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的OTT行業加速向前。持續高增長的OTT行業在今年并未因為疫情而走向低谷,反而因為5G、IoT所昭示出的美妙前景而再次攀上高峰。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OTT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對比2019年的百億規模,數年之內增長近十倍
2020年的OTT行業加速向前。
持續高增長的OTT行業在今年并未因為疫情而走向低谷,反而因為5G、IoT所昭示出的美妙前景而再次攀上高峰。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OTT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對比2019年的百億規模,數年之內增長近十倍。
在此利好的大背景下,OTT行業如何抓住機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作為行業獨角獸的酷開網絡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事實上,當我們回過頭去復盤過去一年OTT行業的種種動向,再看看酷開網絡的實際動作,一條可以給整個OTT行業以啟發的嶄新道路已然清晰可辨。
深挖基本盤
在未來的家庭場景下,OTT大屏將會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在5G等新技術的驅動下,這一結論已經成為了定論。只是結合用戶的實際情況來看,在IoT沒有全面鋪開的2020年,OTT大屏在功能層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解鎖更多的連接技能。
基于這種功能與趨勢的不對位,酷開網絡今年最緊要的業務動作,還是在洞悉消費者需求和提升OTT產品亮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OTT大屏在內容層面與用戶的連接。
1、發揮大屏優勢,助力家庭教育
2020年初,疫情開啟了全民"宅家"模式,無意中卻開啟了OTT行業的新征程。勾正數據顯示,鼠年春節期間,中國OTT大屏日均日活率達到52%,半數的用戶開機時長超過6小時。
與行業友商加緊挖掘流量紅利的做法所不同的是,酷開網絡十分清楚疫情期流量的被動性,因此在疫情期間,酷開網絡更多是希望在發揮OTT大屏產品特點的基礎上,給觀眾帶來真正有意義的內容。
比如在疫情爆發之初,酷開網絡就充分發揮大屏公信力,開通"戰疫情"頻道,第一時間傳播疫情信息、防疫科普知識等內容;而到了2月初,酷開網絡又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上線涵蓋少、小、初、高中四個體系100000+集"停課不停學,新學期在家免費學"的教育板塊。
正是因為準確地切中了觀眾的內容需求,春節期間,超千萬家庭領取了酷開系統教育VIP,酷開網絡的總在線教育直播觀看時長超過了170萬小時,相當于酷開網絡給全國學生上了260萬堂課。
透過酷開網絡疫情初期的動作來看,其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并未被短期紅利所迷惑,而是將它當做一個爆發點,進而通過自身的運營能力展示出OTT大屏的獨特魅力。這一戰略方向不光為接下來一年酷開網絡的業務奠定出了流量根基,更扭轉了觀眾對大屏只能看電視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對重塑OTT行業價值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2、緊抓熱點,提振OTT影響力
疫情期間,酷開網絡勇于突破OTT行業傳統內容邊界,主要還是源自于對自身OTT業務數據的信心。
如何盡可能滿足用戶對于內容的旺盛需求,構成了酷開網絡在OTT營銷上的主要推動力。
今年春節期間,酷開系統用戶平均每天使用大屏時長超7.5小時,環比節前增長超50%。同時期,手機的日人均使用時長也不過6.8小時。
之所以酷開系統能夠在這一關鍵數據上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甚至可以和智能手機掰一掰手腕,除了外部環境的驅使,更重要的還是得益于酷開網絡在營銷層面的創新性玩法。春節期間,酷開網絡上線了新年集九福活動,用戶只需動動手指就能參與瓜分300萬現金。這一常見于網絡游戲里的玩法被酷開巧妙借鑒到了大屏之上,由此開辟了大屏的一種嶄新運營思路。
有意思的是,2014年微信以及2019年的百度,也是靠發紅包實現了業務的逆襲。由此可見,在運營上,酷開網絡對互聯網趨勢的敏銳洞察。
無獨有偶,今年中,酷開網絡預判整個消費市場即將回彈,在今年的618期間,果斷上線了"618看電視賺現金"活動。這個活動的數據最終讓整個OTT行業都感到了震驚,活動總曝光高達11億,累計完成任務人次超過431萬。
以純互聯網思維打通大屏之路,目標直達用戶根本需求,在這整個策略里,酷開網絡不但開創了行業之先,也是為電視手機的交互貫通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操作實例。
3、試水大電影
雖然獨特的營銷手法和貼合用戶的內容可以為OTT帶來強大的推動力,但是歸根結底,用戶之所以使用OTT大屏,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大屏有別于手機小屏的沉浸體驗。
2020年上半年,全世界的電影院線都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但卻因此催生了觀眾更加旺盛的觀影欲望。
