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摘要:1、角膜塑形鏡是解決孩子近視問題最現實的手段2、為什么說OK鏡是醬香型的賽道3、未來市場有多大,成長性幾何4、什么是OK鏡的行業壁壘與護城河貝瑞研究聲明:本文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和數據形成,不作為直接的投資建議,僅供交流參考。眼科作為鉆石
摘要:
1、角膜塑形鏡是解決孩子近視問題最現實的手段
2、為什么說OK鏡是醬香型的賽道
3、未來市場有多大,成長性幾何
4、什么是OK鏡的行業壁壘與護城河
貝瑞研究聲明:本文觀點基于公開信息和數據形成,不作為直接的投資建議,僅供交流參考。
眼科作為鉆石級別的賽道,大家都忙于討論誰會是下一個愛爾眼科,尚在過審的何氏、華廈和普瑞眼科聚焦了萬千目光。但在眼科賽道中,除了連鎖眼科醫院模式,還有一個細分領域同樣光彩溢目。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下眼科醫院的上游賽道之一角膜塑形鏡,英文叫Orthokeratology(角膜曲率矯正學),有個一語雙關的簡稱OK鏡。它的OK之處就在于可以有效抑制青少年近視度數的加深。
一、不是每個世界第一,都令人喜悅
2020年中國近視人口達到7億,居世界首位,而全球近視人口也才14億,也就是說中國人有一半是近視,全球一半近視人口是中國人,而我國總人口還不到全球總人口的19%,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二、問題比我們想的更嚴峻
50%的近視比率是一個均值,事實上,近視人口呈代際分布的現象十分明顯。
根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的數據,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高達81.0%,大學生總體發生率超90%。
這個數據比較符合我們身邊的情況,隨著學歷增長,戴眼鏡的同學越來越多,鏡片鏡也越來越厚。
三、教育部和衛健委的flag
2018 年 8 月,教育部、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目標是青少年近視率每年降低 0.5 %,到2030年,6 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 3%左右,小學生階段38%以下,初中60%以下,高中70%以下。這flag的數字依舊很高,但表明了我們的態度與重視程度。
2018年,在衛健委的《近視防治指南》中,將角膜接觸鏡和手術列為近視防控的有效方法。
四、角膜塑形鏡,到底是個啥
近視是眼球的前后徑變長導致的,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法,一個是讓眼軸變短,另一個是讓凸起的眼角膜變平。
但是人的眼軸長度是不可逆的,只能變長不會縮短,就像我們的身高,你長到了一米八,就永遠回不到一米五,除非你懊悔當年沒買茅臺而拍斷大腿。
之所以眼軸無法縮短還拿出來和大家說,就是得告訴大家,凡是說某某神奇科學方法可以徹底恢復視力的,你都可以和他割席斷交,因為在他眼里你可能就是個待割的韭菜。
在生活中,要時刻警惕任何向我們收智商稅的行為。
在這個世界上,回不去的,除了你的初戀,還有你的視力。
那如何讓凸出的眼角膜前端變平呢,方法有兩個:
一個是近視激光手術,把前面的眼角膜削薄,制造一個凹透鏡(近視鏡就是凹透鏡),相當于戴了一副隱形眼鏡。但手術也不可逆,切掉的眼角膜不會長回去。
另一個方法是用外力把角膜的弧度壓平,就是今天的主角膜塑形鏡。鏡片本身沒有度數,是通過反角膜形狀設計,壓平角膜的中央曲率,暫時降低屈光率,從而暫時提高裸眼視力,抑制眼軸過度增長,控制近視度數加深。
近視患者晚上睡覺時佩戴,白天就能暫時擁有清晰的裸眼視力,但被壓下去的眼角膜會慢慢反彈,晚上睡覺繼續佩戴,如此往復,白天告別眼鏡。
你看塑形鏡這個名字就很直給,本質上和塑形衣是一個原理。
穿上后給你一個完美的S曲線,脫下來肥肉慢慢再現。
所以,眼角膜的平度就像乳溝,擠一擠還是會有的。
五、不是不對,而是太貴
可能很多人會問,既然角膜塑形鏡產品這么好,為何在國內的滲透率還不及2%,普及率如此之低呢?
