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2018年8月21日的科隆游戲展上,NVIDIA正式發布了新一代GeForce游戲顯卡,采用了全新的12nm工藝Turing架構,而且一改以往的"GTX"前綴,啟用了全新的"RTX"命名方式,NVIDIA的CEO黃仁勛更是坦言,Turin
在2018年8月21日的科隆游戲展上,NVIDIA正式發布了新一代GeForce游戲顯卡,采用了全新的12nm工藝Turing架構,而且一改以往的"GTX"前綴,啟用了全新的"RTX"命名方式,NVIDIA的CEO黃仁勛更是坦言,Turing架構核心是2006年以來最大的飛躍。
不過"最大的飛躍"不僅僅是顯卡架構,還有價格,RTX 2080Ti顯卡NVIDIA的官方定價為9999元,次旗艦級的RTX 2080顯卡定價為6499元,都比GTX 1080Ti發售初的5699元的價格貴出不少,前者價格甚至幾乎翻了一倍。
面對如此"巨大"的飛躍,全新的RTX 2080Ti/2080顯卡是否值得玩家買單呢?在RTX 2080Ti/2080顯卡正式解禁之際,讓我們來全面的了解一下新一代的"RTX"顯卡,用新一代顯卡的實際性能表現來告訴大家"答案"。
Turing架構
RTX 2080Ti/2080采用由臺積電12nmFFN工藝制造的"Turing"架構核心,"N"表示這是NVIDIA專用定制工藝技術,正式亮相于2018年8月14日舉辦的Siggraph計算機圖形學頂級年會上,與之同時亮相的還有三款基于該架構的Quadro專業圖形卡;在一周后的德國科隆游戲展上,NVIDIA再次發布了基于"Turing"的游戲顯卡產品:RTX 2080Ti、RTX 2080和RTX 2070。
其中首發解禁的RTX 2080Ti顯卡采用了TU-102核心,核心面積為754mm2,擁有68個SM, 4352個流處理器,544個Tensor Core和68個RT Core,核心基本頻率為1350MHz,單精度浮點運算能力為11.75Tflops,配置了11GB容量的GDDR6顯卡,顯存位寬為352bit。
而RTX 2080顯卡則采用了TU-104核心,核心面積為545mm2,46組SM,2944個流處理器,368個Tensor Core和46個RT Core,核心基本頻率為1515MHz,單精度浮點運算能力為10TFlops,配置了8GB容量的GDDR6顯存,顯存位寬256bit。
但無論是RTX 2080Ti的TU-102環視RTX 2080的TU-104,卻都不是完整的TU-102和TU-104核心,和Quadro 8000/6000/5000顯卡的核心相比,RTX 2080Ti少了4組SM和256個流處理器單元,而RTX 2080則是少了2組SM和128個流處理器。
被"閹割"過后的TU-102和TU-104核心雖然不再完整,但也并非沒有好處:更少的流處理器單元意味著更高的產品良率(成本降低)、更少的發熱,以及更高的核心頻率(性能增強)。對于消費者而言,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性能,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當然前提是不在意"她"是否完璧如初。
NVIDIA在Turing架構上加入了很多全新的技術,不過和我們游戲玩家關系最緊密的當屬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和DLSS(深度學習超采樣)。
實時光線追蹤技術
光影效果一直是影響游戲浸入感的重要因素,從早期3D游戲采用的Ray Casting(光線投射)技術到現在主流的Rasterization(光柵化)渲染技術,計算機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更強大更好的光影渲染方式。
