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中國不只有大城市,還有數以千計的小城,這里有過去,也有未來,不管你是否到過縣城,關注我,和你一起探索廣袤的祖國大地還有在這里生活的人們,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玉門是由甘肅省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
中國不只有大城市,還有數以千計的小城,這里有過去,也有未來,不管你是否到過縣城,關注我,和你一起探索廣袤的祖國大地還有在這里生活的人們,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獲。
玉門是由甘肅省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最近有關玉門房價幾千塊錢一套的事,一度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時常和東北城市鶴崗作比較,今天和大家一起關注一下有關玉門的城市變遷、風俗習慣、地方特產、名勝古跡等,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討論。
一座沒落的石油城
玉門是我國第一口油井誕生的地方,是鐵人王進喜的故鄉。1955年,為保障石油生產,玉門油田所在地被設立玉門市,中國第一座石油基地在這里拔地而起,隨之縣政府也搬遷至此。到20世紀80年代,石油產業鼎盛時期,這座典型的石油資源型城市的總面積擴張到13500平方公里,人口一度達到13萬余人,可謂空前繁榮。
經過多年開采,玉門石油產量逐年下滑,由1959年最高的140.62萬噸降至1998年的38萬噸,可隨之而來的可不僅僅是石油減產。
1998年以來,當年地方政府圍繞油田而興辦的化工、輕工機械等工業企業大部分都已破產倒閉,而糖酒、五金、飲食服裝等行業也冷清蕭條,原市屬工商業體系全面崩潰,據統計1996年全市有市屬企業90家,到2000年僅僅有8戶勉強維持。
2004年,玉門油田生活基地搬遷,2006年玉門市市政府搬遷至市區向西70多公里的玉門鎮新區,這一次的搬遷導致了大批石油工人失業,數萬名油田工人外遷,開始了每周幾百公里的往返于生產、生活區之間的生活。
面對石油產業的衰敗,風能資源蘊藏量豐富的玉門開始大力發展風電,2009年一年,玉門的風電裝機容量就超過了此前12年的總和,但是風電企業的普遍微利經營,以及西北電網建設升級的嚴重滯后,引發了“油城已逝,風城何在”的質疑,不過近年來國家注重能源結構調整,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指引下,希望玉門的風能優勢能為這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除還在這里生活或工作的一小部分石油工人之外,尚有部分居民聚居在北坪、三臺兩個安置區的廉租房里,大多是無力外遷的老人、殘疾人、低保戶和下崗工人,他們每月領取幾十至上百元的低保費,面對新市區的房子只能望而卻步。
與此同時,遺留在老城的道路、供暖、供水等基礎設施也逐漸廢棄、老化,大部分無法正常使用,也就出現了玉門幾千塊錢一套房卻也無人問津的局面,玉門的廢城之痛,折射出中國眾多資源性城市的轉型困局。
獨特的沙浴文化節
玉門有個非常獨特的沙浴節,關于沙浴節的由來,據說是因為藥王在六月六日在沙窩里撒下藥物,因此黑沙窩成了黑色,每年農歷六月,陽光將沙子曬熱,人躺在沙子里,還有療傷治病功能,對治療關節炎等疾病很有療效,每年農歷六月六日,柳河官莊子北邊的黑沙窩,三面綠樹環繞,中間一塊神奇的沙漠,玉門周邊群眾來此,一為湊熱鬧,二為通過曬沙治療各種風濕病。
當地還舉行民俗沙浴文化活動,喝地道的土雞湯,吃各種本土小吃,聽秦腔,把平時一個人都沒有的黑沙窩變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黑沙窩沙浴這一頗具鄉土氣息的民俗文化,凝聚蘊含著深厚的文化韻味,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在社會各界的積極挖掘和傳承下,它已成為玉門市一年一度集商貿物資交流、民俗文化展示、地方小吃匯聚、理療健康、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沙浴民俗文化盛事。
玉門社火有高蹺、獅子、旱船、東洋車、腰鼓、秧歌、地蹦子、跑驢等,還有許多民間流行的傳統社火,如王鞭、大頭娃娃、鐵芯子、太平鼓、豬八戒背媳婦、二鬼摔跤、耍燈籠等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傳承,逢年過節增添了樂趣、豐富了生活。
一方水土一方特色
酒花一般指啤酒花,是桑科葎草屬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原產歐洲、美洲和亞洲,后來在我國栽培成功,啤酒花對光照要求較高,一般生長于光照較好的山地林緣、灌叢或河流兩岸的濕地,且是連片分布,玉門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宜酒花的種植,所產酒花香氣更為濃郁,色澤黃綠新鮮,品質優于中國國內其它地區產品,種植加工酒花已是這里的支柱產業。
酒花加工產品類別主要有三種,壓縮酒花、顆粒酒花及酒花浸膏深加工制品,具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抗癆,安神利尿的功效,還可用于治療食欲不振,腹脹,肺結核,胸膜炎,失眠,癔病,浮腫,膀胱炎。
酒花也被譽為“啤酒的靈魂”,是啤酒釀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啤酒花在啤酒中有三個主要的作用:
1, 增加苦味來平衡麥芽的甜味。
2, 增加啤酒的口感和香味。
3, 增加啤酒的保質期和穩定性。
清泉羊羔肉是著名玉門特產。玉門是一個適合藥物生長的地方,有許多野生的草藥自然生長,在這里生長的羊在吃草的過程中會連帶著吃一些草藥,所以這里的羊羔肉具有特殊的風味,味道非常鮮美,玉門羊羔肉一直是當地人待客的美味佳肴,它采用獨特的加工手法,另外用一些藥膳作為佐料,吃起來味美而且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到這里旅游的朋友值得一試。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提起玉門關首先要講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一段歷史,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大約公元前121年至107年間,漢武帝下令修建了“兩關”,即現在的陽關、玉門關。
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南邊有鹽堿沼澤地,北邊不遠處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長城。前往玉門關景區,可以欣賞到一望無際的戈壁風光,以及虛無飄渺的海市蜃樓,形態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玉門關遺址與藍天、大漠、綠草構成了一逼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
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寫下《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是否也引起了你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向往,關于這里你還有哪些更多了解,快來評論區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瓜州不只有瓜
敦煌八大怪,你說怪不怪
丁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