首先當然是認知的問題,很多家長就沒聽過角膜塑形鏡這東西,孩子一旦近視,第一反應還是去配框架眼鏡。可眼鏡這東西戴上就摘不下來,啤酒瓶越長越厚,世界越來越模糊,無數人深受其害。這只能靠市場慢慢培育,滲透率就像漏斗靠一點一滴積累的。
然后就是OK鏡適配人群也有限制。近視度數要在600度以下,因為角膜弧度過大,白天反彈的速度也就更快。早上起床裸眼正常,到傍晚就200多度了。
就好比我穿塑形衣,是無法束縛住我性感的八塊腹肌的。我也見過高度數的朋友戴,需要配個低度數的眼鏡做混搭。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個字:貴。根據不同品牌,佩一副OK鏡零售價在8000到2萬元不等。關鍵還不是一錘子買賣,一副只能帶1年到2年,確實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費得起的。
因為鏡片采用高透氧硬性接觸鏡材料,使用一年以后會出現鏡片變形、表面劃痕較多、過量沉淀物等問題,更換頻次根據日常保養而定,平均1.5年要更換一次。
這就引出了很多隱性的成本,比如需要定期到眼科醫生處進行復查,以及護理液、沖洗液、潤滑液、吸棒等等護理輔助品的開支,這類護理品開瓶后保質期較短,使用頻率又很高,例如一瓶105ml的護理液(100元)和一瓶10ml的潤滑液(68元)大概可以1月左右,這筆日常保養費用每年至少兩三千元。
我戴了快20年眼鏡也習慣了,這東西對我來說確實不是剛需。但對孩子來說就不一樣了,角膜塑形鏡主要目的不是不用白天帶眼鏡,而是抑制眼鏡近視度數的增長。一般來說,如果青少年近視不加以控制,每年增長50-200度很正常。
有多少人,高考成績沒到700分,但是眼睛近視達到了700度。
雖然這一年一萬的OK鏡讓不少家長望而卻步,但也有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持續攀升的近視度數,逐漸將目光移向角膜塑形鏡,這兩年咨詢人數激增,滲透率也在逐步提高。
六、醬香型的賽道
我唧唧歪歪講了這么多視光行業現狀,相信不少朋友早已按耐不住。你上次化身農業博主,寫文章教我們養豬,這次又變身科普博主,講眼科護理。
請參看:
《庖丁解豬:去年牧原股份“顏值爆表”高毛利成因,今年將會如何表現》
《“豬周期”反轉大變天?盤點國內龍頭豬企,手把手教你估值》
之所以寫這么多,只是想把這個眼科細分領域的內在邏輯講清楚,為什么它是一塊蛋糕,為何這塊蛋糕能夠做大。投資一個領域或一個公司需要深刻地理解它的內在價值,并對其進行長期的跟蹤。擁有選擇的能力,比選擇本身更重要。
我記得老羅每次開新品發布會,都會說那句:少啰嗦,先看東西。歡迎回顧:【《真還傳:老羅1年賺4億,看“雙十一”直播帶貨下的電商新混戰】
那下面我也不啰嗦,直接說OK鏡生產企業能賺多少錢。
看完這樣的財務數據,腦中翻涌出兩個詞
一個是優秀,80%的毛利率,45%的凈利率,這樣的成績有多優秀,只有找來對比才能知道,雖然比股王差一丟丟,但是也足夠驚艷了。
另一個是穩定,在我大A之中,20%+凈資產收益率并不難,40%+的凈利率也不少見,收入一年增長個40%也挺多,但是能連續5年保持這個在增速和盈利水平就很牛了。
七、算一下市場規模
因為角膜塑形鏡的佩戴須在 8 歲以上,青少年又是主要消費人群,我找來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及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的數據,2020年10-19歲近視人口約為1.12億人,排除高度近視和眼底檢查不過關的情況,角膜塑形鏡的適配率在90%左右,我們可以推導出角膜塑形鏡的適配人口至少在1億以上。
預計2020年角膜塑形鏡的銷量為175萬副,滲透率僅為1.74%,尚處于較低水平。臺灣在2015年OK鏡的滲透率就達到了7%,可見未來內地的成長空間與潛力巨大,行業整體有望維持較高增速。
未來角膜塑形鏡的關鍵就是滲透率的提升,根據下表的推算,如果OK鏡在青少年近視適配人群的滲透率達到10%,將至少是1000億的市場規模。
因為角膜塑形鏡每1.5年就需更換,消費具有持續性,每年還有周邊的護理輔助耗材等快消品需要消耗,相比戴5-6年都不壞的框架鏡,OK鏡確實是個好生意。
如果服務好一個用戶,并形成品牌忠誠度和客戶粘性,一旦因長時間使用養成了佩戴習慣,產品是會有可能長期甚至終身伴隨用戶的。
以上,有沒有嗅到一股醬香型的味道。
八、賽道內擁擠嗎?
OK鏡這名字雖然很嘻哈,但它屬于三類醫療器械,在國家醫療器械分類標準中,第三類是最高級別的醫療器械,是指需要植入人體,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一類,比如心臟起搏器、人工晶體、血液透析裝置等等。
一個新OK鏡品牌上市,需要臨床試驗數據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查,并獲得《產品注冊證》才能生產和銷售,完成一個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
因為嚴格的審批,國內角膜塑形鏡申請的不少,通過的不多。自2008年起12年間,共有20余家企業申請注冊,目前取得產品注冊證的僅為9家(2家中國品牌、7家進口品牌),其中5家進口品牌是在2011年密集通過的,自此以后平均3年才核準一家。
以愛博醫療為例,從2012年開始研發,到2019年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歷時7年之久。可見,角膜塑形鏡不是街邊眼鏡店,想開就能開,行業壁壘是比較高的。
第三類醫療器械審批注冊流程
雖然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有企業通過審批進入市場,但數量會極其有限,而且至少還需 2-3 年的時間。正因為這個賽道內玩家稀少,坡長雪厚,也就具有了長期關注的價值。
目前兩家大陸品牌都是上市公司,一家是2008年國內首家獲得角膜塑形鏡注冊證書的歐普康視,獨占市場3年之久,直到2011年才有5家進口品牌進入市場形成競爭,目前歐普康視占據國內最大市場份額。
另一家后起之秀是愛博醫療,之前一直專注人工晶體,在2019年涉足角膜塑形鏡領域,雖然還剛處于起步階段,但是也被市場也寄予厚望。
如果大家對這兩家公司感興趣,就用點贊的方式告訴我,集齊666,就可以召喚出這兩家公司詳細的分析報告。
分析師:光頭君
版權聲明:本文為貝瑞研究原創,如需轉載,需獲授權。
張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