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跟我一起做一枚能賺會花的上班族作者|臨公子01這兩天我刷到一個探店視頻,美食up主去了全球唯一的米其林三星素菜館。三個人,3077元餐費+774元服務費。吃飯時有個小細節,團隊里有個小伙伴是左撇子,服務員發現后,馬上把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跟我一起做一枚能賺會花的上班族
作者 | 臨公子
01
這兩天我刷到一個探店視頻,美食up主去了全球唯一的米其林三星素菜館。
三個人,3077元餐費+774元服務費。
吃飯時有個小細節,團隊里有個小伙伴是左撇子,服務員發現后,馬上把餐具位置給他重新擺了。
來源:@真探來了
他們聊起曾去過的另外一家米其林餐廳,服務員要求三人必須點一樣的菜,up主詢問為什么,對方答不出所以然,只是強硬地說就是要如此。
在這家三星米其林,又遇到同樣情況,三人得點一樣的菜。
不過服務員給出了解釋:如果點不一樣,可能兩位在吃著有一位就得等著,會很尷尬。
彈幕里不少人稱贊“這700多塊服務費沒白花”“不愧是米其林三星”“一分錢一分貨,細節滿分”。
02
你可能以為,我要說細節有多重要,然后灌輸一波必須重視細節的雞湯對吧。
不不不不。
重要的不是對細節重視,而是對細節的重視,得放在刀刃上。
吃飯時顧客肯定會高頻使用餐具,商家又在一開始就幫客戶調整餐具,帶來的感知度特別強,好感才瞬間拉滿啊。
可要是換個細節,沒準就是瞎費力氣。
電影《泰坦尼克號》拍攝時,導演卡梅隆想將細節做到極致,他和團隊盡最大努力去還原泰坦尼克號上的每一處細節。
連鏡頭照顧不到的地方,他都要求1VS1打造。
一場進餐戲拍完,卡梅隆突然想起餐具上應該有泰坦尼克號的所屬公司航運的LOGO,于是命令重新制作餐盤,服裝道具演員全部重來一遍,多花了200萬美元。
事實上拍攝時根本體現不出這些用心的鏡頭。
唯一的碗碟特寫,是船體傾斜時從置物柜掉落,摔個粉碎,沒用慢鏡頭幾乎看不出來……
當時由于《泰坦尼克號》的巨大好評,這些幕后花絮得到清一色的贊美:你看看,人家就是因為追求極致的細節,電影才拍得這么好。
可這要擱現實中,who cares?
你在餐盤底部印上LOGO,顧客很可能都沒看到。哪怕看到了,頂多也就是心想:哦,這有個LOGO啊。
相比把菜做得好吃些、讓菜品的擺盤好看些、讓餐具看起來逼格高些,這種細節的價值實在太。低。了。
03
現在很多人喜歡強調“細節決定成敗”,用一堆不知真假的段子,忽悠年輕人要用心做好每件小事,比如應聘時隨手撿起過道上的一團廢紙,得到總裁賞識,認為他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最終成功贏得offer。
我的天,這怕不是招員工,是在招清潔工吧?
現實中哪有這么多紙團讓你撿,又恰好讓總裁看到呀!
倒是有些老板,愛用“細節決定成敗”PUA員工。
讓你打印文件、膠裝材料、跑流程、拿快遞,什么芝麻P事統統塞給你,一旦你做得有一丁點散失,他便扼腕嘆息: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還能做成什么大事呢?
你惶恐,你反思,潛移默化接受了這套PUA邏輯。
真以為自己做得太爛了才讓老板不滿,等你精疲力竭做到符合要求時,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做的那些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家隨便找個人就把你踢出局了。
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什么事都親力親為,什么人交代的事都極度認真,很可能啥都做得不咋地。
“便利貼女孩”每天什么都做,兢兢業業累死累活,但做了幾年依然是便利貼的大有人在。
要重視的細節,應該是你體現核心價值的地方。
你開餐館,餐品是放在第一位的吧?其次是服務,至于你盤子有沒有LOGO并沒有那么重要;
你找工作,薪酬如何,行業如何,崗位如何,公司有沒有發展是最重要的吧?至于老板性格如何并不值得花太多精力研究;
你是員工,把本職做好是放第一位的吧?至于你看到地上有張廢紙會不會撿起來,真沒幾個人在意。
所以說,不是所有細節都決定成敗,而是能足夠體現出你價值的細節,才決定成敗。
04
我一直也是個喜歡摳細節的人,無數次把自己整得夠嗆。
選個文章封圖,一會考慮配色,一會糾結字體,無足輕重的事折騰了半小時;做個PPT,花里胡哨的模板弄了一堆,反而忽視了關鍵的結構+內容。
糾結細節讓人上癮啊。
正經事耽誤了不說,還容易給人誤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很多雞湯短視頻說,能從一些細節觀察TA是什么樣的人、愛不愛你。
啊啊啊太扯淡了!
每個細節不放過的人,永遠會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操心,真的活得非常累。誰都會說“多喝熱水”,發幾句噓寒問暖的話,這能看出啥?拿著放大鏡看所有細節,接著猜來猜去,再為雞毛蒜皮的事爭吵,兩人哪還有空談情說愛?
做一件事千萬別一接手就扎到細節里,否則半路發現不對勁,前面的投入全部打水漂,太虧了。
我們一定要記住啊:先整體,再主次。
打個比方,你去相親。
先得看合不合眼緣,能不能聊得來對吧,如果OK那就試著交往看看。
交往過程中,有人在意人品、有人在意外貌、有人在意收入,那就抓你最在意的那點,其他的,可適當放寬些。硬要從所有形形色色的細節去做判斷,就給自個兒找不痛快了。
你明明很中意對方,但人家相親時穿得比較樸實,你開始琢磨,哎呀TA是不是對我不夠重視啊,TA的消費水平是不是很低啊,TA的審美是不是一般啊……這有啥用?
除非你真將穿著審美作為第一要素,審美不符合胃口一概拒絕交往,那沒轍,個人選擇。
其實多數細節都不影響全局。
把細節做好是個優點,但,我們腦子要清醒,明白不是所有細節都需要在意、需要死磕。
多關注主要問題,少糾結次要問題,你才能從一籮筐無意義的小事中抽離出來,朝著最想去的地方,大步向前。
—END—
臨公子:職場上,混過一線互聯網公司,現任500強企業高級產品經理;職場外,是職場/金融平臺簽約作者、是傳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內外房產投資者。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臨公子
張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