酷開網絡覺察到了這一動向,在7月24日小試牛刀,在電視大屏上首映了特效大片《征途》,結果如我們所見,上線僅72小時就斬獲了4262萬票房。在電視以外,酷開網絡再一次開啟了對于電影院線的探索征途。
《征途》電影在電視大屏首映,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疫情的影響,但是結合行業來看,酷開網絡的這一小小的舉動,也許真的會撬動OTT的長久未來。
來自燈塔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影放映場次雖同比增長800萬,但是觀影人次卻下跌了1億人左右,上座率也創下了自2014年以來的最低記錄,僅為10.52%。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也顯示,預計2026年,全球視頻流媒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493.4億美元。此消彼長,兩大數據的無疑都在指向同一個事實——傳統影院式微,流媒體持續增長。
無獨有偶,在《征途》上映半年后,好萊塢的華納兄弟公司宣布了影院和流媒體同時上映的大消息。延續了一百多年的電影工業發行制度,第一次從真正意義上被改變,而這一次,來自中國的酷開網絡做起了排頭兵。
拓寬增長點
互聯網公司都有個顯著的特點,你很難說它的主營業務是什么。比如騰訊,它到底是社交媒體王者還是網絡游戲霸主?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也就是說,成熟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多點開花,數輪驅動。
在2020年這個OTT行業的轉折期,酷開網絡在穩住大屏"基本盤"后,也開始積極開拓新增長點,尋求更長時間維度上的基業長青。
1、率先布局云游戲
如果說在電影層面的探索,還僅僅能說明酷開網絡是在橫向拓寬OTT市場的寬度,那么酷開系統上線游戲專區,則可以稱得上是在縱向推升OTT大屏的內容生態天花板。
2020年2月初,酷開網絡上線了游戲專區,除了包括常規的游戲視頻、游戲直播等內容外,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云游戲"。
雖然中國游戲市異常繁榮,但是游戲工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手游和端游分別占據了68.9和26.5%的市場份額,占據客廳的主機類游戲僅占據0.3%的份額。而隨著5G技術的全面鋪開,云游戲或將取代主機游戲,以其輕便的特性占據游戲行業的主導地位。中國云游戲行業前瞻報告顯示,預計2026年中國云游戲的滲透率將達到50%,規模將接近3000億元。
由此來看,現階段客廳游戲市場的微乎其微,對于OTT大屏來說也是一種利好,因為云游戲一旦全面鋪開,OTT大屏顯然將享受到第一波終端層面的紅利。
2、酷開系統8 的無界空間
除了云游戲這個極具前景的內容增長點,酷開網絡緊接著又出其不意的丟出了一個"王炸"。
2020年9月,酷開網絡在北京舉辦"無界空間 酷開系統8"發布會,首次提出"無界空間"的概念。對此,酷開網絡CEO王志國表示:"酷開系統8是一個開放互聯的系統,未來努力將此系統打造得更開放,能夠兼容市面上主流的物聯網交互協議,連接無限的設備。"
結合行業來看,隨著5G網絡的爆發,萬物互聯成為終端市場的大趨勢。賽迪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將達53.8億,其中5G物聯網連接數達到39.3億。
而隨著萬物互聯趨勢的落地,如何實現終端之間更好的交互,也逐漸成為困擾各大IoT廠商的一大難題。比如電視和手機一直以來都是兩個不同的終端,在萬物互聯時代,他們之間的內容如何在操控層面實現共融共生呢?
酷開網絡的主要業務集中于OTT大屏,但是它卻并沒有被這一業務方向所束縛,相反,酷開網絡站在行業高度考量了未來終端層面的矛盾,主動從系統層面入手,拓寬了這一系統的覆蓋面。
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助理/品牌總監邢焱強調:"酷開網絡可以服務于會議室大屏,也可以服務于車載大屏,換句話說,未來只要有"屏幕"的地方,都將會是酷開系統觸及的地方。"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再來看酷開網絡就會發現,它已經不再是我們傳統認知里主要聚焦于OTT運營的廠商,而是全面升級成了一家具備全局戰略眼光的高維度系統服務商。
小結:
總的來看,酷開網絡之所以成為OTT行業唯一的獨角獸,其中原因固然有業務積累的作用,但更重要的還是得益于酷開網絡在戰略上的遠見以及執行上的堅定。
從基本面來看,酷開網絡知道OTT未來前景再廣闊,也不可能"跳躍"式發展,飯還得一口一口吃。因此,不論是疫情還是后疫情時代,酷開網絡都始終將OTT大屏的產品特征和消費者的需求結合起來推動內容建設,這就使酷開網絡有了穩固的流量根基。
在夯實了OTT的流量基礎后,酷開網絡通過游戲、萬物互聯、公司股權等層面的業務拓張,迎合時代趨勢,打造出更具未來感的產品。這就使得酷開網絡的業務有了一定的承繼性,在OTT大屏向客廳家庭中樞轉變的浪潮中僅僅抓住了最根本的那根技術線。
難能可貴的是,雖然"起家于"客廳OTT大屏,但酷開網絡并不打算固守客廳OTT大屏,而是看準了未來的"互聯生活",進而希望全維度賦能目光所及之處的所有屏幕,這是酷開網絡的野望,也是整個OTT行業無遠弗屆的終極追求。
2020年的酷開網絡,一直在改變中成長,而在這每一次的迭代中,酷開網絡距離它的夢想,就又前進了一小步。
陳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