費的接納。據一個業內人士披露,請到一個專家發表他對目前研發產品的看法,每小時要付一萬元。
心理咨詢師出售的是思想、知識和經驗。社會心理咨詢機構的定價是依據市場定價的。在知識價格提升的現代社會,咨詢師的收費也隨之升高了。
作 者:公孫煒
編 輯:樂一歌
圖 片:孫少典
責 編:盛儒雅
策 劃:大公心理
關于作者:美國認知療法學會ACT(Academy of Cognitive Therapy)會員。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Specialists & Psychologists,IACMSP)會員。
王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