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5年的《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中指出,腦卒中在我國的死亡原因中占據第一位,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是常見。說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除了抗
2015年的《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中指出,腦卒中在我國的死亡原因中占據第一位,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而且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最是常見。
說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除了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調脂藥物他汀,就不能不提及丁苯酞。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丁苯酞是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新藥,諸多研究證明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于2004年批準上市,2009年開始生產丁苯酞注射液。
目前丁苯酞已經成為臨床上輕、中度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改善的主要治療藥物之一,2014年版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將其推薦改善腦血循環藥物。
丁苯酞的主要藥理作用
1)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丁苯酞對實驗性動脈血栓形成性腦梗死的治療作用》的研究中,按已定型的雙腎雙夾法建立易卒中型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RHRSP)模型,用光化學法造成大腦中動脈閉塞(MCAO)致大腦中動脈血栓形成。94只MCAO大鼠隨機分為丁苯酞治療組,生理氯化鈉溶液(NS)對照組各47只,結果表明,丁苯酞可改善病灶局部循環,減小梗死面積,減輕腦組織損傷,恢復神經功能。其他相關研究也表明,丁苯酞及其衍生物有著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與抗血栓形成的藥理作用,篩選出的衍生物在水溶性、腦組織分布等諸多方面表現出不同強度的優勢。
2)保護線粒體
《丁苯酞可減輕缺氧缺糖條件下血管內皮細胞的線粒體損傷》的研究中,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以缺血缺氧損傷,使用MitoTracker Green對線粒體進行定位并觀察線粒體形態的變化,免疫熒光法觀察丁苯酞對缺血缺氧條件下細胞線粒體內ROS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丁苯酞可能是通過保護缺血缺氧條件下內皮細胞線粒體的功能和增加細胞內ROS清除,減少線粒體內ROS生成,最終減輕了線粒體損傷。
其他研究也證明,丁苯酞對腦卒中后線粒體的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減少線粒體源凋亡誘導因子的釋放,從而在腦卒中發生時保護神經細胞。
3)抗腦缺血和腦損傷,保護腦細胞
《丁苯酞序貫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論文中,檢索有關丁苯酞序貫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間為2015年5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最終納入12項RCT,共1307例患者,其中丁苯酞序貫治療試驗組655例,對照組(常規治療或常規治療+丁苯酞注射液或常規治療+依達拉奉注射液)652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丁苯酞序貫治療組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和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2組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較少,主要為轉氨酶升高,但均較輕微,得出結論:丁苯酞序貫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較好療效及安全性。
諸多臨床研究表明,丁苯酞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樞神經功能的損傷,還可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導致腦損傷的多個環節,有著較強的抗腦缺血作用,可顯著減小局部腦缺血的梗塞面積,最終減輕腦水腫,同時丁苯酞的安全性總體較好。
丁苯酞的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丁苯酞臨床應用時,注意丁苯酞注射液應在發病后48小時內開始給藥;丁苯酞膠囊應空腹服用。對丁苯酞或芹菜過敏者禁用丁苯酞;由于丁苯酞能抗血小板和抗血栓,有嚴重出血傾向者禁用丁苯酞,同樣的道理,丁苯酞不推薦用于腦出血;肝功能、腎功能受損者及有精神癥狀者慎用丁苯酞;在應用丁苯酞的過程中應注意肝功能的變化。
結語
總之,很多研究均表明丁苯酞對缺血性卒中有治療和預防作用,同時對創傷、記憶障礙等疾患有著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在以后對丁苯酞的相關研究中,應不僅僅關注其對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應該在其他疾病上進行試驗和研究,以發現丁苯酞新的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元元, 李慧, 郎文娟,等. 丁苯酞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作用[J]. 臨床薈萃, 2016, 31(2):182-186.
[2] 薛朝軍,靳會欣,張旭東.丁苯酞及其衍生物對腦卒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7,017(006):401-404.
[3]張珍禎,陳春林,付治鳳.丁基苯酞藥理作用的研究現狀[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7,33(021):2192-2195.
#藥回家看看#
劉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