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為解決第一套人民幣存在的種類繁多、面額過大等問題,促進新中國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時任政務院副總理陳云提出發行第二套人民幣的主張,很快就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支持,第二套人民幣呼之欲出。第二套人民幣圍繞“革命歷史的進程”這一主題,由著名畫家羅工柳
為解決第一套人民幣存在的種類繁多、面額過大等問題,促進新中國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時任政務院副總理陳云提出發行第二套人民幣的主張,很快就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支持,第二套人民幣呼之欲出。第二套人民幣圍繞“革命歷史的進程”這一主題,由著名畫家羅工柳和周令釗執筆,取材于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風貌,并融入了故宮窗欞、敦煌飛天飄帶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周恩來總理更是在百忙之中為第二套的人民幣的設計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第二套人民幣設計主題明確,印制和防偽技術先進,主輔幣結構合理,圖案顏色新穎,兼具了現代和傳統特色,增設了少數民族文字,具有“好看”、“好認”、“好算”、“好使”四大特色。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幣正式發行,共有11個面額,15個版別。
壹角券(共1個版別)
1.拖拉機一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67年12月15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棕黃色,背面為棕綠色;正面圖案:拖拉機生產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暗記:正面拖拉機前有“工”,拖拉機頭下方有“中”,拖拉機后邊有“工”;印刷工藝:單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15x52.5mm;參考價:較好品相800元。
貳角券(共1個版別)
2.火車頭二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71年11月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綠色,背面為茶綠色;正面圖案:火車頭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單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上海印鈔廠;尺寸:120x55mm;參考價:較好品相1800元。
伍角券(共2個版別)
3.淺水壩五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99年1月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紫色,背面為紫黃色;正面圖案:吉林豐滿水電站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單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25x5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400元;淺水壩五角是第二套人民幣中存世最多的票券。
4.深水壩五角
發行時間:蘇聯進口紙張用完后,約在1972年9月前后,1999年1月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深紫色,背面為深紫黃色;正面圖案:吉林豐滿水電站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無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單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25x5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550元。
壹圓券(共2個版別)
5.天安門紅一元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69年10月20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紅色,背面為紅黃色;正面圖案:天安門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暗記:正面行長章左下有“中”,右下角1字右上有“工”,右下角阿數字右上星紋中有“元”;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50x6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5000元;紅一元在流通中磨損嚴重,容易褪色,于是改發了黑一元,將天安門上8個宮燈換成了兩條標語口號,正背面花紋也進行了修改,年號改為“1956”。
6.天安門黑一元
發行時間:1961年3月25日,1973年8月15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藍黑色,背面為藍黑色;正面圖案:天安門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心五角星水印;暗記:正面行長章左下有“中”,右下角1字右上有“工”,右下角阿數字右上星紋中有“元”;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50x6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2800元。
貳圓券(共1個版別)
7.寶塔山二元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76年12月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深藍黃色,背面為藍黃色;正面圖案:天安門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實星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海鷗水印);暗記:正面行名左下有“3”,左側山坡上有“2”,背面右側花符左上有“中”,中字左方有“人”,左數第三個臺階左上有“民”;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上海印鈔廠;尺寸:155×70mm;參考價:較好品相3000元。
叁圓券(共1個版別)
8.井岡山三元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64年5月15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深綠色,背面為深綠色;正面圖案:井岡山龍源口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實星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海鷗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蘇聯代印;尺寸:160×72.5mm;參考價:較好品相45000元;是中國唯一的一枚三元面額紙幣,由周總理指定,“蘇三幣”之一,中蘇關系惡化回收銷毀,是二版幣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種。
伍圓券(共3個版別)
9.大團結紅五元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1964年5月15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深棕紅色,背面為深棕紅色;正面圖案:各族人民團結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實星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海鷗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蘇聯代印;尺寸:165x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40000元;“紅五元”在蘇聯代印的“蘇三幣”中知名度最低,價值也最低,中蘇關系惡化回收銷毀,取而代之的是“海鷗五元”和“黃五元”,票面顏色和正背面花紋進行了修改,年號改為“1956”。
10.大團結海鷗五元
發行時間:1962年4月20日,1983年12月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棕黃色,背面為棕黃色;正面圖案:各族人民團結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實星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海鷗水印);暗記:正面華表下穿白衣服人左手下有“人”;左側花飾左下有“五”;右側花飾右下有“六”;背面左側花符下方有“六”;左側花符下方有“工;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65x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10000元;采用蘇聯進口紙張,屬于早期版本,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發行最晚的票劵。
11.大團結黃五元
發行時間:1962年4月20日,1983年12月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棕黃色,背面為棕黃色;正面圖案:各族人民團結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滿版空星五角星水印;暗記:正面華表下穿白衣服人左手下有“人”;左側花飾左下有“五”;右側花飾右下有“六”;背面左側花符下方有“六”;左側花符下方有“工;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北京印鈔廠;尺寸:165x75mm;參考價:較好品相3000元;采用國產紙張,屬于后期版本,是第二套人民幣中發行最晚的票劵。
拾圓券(共1個版別)
12.工農聯盟大黑拾十元
發行時間:1957年12月1日,1964年4月15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深黑色,背面為深黑色;正面圖案:工農聯盟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正面左側國徽固定水印;暗記:無暗記;印刷工藝:雙面凹版印刷;印刷單位:蘇聯代印;尺寸:210×85mm;參考價:較好品相300000元;“大黑拾”是第二套人民幣的“幣王”,“蘇三幣”之一,是人民幣發行史上最大票幅的票劵,四周尤其左邊有較寬的白邊,又稱“大白邊”,中蘇關系惡化回收銷毀。
輔幣券(壹分券、貳分券、伍分券,共3個版別)
13.長號一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2007年3月3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茶黃色,背面為茶黃色;正面圖案:解放牌汽車,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無水印;暗記:正面汽車與面值之間的遠方有近似的“兒”字;印刷工藝:雙面膠版平面印刷;印刷單位:天津印鈔廠;尺寸:90x42.5mm;長號一分同時作為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的輔幣,一直到1980年短號一分印制前才停止生產;市場價:全新品相150元。
14.長號二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2007年3月3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為青藍色,背面為青藍色;正面圖案:“里-2”型運輸機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無水印;暗記:正面飛機頭上有一白點;背面右側藏文下有中國共產黨黨徽圖案;行名中字左方有倒斜的“古”;印刷工藝:雙面膠版平面印刷;印刷單位:西安印鈔廠;尺寸:95x45mm;長號二分同時作為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的輔幣,一直到1980年短號二分印制前才停止生產;市場價:全新品相250元。
15.長號五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2007年3月31日退市;票面色調:正面墨綠色,背面為墨綠色;正面圖案:起義輪船“海遼”號圖,背面為國徽和花符圖;冠號:三羅馬冠七數字號;水印:無水印;暗記:正面輪船尾部有“P”、“H”;印刷工藝:雙面膠版平面印刷;印刷單位:上海造幣廠;尺寸:100 x47.5mm;長號五分同時作為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的輔幣,一直到1980年短號五分印制前才停止生產;市場價:全新品相1500元。
第二套人民幣是新中國第一套完整、精致的貨幣,他的發行和流通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活躍了社會經濟,解決了解放前遺留的通貨膨脹問題,有效的預防了假鈔的問題,鞏固和健全了新中國獨立自主的的貨幣制度體系。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期間經歷了“一五計劃”、“三年饑荒”、“大躍進”等歷史時期,承載了那個年代的酸甜苦辣,是研究學習建國初期歷史文化的重要參考,這一切都賦予了第二套人民幣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何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