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見過最貴的魚是多少錢?上千元一斤?還是上萬元一斤?其實真正昂貴的魚不是按斤來論價格的,人家是用拍賣的形式來決定最后的成交價。那么一條重達幾十斤的包頭魚能拍賣到多少錢?五萬?十萬?不不不,豪放的吉林省松原人會告訴你,要上百萬元!天價的查干湖
你見過最貴的魚是多少錢?
上千元一斤?還是上萬元一斤?
其實真正昂貴的魚不是按斤來論價格的,人家是用拍賣的形式來決定最后的成交價。
那么一條重達幾十斤的包頭魚能拍賣到多少錢?五萬?十萬?
不不不,豪放的吉林省松原人會告訴你,要上百萬元!
天價的查干湖頭魚
2021年12月28日,第二十屆查干湖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開幕。在冬捕現場,一條38斤重的頭魚以2999999元的價格拍賣成功。
而這樣的價格對于當地的漁民來說,只是見怪不怪罷了。
查干湖頭魚拍賣已經持續了20年,2002年第一次拍賣的成交價是888元,2021年拍出了最高成交價2999999元,20年間查干湖“頭魚”成交價漲了三千多倍。
在查干湖一年一度的冬捕儀式上,頭魚的價格可謂是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每年都有許多企業代表慕名而來,一擲千金,只為拍下頭魚,圖個吉利。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不僅頭魚昂貴,就連一般魚的價格同樣不低,冰鮮的查干湖包頭魚要賣到30-50元一斤,遠遠高出市場價。
這價格就連盛產包頭魚的千島湖都自愧不如。
盡管如此,查干湖的魚仍然大受市場歡迎,頭魚價格也是只增不降。面對火爆的市場,查干湖還不得不為保護生態而設置產量上限,冬捕任務僅為300萬斤。
查干湖魚為何能受到如此青睞?
這主要歸功于古老的查干湖冬捕文化。
查干湖冬捕是當地蒙古族一種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如今被稱作“吉林八景”之一,還被列入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流傳當地的傳統習俗,查干湖冬捕由來已久,而在遼金時期最享有盛名。
據史料記載,遼帝圣達宗喜歡吃“冰魚”。每年臘月,他便率領妃子臣子浩浩蕩蕩來到冰凍的查干湖上扎營,并命令仆人將帳篷里的冰層刮薄,直至薄若紙片兒,冰下游動的魚清晰可見。等看夠了想吃時,仆人便將薄冰輕輕擊破,水中鮮活的魚就會接二連三地跳上冰面,成為案上之物,供君臣歡宴。歷史上,習慣稱這種捕魚方式叫“春捺缽”。
為傳承這一習俗,查干湖旅游開發區每年都在12月舉辦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聲勢浩大的捕魚場景不斷吸引游客前來觀看。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查干湖冬捕已然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一到冬捕,不僅游客前來觀光,就連媒體也紛至沓來。
2020年底,央視著名記者王冰冰就曾前往吉林,報道查干湖冬捕,一度引起熱議。
歷史悠久的冬捕文化,再加上影響力大的頭魚拍賣儀式,美味鮮嫩的查干湖魚瞬間獲得了歷史文化和流量加持,價格自然要比其他魚高出不少。
拍賣得到的錢去哪兒了?
一條幾十斤的包頭魚竟然能賣到近300萬元,引來許多網友直呼自己還沒一條魚值錢。
也有許多網友好奇,頭魚拍賣獲得的那些錢最后流向了哪里呢?
參加捕撈的漁民?拍賣舉辦方?
通過媒體采訪,我們才知道這筆錢最后的用途。
據了解,拍賣所得款項會進入“查干湖生態環境保護慈善基金”賬戶,用于購置查干湖春、秋兩季增殖放流的魚苗,以推動查干湖漁業可持續發展。
天價的頭魚,昂貴的查干湖魚,這不僅是市場的推動,也是濃厚歷史文化的附值所在。
企業拍賣頭魚圖個吉利,同時擴大企業影響力,而舉辦方用這筆錢買魚苗保證漁業產量,以及維護查干湖生態環境。兩者相輔相成,實為雙贏。
借助濃厚的歷史文化和習俗,挖掘當地的旅游特色產品,查干湖魚的打造應當是一個不錯的旅游產品典范。
千島湖包頭魚可以向人家查干湖魚好好學學!
如此出名的查干湖魚,不知你嘗過沒?又是否值得一嘗呢?
金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