早在2004年,NVIDIA的首席科學家David Kirk就和德國薩爾大學的Philipp Slusallek教授展開過一場關于光線追蹤和光柵化渲染的辯論。當時Slusallek教授正在做光線追蹤的相關研究,提出未來實時渲染應該采用專用的光線追蹤芯片,甚至自己還做出了一個光線追蹤芯片;但Kirk卻認為,定制專用的的光線追蹤芯片需要龐大的研發成本,不如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增強GPU性能,最終實現光線追蹤技術。
三年后的2007年,NVIDIA在G80的發布會上演示了采用了Ray Tracing技術的D3D演示程序,這表明在很早之前,GPU已經具備了實現光線追蹤的技術基礎,只是限于性能而無法實現。
所以截止到目前,大家依然在使用光柵化技術來進行實時渲染。光柵化整個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光柵引擎根據頂點渲染來生成一個人眼可視的2D三角形,再根據光柵器計算來計算需要渲染那些像素,并填入預定的位置,覆蓋生成完整的畫面,最后再由ROPs將完整的畫面顯示到顯示器上讓玩家看到。
但當畫面光影變化時,就需要同時實現幾個三角形的渲染和互動以保持畫面光影的真實性,而光柵化每次卻只能渲染一個三角形,想要確保畫面的光影真實性就需要很多應用技巧,甚至這些技巧之間也存在著沖突,需要另外一種技巧來調和,這就使得光柵化很難渲染一些復雜的特效,代價加高。
而光線追蹤技術,可以通過模擬光的物理行為來真實的模擬場景和目標的光照效果,實時的進行物理渲染,以提供逼真的光影效果,迎合人眼和大腦的視覺邏輯,但這種渲染技術工程量極大,極為耗費時間,所以目前主要被用于CG和電影的非實時渲染上。
NVIDIA宣稱在Turing架構上加入了光線追蹤技術,可以讓玩家在游戲過程中實時的享受到電影級別的光影渲染效果。而目前,NVIDIA官方宣稱支持RTX光線追蹤技術的11款游戲中,還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的選項,也可能會在隨后的游戲更新中添加。
這11款支持RTX光線追蹤技術的游戲分別是:
《神力科莎》
《原子之心》
《戰地5》
《控制》
《應征入伍》
《逆水寒》
《劍網3》
《機甲戰士5:雇傭兵》
《地鐵:離去》
《Project DH》
《古墓麗影:暗影》
DLSS抗鋸齒
另外一個和游戲緊密相關的新技術是DLSS(深度學習超采樣)。DLSS是深度神經網絡(DNN)的實際應用體現。
玩家在游戲過程中,會通過NGX和DNN相連,用NVIDIA的超級計算機以64倍分辨率渲染畫面,再和玩家自己采用DLSS渲染的基本畫面進行對比差異,在多次重復對比之后,DLSS就會逐漸知道如何盡可能的生成近似64倍超采樣的畫面,然后通過修改驅動和配置文件來修改畫面生成規則,讓玩家獲得最接近64倍超采樣的效果。
不過標準DLSS每次只會渲染最終畫面的一半,而想要獲得完整的64倍渲染畫面,就需要開啟DLSS的進階版:DLSS2X。開啟DLSS2X之后,DLSS會結合一個比標準DLSS更大的神經網絡來生成64倍超采樣的輸出畫面,最終給玩家呈現一個完整的64倍超采樣畫面,這是傳統渲染技術所無法實現的爆炸性視覺提升。
首次支持DLSS的游戲有16款:
《方舟:生存進化》
《原子之心》
《無畏》
《最終幻想XV》
《破碎之地》
《殺手2》
《奈恩群島》
《逆水寒》
《劍網3》
《機甲戰士5:雇傭兵》
《絕地求生》
《遺跡:灰燼重生》
《英雄薩姆4:星球惡棍》
《古墓麗影:暗影》
《鍛造競技場》
《少數幸運兒》
同樣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在已發售游戲中,如《逆水寒》《劍網3》《古墓麗影:暗影》《最終幻想XV》《方舟:生存進化》《絕地求生》等游戲中找到相關的開啟設置,可能會在顯卡發售后會有一波游戲版本更新,添加這些新的游戲功能。
