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8年,養豬業爆發了行業大地震,我國14個省份爆發非洲豬瘟肆虐豬群,政府處理了近70萬頭的感染豬。因此,今年對于養豬戶來說是災難,但卻是養羊戶的福音。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路過買羊肉的鋪子前,老板一邊砍肉,一邊招攬路過的顧客,“要不來點羊
2018年,養豬業爆發了行業大地震,我國14個省份爆發非洲豬瘟肆虐豬群,政府處理了近70萬頭的感染豬。
因此,今年對于養豬戶來說是災難,但卻是養羊戶的福音。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路過買羊肉的鋪子前,老板一邊砍肉,一邊招攬路過的顧客,“要不來點羊肉,冬天吃點羊肉大補,做燉羊肉也很好呀......”
雖然極力吆喝,但是在鋪子前面駐足的人很少,因為羊肉真的太貴了!
羊肉到底有多貴呢?
對此,我專門去菜市場找到常年經營羊肉的進行打聽,經營者說:從去年開始,羊肉價格就開始上漲。去年羊肉每斤20多元,今年11月份是36元,這個月(12月)已經漲到了38元了。
這還只是菜場上羊肉的價格,事實上超市里的羊肉更貴。
在豐臺一家超市,羊肉被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臺子上,價格牌上的價格最高達到48.8元。
因此,有人笑稱:“今年羊肉價格一路狂飆,現在的1斤羊肉的錢都能買3斤豬肉了。”
這一年的時間里,市面上的羊肉價格屢創新高,多地超30%的上漲幅度,讓不少人望“肉”卻步,不少人戲稱:“羊貴妃”又來了?
同樣,產地活羊價也在上漲,在山東、甘肅、內蒙古等地,羊肉的價格相比去年上漲幅度超過30%,創5年來新高。
羊肉的上漲,直接帶來的后果就是購買力的下降,很多羊肉店門可羅雀,可謂是生意慘淡呀!
為什么會出現“羊貴妃”的現象呢?
1. 季節因素。
冬季養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之一。
中醫云:“萬物皆生于春,長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應之。”
冬天人們食欲大增,脾胃運化轉旺,此時進補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而羊肉正好是冬季的滋補佳品。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人們食用羊肉頻率較高季節,羊肉含有多種礦物質,能夠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還有很好的御寒,而且,冬季吃羊肉可以暖中補虛、補氣滋陰的作用。
2.豬肉購買量的下降,導致羊肉需求量的上升。
眾所周知,今年非洲豬瘟無休止的蔓延,再加上目前還沒有研制出能夠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導致人們對豬肉的購買總是有幾分忌憚,購買熱情并不高。
因此,作為日常餐桌上的替補品,羊肉的需求量自然有所增加。
3.出欄量的下降,導致羊肉供不應求。
除了季節性因素和非洲豬瘟的影響之外,從去年持續到現在的“羊周期”也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羊周期?
羊周期是一種經濟現象,指“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周期性羊肉價格變化怪圈。“羊周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羊存欄量大增——活羊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羊——活羊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近10年里就出現一次羊周期:
2011年~2013年,曾出現過“羊貴妃”現象,從而帶動了農戶養羊的積極性,羊肉產量大幅提高。但是,到了2014年后,肉羊價格開始增長乏力,進入下行通道,市場的飽和導致農戶養殖意愿的下降,活羊數量的增速減緩。而到了2017年,羊價開始上漲,一直持續到現在。
相比豬周期,羊周期似乎更長一些,這是因為不管是從繁殖能力還是生長速度,豬更占優勢一些。
春節來臨了,又是一個采購的旺季,肉的需求量又會到達一個頂峰,到時候,羊肉的采購量會有所增加吧!
作者:西部牛仔,部分數據參考網絡。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免費】注冊田管家,種植有難題,農產品賣不動,沒錯,就上田管家!
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