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中的軟骨逐漸磨損,骨骼和骨骼產生摩擦,關節發炎引起疼痛,發展下去關節難以活動,嚴重的患者不得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疼痛骨關節炎的早期疼痛有些像牙疼,并不十分明顯,疼痛通常不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中的軟骨逐漸磨損,骨骼和骨骼產生摩擦,關節發炎引起疼痛,發展下去關節難以活動,嚴重的患者不得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很重要。
疼痛
骨關節炎的早期疼痛有些像牙疼,并不十分明顯,疼痛通常不尖銳,以鈍痛和隱痛為主,發作之后自行緩解,過一陣又發作,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如果發生在膝蓋,大多數人感覺某一個地方痛,并非整個膝蓋痛,以膝關節內側居多,其次是前方和外側。
這種模糊的疼痛一般在運動后發生,休息一下又好了,當然,如果偶爾一兩次不用太介意,可能是運動過量引起的,但如果持續了幾周,運動后都會有疼痛,那就要小心了,這一過程中疼痛可能時輕時重,骨關節的發展并非直線,而是一條曲線,如果疼痛一直出現,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
許多骨關節炎的早期患者晚上會感到關節疼痛,一種解釋是,體內引起炎癥的“介質”——細胞因子和白細胞介素等化學物質——在夜間增加,尤其是在睡不好覺的時候。它們將激活神經末梢,向大腦發出疼痛信號。
發熱腫脹
和疼痛一樣,關節發熱一般在運動后發生,通常與血流增加有關。說明身體正在抵抗感染,而且通常還伴有腫脹,這是因為炎癥細胞(白細胞)遷移到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導致液體積聚。早期的腫脹比較輕微。
僵硬
早期的僵硬也不十分明顯,關節向各個方向運動并非都僵硬,例如只有當手試著伸向背后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僵硬,并且隨著運動可以緩解,這時候的僵硬也不太容易分辨,可能是坐了一段時間后,關節液變稠,運動時出現了阻力。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覺得軀體發木發硬,想躺到沙發上休息。下蹲的時候不能完全蹲下去,早晨起來伸懶腰,膝蓋難以伸直,這些都說明膝蓋和臀部的活動范圍可能開始受到限制。
身體里發生了什么?
膝關節骨關節炎分四期,這個階段處于第1-2期,這個階段一般會有骨刺生長,但軟骨仍處于健康大小。換句話說,骨頭之間的空間基本正常,骨頭之間沒有明顯的摩擦或損傷。
但是,癥狀已經開始了,例如:
該怎么辦?
如果處在骨關節炎的發生早期,X線和核磁共振看到的軟骨損傷可能不明顯,但以上的癥狀或多或少的已經發生了,尤其是疼痛和腫脹。首先,停止導致疼痛的姿勢和動作,如果有運動習慣的,減少運動的長度和強度。也可以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撲熱息痛或布洛芬。看看癥狀能否緩解。如果癥狀變得更嚴重,或者維持不變持續一個月以上,那就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了。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