RTX 2080Ti/2080
新一代的RTX 2080Ti和RTX 2080顯卡沒有沿用以往公版泰坦皮設計方案,而是借鑒了非公版顯卡,采用了一種全新的雙風扇散熱設計。不過限于公版版難以入手,所以這次我們就以微星的非公版RTX 2080Ti和RTX 2080顯卡為測試對象。
微星"DUKE"又名"暗黑龍爵",是微星繼"紅龍"系列之后推出的另一顯卡系列,該系列最大的產品特點就是三風扇散熱設計,一改以往微星顯卡只有雙風扇設計的外觀形象。
三風扇的優勢在于風扇風力更多更強,風力能覆蓋更多的PCB面積,配合刀鋒鰭片扇葉和5根直插導熱管,可以為顯卡提供更強的散熱效能,讓GPU可能發揮出更多的超頻潛力。不過三風扇也直接導致了顯卡長度的增加,對用戶的機箱大小也提出了挑戰。
公版RTX 2080Ti采用了8+8pin外接供電,而微星的RTX 2080Ti DUKE 11G OC則是更進一步的配置了8+8+6的外接供電接口,由此可見這款RTX 2080Ti顯卡堆料之猛。相比之下RTX 2080 DUKE 8G就低調了很多,采用了和公版RTX 2080相同的8+6pin外接供電設計。
雖然微星"暗黑龍爵"系列采用了三風扇超長顯卡設計,但PCB卻并沒有特意加長,還是采用了標準PCB長度設計,不過在PCB的尾端延伸出了一段散熱鰭片。這樣的設計可以為顯卡提供更大面積的散熱鰭片,提供更強的散熱效能。
新一代RTX顯卡在視頻輸出接口方面做出了巨大變動,加入了USB Type-C接口,以滿足新一代VR頭盔設備的鏈接需求,微星顯卡這方面和NVIDIA公版顯卡保持了一直的設計,都為3個DP1.4、1個HDMI2.0和一個Type-C接口。
基準測試
最后還是讓我們進入實際測試環節,來看看新一代RTX 2080Ti和RTX 2080顯卡的性能究竟何如。
《刺客信條:起源》游戲實測
《方舟:生存進化》游戲實測
《孤島驚魂5》游戲實測
《榮耀戰魂》游戲實測
《最終幻想15》游戲實測
《四海兄弟3》游戲實測
《怪物獵人》游戲實測
《賽車計劃2》游戲實測
《人渣》游戲實測
《中土世界:戰爭之影》游戲實測
《惡靈附身2》游戲實測
《古墓麗影:暗影》游戲實測
《全面戰爭傳奇:不列顛的王座》游戲實測
游戲實測幀數匯總
結語:
從測試結果來看,RTX 2080的性能表現和GTX 1080Ti相差無幾,而RTX 2080Ti也只比前兩者性能高出大約30%左右,在面對4K超清分辨率游戲時,RTX 2080Ti也并不能確保所有游戲都能穩定運行到60FPS,而且NVIDIA之前宣稱的光線追蹤技術和DLSS都還沒有在游戲中實裝(也可能是通過新驅動啟用),這就讓萬元的售價顯得有些尷尬。
如果你是一個極致的游戲硬件發燒友,追求的是最酷炫的游戲畫面效果、更流暢的游戲體驗,那RTX 2080Ti顯卡絕對值得入手,因為它能幫助你幫助在超清分辨率下獲得更高的游戲幀數、體驗率先體驗到更為酷炫的視覺享受,當然前提是這些新技術能及時的被那些宣稱支持的游戲更新支持。
但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游戲玩家,那么并不建議你現在入手全新的RTX 系列顯卡,原因主要有2點:1新技術的應用仍需一段時間普及,未來可能是主流,但目前還只是畫在紙上的一張餅,不妨再觀望一段時間;2新顯卡的價格確實不夠親民,拋開新技術的加入之外,新顯卡并沒有什么性價比上的優勢,和目前的GTX 10顯卡相比,依然是一分錢一分貨,你花多少錢就能買到多少性能。
對于RTX 20系的新顯卡,可以套用NVIDIA老對手AMD的一句話就是:戰未來!至于值不值得買,就看你口袋里的錢嘍。
李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