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孕期最擔心的就是早產了,因為懷的雙胎,每次產檢醫生都會說注意早產,但最后還是沒避免了,32周早產了。記得孕期的時候看各種帖子說早產兒的救治需要花很多費用,有很多家庭也承擔不起,那時候普遍的說法就是平均一天要2000元左右,當時就想這兩個孩子
孕期最擔心的就是早產了,因為懷的雙胎,每次產檢醫生都會說注意早產,但最后還是沒避免了,32周早產了。記得孕期的時候看各種帖子說早產兒的救治需要花很多費用,有很多家庭也承擔不起,那時候普遍的說法就是平均一天要2000元左右,當時就想這兩個孩子要是住院很久,那幾十萬去哪整呢,老公就說砸鍋賣鐵也會救的,放心吧。
想想真是一把辛酸淚,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去看關于早產兒的一切,回答問題也會避開,但慢慢隨著孩子們長大,她們那么努力,一點點追趕上同齡的孩子們,也突然想把經歷過的跟大家分享,讓大家別那么焦慮。
總費用
我們當時住的是當地新生兒科特別有名的一家醫院,在全國來說應該也是排到前幾名的,孕期選這家也是為了保證孩子更安全。總體的費用,我家倆娃住院28天,同時出院的,報銷完倆人一共花了3萬塊錢,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我當時也驚呆了,感謝娃們的堅強勇敢,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后來跟醫生溝通,她說我家寶寶一直很穩定,就是體重長的不好,要不然應該半個月左右就出院了,但最后出院的時候體重也沒達到4斤。醫生說抱回家吧,醫院住久了也怕交叉感染。
具體各項費用
具體的費用當時老公拍了一些每天去醫院查詢的記錄,我查看了一下:
前三天和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再加上出院前的一天費用都在2000左右
住院的前幾天,一般都要做各項檢查,確定孩子的情況,所以費用相對高一些,如果孩子肺部發育不成熟的通常要打促肺針,這個針進口的價格是一針9999元,而且不能報銷。國產的費用應該在3000左右。
我家娃當時出生其實只有3斤,但評分是9分,也挺給力了,沒用打促肺針也是省了很多錢。
住院半個月的時候應該有一次核磁共振,這個是1000塊錢左右
出院前一天又做了一次全面的檢查,那天應該費用超2000了。
其它時候每天的費用基本都是固定在500-800之間,并沒有像傳說中的那么昂貴
保溫箱的費用每天就50塊左右,其它像每天的心電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大概是不到400塊錢,剩下的就是基礎的一些材料比如針管什么的,還有護理費了,基礎花費就是每天500多塊錢。中間可能會有眼底篩查等費用應該是200左右。
孩子住院期間如何了解費用和孩子情況
每個孩子出生時候的情況不同,住的醫院也有差別,具體的花銷肯定是不同的,但是住院的時候教大家一個小方法就是,每天可以去醫院的對外系統上查孩子的花費,如果花的都是基礎費用比較低,通常就沒啥問題,不用擔心,要是每天都花特別多的錢,那你就得跟主治醫生時刻保持溝通了解孩子的情況了。
認識一個早產寶寶的媽媽,她家也是雙胎,小的那個情況就不是太好,前前后后在醫院住了三個月,出院感染又回去,做了幾次手術,聽她說都心疼的要命,花了40多萬,好在最后孩子平安回家了。
所以具體花費也得看孩子的整體情況。
但其實,經歷過你就會知道,在醫院的時候,壓根兒不會合計錢不錢的事兒,就一個信念,寶寶一定會健康平安的回家的。
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懷孕滿28周的時候去社區繳納新生兒保險,這個保險非常有用,費用當時我們是150一個人,現在可能在200多,雖然大多數人都用不上,但是一旦早產住院了,這個保險差不多能報銷60%-70%,我家就是大概報了60%。
我有個同事比我們生孩子早,也是突然早產了,但他沒上保險,最后自己花了10萬塊。
所以大家能上的盡量上。28周一過就去交上,因為社保卡下來的挺慢的,正常應該是3個月左右,我們后來辦的加急。這個保險在醫院就直接幫你扣除了,不用再去跑什么別的地方報銷,也不用你墊付費用,所以我家就入院的時候交了30000壓金,之后再沒交過。
各地可能政策也不太一樣,有的地方也可能有后補的政策,具體到時候再咨詢一下所在的社區和醫院。
孩子如果真的早產了,也不要太擔心,生命很頑強的,相信他們也相信現在的醫療水平,不要放棄,肯定會健康回家的,加油。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馬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