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除漆之外,還使用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顏料除銀朱之外,還有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依據其技法不同,漆畫又可以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除漆之外,還使用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入漆顏料除銀朱之外,還有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彩。依據其技法不同,漆畫又可以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同品種。漆畫有繪畫和工藝的雙重性。它既是藝術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裝飾品,成為壁飾、屏風和壁畫等的表現形式。
喬十光代表作《潑水節》
『生活處處都有漆畫』
有人說:“漆畫之美,美在朦朧,美在神秘。”漆畫既是藝術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裝飾品,成為壁飾、屏風和壁畫等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發現它的蹤跡。
『非遺大學堂』
1. 什么是漆畫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除漆之外,還使用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材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沉淀的一種傳統手工藝制作的精品。漆畫的這些特有屬性,決定了漆畫工藝比其他畫種更具有魅力。漆刮、漆刷成了繪畫的工具,漆液成了顏料的調合劑,金屬箔粉、螺鈿、蛋殼等特殊材料,嵌、引、撒、罩、磨等特殊手段,共同構成特異的漆畫效果。各種樸素的、璀璨的、閃光的、啞光的質材,嵌貼出似又不似的圖象;故意使涂漆不平,撒以屑粉,填以色漆,可以埋出虛虛實實、出奇制勝的畫面;或發揮漆液稀釋的流動性,或運用堆漆來打造畫面的雕刻效果及明暗效果。最后打磨出五彩斑斕、閃閃發光的畫面效果。它整體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細節及奇異的效果,使人在遠距離觀賞后,總想走近摸一摸。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國家,漆畫在中國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時間長河里,漆畫走過了實用和藝術之路。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的朱漆碗,已有 7000 年的歷史。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漆瑟,彩繪有狩獵樂舞和神怪龍蛇等形象的漆畫,也有 2000 余年的歷史。著名的還有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漆棺上的漆畫、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漆屏風畫以及明清大量的屏風漆畫等。
2. 漆畫的由來
中國歷史上很早就開始用漆,一開始更多的是注重實用性,作為生活用品,慢慢地加入了藝術性,成為藝術作品——漆畫,中國是真正把漆藝推向繪畫領域的國家之一。事實上,越南也是一個有著漆藝傳統的國家。1928 年前后,當時的越南學生在學習油畫技法時,用他們所掌握的漆藝技術進行了創造性嘗試,用漆彩取代油畫顏料,從而邁開了現代漆畫的第一步。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由于一些油畫家的參與和漆藝藝人的協助,漆畫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在語言的獨立性和表現力方面得以大大提高,出現了大批熱衷漆畫創作的畫家,并逐漸擴大其影響。1962 年越南磨漆畫在中國的展出,極大地震動了作為漆藝故鄉的中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喬十光、李鴻印為探尋壁畫材料,到福州漆器工廠拜師學藝,開始了漆畫的探索。1964 年,文化部派廣州美術學院蔡克振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朱濟赴越南學習磨漆畫。另外,福建、四川、山西等地也有一些畫家、漆藝家開始研究漆畫。從此,中國漆藝家、畫家也有了漆畫是繪畫的自覺意識,開始了中國現代漆畫的艱苦探索。
漆畫這個從七千年漆藝傳統中走來的民族畫種,曾代表國家到蘇聯、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展覽,進行文化交流,受到廣泛贊譽。2006 年,成都漆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 年,鑲嵌漆畫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標志著我們中國傳統漆藝的新發展,同時也是中國民族繪畫的新創造。
3. 四大名漆畫產地
漆畫越來越走進人們日常生活中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傳承這門技藝。目前漆畫根據地域,可以分為四大流派,分別是揚州、北京、福建和平遙。
4. 非遺傳人
“漆畫要有詩情、畫意、漆趣三個方面。詩情是精神層面的,是作品的內涵。畫意是給眼睛看的,構圖、造型、色彩要符合人的審美。漆趣就是指漆的材料美和工藝美。這三點統一了就是好的漆畫。”作為中國現代漆藝的開拓者和漆畫創始人之一,喬十光先生給出了對漆畫的理解。從壁畫“轉行”到漆畫,喬十光請教了許多前輩藝術家,并特地去福州拜民間漆藝匠師李芝卿為師。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喬十光在漆畫技法及表現內容上踏實摸索,對開拓漆畫的空間起到了推動作用。90 年代,他在民間游歷,不斷積累創作素材,并且受到了西方油畫自由、寫意風格的影響,將其融入水鄉畫的創作中。求實創新,喬十光在漆畫創作的道路上從未止步。他說:“在題材的豐富性和技法的多樣性上,我必須為后來的人鋪一條路。”
喬先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把藝術和生活相結合,把傳統和現代相融合。我們從四面八方走來,我們向四面八方走去。他的藝術情懷也在這段簡短的話中得到了充分的闡釋:漆畫不能遠離現實生活、不能與人的思想感情脫節。喬先生在作品中熔鑄了自己深刻的生活體驗與情感,他的作品源自生活,更超越生活。
結語
漆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為一個有著七千年漆藝傳統的民族畫種,它的生命力旺盛,包容性很強,能夠容納各式各樣的題材與內容。只要一幅作品是作者個性化的創造,是貼近市民生活、為民眾所接納和喜愛的,就能夠實現漆畫作品的創造性發展,傳統漆畫也必將經受住時代的考驗,成為中華民族繪畫的新創造。
選自《天南》雜志 2021年第二期
作者: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 馮露珠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原作者
張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