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不是有點吃驚,這個世界居然會有月入五萬的貝斯手?在大家印象中,貝斯手在演出結束后能吃上工作餐就是最好的報酬吧……然而事實是最近我認識了一位月入五萬的貝斯手,同樣是貝斯手,為了勉強度日,我學習了主持,街舞,寫作、英語、調音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不是有點吃驚,這個世界居然會有月入五萬的貝斯手?在大家印象中,貝斯手在演出結束后能吃上工作餐就是最好的報酬吧……
然而事實是最近我認識了一位月入五萬的貝斯手,同樣是貝斯手,為了勉強度日,我學習了主持,街舞,寫作、英語、調音,燈光,搬運等等技能,依然掙扎在貧困線上,而這位老師只通過兩根手指就可以衣食無憂,這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了讓天下的貝斯手都富裕起來,我對他進行了深度的分析!
我們先分析一下貝斯手的收入狀況!
一、月入(0-1000)之間的貝斯手是什么樣的?
這種貝斯手的收入主要來自鄉下商演紅白喜事或者臨時救場——也就是那種完全沒有貝斯對白的那種演出場,叫他的原因是因為隊長跟商家談好的200塊錢一個人,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貝斯人頭來領錢。
不過你放心,你是拿不到200的,一般來說你的報酬是演出后的一碗豪華陽春面或者100塊錢。
但是這里有個前提,如果你的形象比較差,可能這種站樁的工作都沒有。
二、月入(1000-3000)之間的貝斯手是什么樣的?
看到這里,請你切記,只要你會slap你的收入就可以超過1000!!!
這種貝斯手的收入主要來自跑場客串,有時這個場子掙200那個場掙150,因為不是很穩定,所以收入也不是很穩定。
這類貝斯手有一個特點,就是會很多樂器,為了掙錢《成都》也可以唱,鼓也可以打,鍵盤能壓幾個和弦,但是不成體系,全靠記性…..
三、月入(3000-7000)之間的貝斯手是什么樣的?
這種收入的貝斯手基本都是駐場樂手了,因為各地行情不一樣,所以收入有些不同。
不過這些樂手一般來說也沒有到特別牛逼到不行的程度,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扒帶特別快。
你知道的,駐場沒點歌曲量是hold不住了,為了新鮮感需要在第一時間扒出最近最火爆的流行音樂。
四、月入(7000-15000)之間的貝斯手是什么樣的?
這種收入的貝斯手都是高端場合的駐場樂手,更擅長扒帶,對音色要求很高。
除此之外對常見的音樂風格已有一定的認識,在大場子里除了原版再現,能靈活改編也是一個技術含量的表現。
演出需要時即興幾段兒也不在話下。
五、月入15000+之間的貝斯手是什么樣的?
這種收入以上的樂手通常都是職業樂手或者演奏家級別的大咖了,對音樂和設備都有很深的認識,除此之外還有豐富的演出經驗,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三部分:明星藝人演唱會,編曲錄音參與音樂制作,中高端教學。
至于琴和設備周邊,到這個程度各大廠商都會搶著往大咖們的家里送貨請他們代言,而他們往往微微一笑,挑自己最喜歡的來,量產琴也好定制琴也好,只要不是燒火棍,在他們手里都能發出美妙的音色,仿若已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他們自己就是最強的樂器!
如果你在某些明星的演唱會上看到感覺面熟的中外樂手組成的樂隊時,嗯,他們的月入可能就在五萬以上。
打鐵還需自身硬,樂手的收入跟技術是成正比的,你有多大能力才能接多大的活。
如果你是一名收入還在3000上下徘徊的貝斯手,我建議你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自我提升:
音樂風格
你也知道,現在會樂器的人越來越多了,蹦蹦蹦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果你還只會那么一兩種風格肯定是不行的。
那么,是的,你必須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音色和語氣
音色和語氣是彈撥樂器的靈魂,這不僅僅是靠好的樂器或者調試效果器得來,手上功夫尤為重要,需要特定的手法。
那么怎么能單靠雙手就能獲得好的音色呢?大家可以通過這三個方向去思考,觸弦角度,彈撥力度和彈撥位置。
琴+音箱+效果器周邊
會不會選擇和調試設備絕對是一個樂手的分水嶺,如果你一點也不懂設備,那么你對音色的認識程度再高,這無疑也會是一大短板。
丁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