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捐贈,往往發生在父母和孩子、親兄弟姐妹之間,也偶然發生在夫妻之間,代表著濃濃的親情和關愛。成功的腎移植,可以讓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得到極大地改善,腎移植是目前治療尿毒癥的最好的手段,沒有之一。腎移植示意圖親屬活體腎移植的優勢和必要性
- 腎臟捐贈,往往發生在父母和孩子、親兄弟姐妹之間,也偶然發生在夫妻之間,代表著濃濃的親情和關愛。成功的腎移植,可以讓尿毒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得到極大地改善,腎移植是目前治療尿毒癥的最好的手段,沒有之一。

腎移植示意圖
親屬活體腎移植的優勢和必要性
- 親屬活體腎移植由于優良的配型、良好的供腎、較短的等待時間和術后較低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可以提高親屬活體腎移植的長期存活率,國外資料統計,半數以上的親屬捐腎存活時間為19.5 年,遠遠高于尸體供腎的12.5 年。目前世界上存活最長的一例親屬腎移植已存活了40 年,這是無血緣關系的尸體供腎(人死亡了,但部分器官可以正常工作,如外傷死亡患者)難以達到的。
- 非親屬捐贈的腎源越來越難以獲得:審核程序的復雜,患者的增多、累積。
- 尿毒癥患者在等待腎移植過程中,由于腎臟替代的不充分,可能導致一些疾病,從而提高手術風險、降低移植腎的存活率。親屬活體腎移植可以擇期手術,可以避免長時間等待,提高手術成功機會。
捐腎者的安全
從理論上來講,單個功能正常的腎臟是足夠一個人長期存活,且在捐贈一個腎臟后,原來的腎臟會代償性的增大(腎單位的數量不會),使留下的腎臟功能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是少了一個腎臟,確實少了一個備份,腎臟的儲備功能減低。
捐贈后留下的腎功能可能不能支撐高工作強度的工作需要,生活方式需要作出更利于保護腎功能的改變。因此捐獻后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也要避免熬夜、工作過度勞累等情況,對工作性質上有一定影響。
所以,捐贈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加注意保護腎臟,減少相關腎臟疾病的發生。以保障腎臟在有生之年都能正常地工作。這就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相比受腎者,捐腎者有著很大的優勢:
1. 腎臟未挪動地方,少了缺血、再灌注損傷對腎臟帶來的大的傷害;
2. 醫學人倫的保護,有的兩個腎臟的功能有一定的差異,如果存在這種情況,醫療機構會把稍微強健的一個腎臟留在捐腎者體內。
3. 捐腎者的腎臟不會有受捐者那樣的排異因素影響,不需要長期維持免疫抑制劑和糖皮質激素來抑制排異反應的出現。
- 另外,醫學的進步,對捐贈者也也越來越好。比如近幾年來國內外已開展經腹腔鏡取腎(LDN)及后腹腔鏡供腎摘取(RPLN) 術,比起大切口的開放式手術,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捐腎者的健康風險
- 從倫理上講:捐獻者是體格健康的人,親屬活體腎移植違反了“損害一個健康人去換取另一個的健康“的原則。而捐獻者在手術當中,要承擔手術風險,國內外報導為0.3‰—1‰,盡管發生率低,但是發生在個人身上就是100%,所以需要捐獻者及家庭成員充分考慮,并且有隨時停滯捐獻的權利。
所以,活體親屬腎移植是一項謹慎和高風險的行為,屬于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心]。
[玫瑰]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完全自愿原則,不能受到家庭成員或者經濟上的壓力而捐獻。
2、完全無償原則,不能通過親屬捐腎來達 到經濟上的要求;
3、慎之又慎原則,這是一項有風險手術,并可能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在決策是要慎重。
- 腎臟捐獻者的風險具體體現在:比起捐贈前,出現高血壓、糖尿病、蛋白尿、腎功能衰竭的風險增加。
- 首先,個體差異性很大是明確的。3-6年出現蛋白尿的概率在1%-41%之間。時間越長,蛋白尿發生的概率越高。但是從蛋白尿到腎功能衰竭還有很長的時間,不一定在有生之年就會發展為尿毒癥。
- 瑞典薩爾格倫斯卡大學在1965-2005年間,對1112例活體捐腎者進行了追蹤,在2001年出現第一例腎衰竭,到2006年的時候發生了6例腎衰。腎衰竭發病率很低,比較安全。
- 根據美國器官獲取移植網絡數據庫的資料研究發現,捐腎者腎衰竭的發生率為0.4‰。但沒有包括處于腎衰前期的捐腎者,所以可能低估了發病率。所以說,捐腎者發生腎衰竭的風險實際上高于0.04%。
- 日本的一個調查統計,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數據可能有偏差,僅供參考):也可能是他們腎移植捐獻的年齡限制可能放的比較寬。
- 普通人的腎衰,跟血壓的異常有關系,捐腎者的血壓越高,也越容易發生腎功能減退。捐腎之后,獨腎的腎小球濾過率也會逐年下降,如果在捐腎之前,捐獻者就有濾過率降低的情況,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腎衰,就建議終止捐腎。
- 捐腎10年后,高血壓的發病率可達9%-36%,需要使用降壓藥的比例為9%-15%。但是不捐贈的情況下,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高血壓。捐腎者早期血壓會升高,時間越長,血壓的升高越明顯。
- 捐腎時年齡超過60歲、男性群體、捐獻前血壓水平偏高、體重超標以及腎小球濾過率低等情況,都是導致其后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
- 因此在捐腎之前,應該綜合考慮捐腎者的體質,以盡量規避可能會出現的風險。
捐腎后,捐腎者如何保護腎臟?
1.在飲食方面,要減少蛋白質和鈉的攝入,這樣有助于減輕腎小球的負擔。
2.在生活中要控制好體重、管理好血壓,血壓的目標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預防糖尿病、痛風等會引發慢性腎損傷的疾病。
4.做好定期的監測,血壓、尿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等。
此致!
謝謝大家關注,歡迎點贊、轉發、評論!祝您健康![作揖]
#腎移植 #尿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