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很多人都習慣自嘲是“房奴”,也不乏一套房子掏空六個錢包的說法。但是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多元化發(fā)展,也有不少人逐漸放棄了有房子才有根的想法,選擇了掙脫固定住所的桎梏,“房車一族”的說法就這樣流行開來。有的人一聽房車就條件反射認
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很多人都習慣自嘲是“房奴”,也不乏一套房子掏空六個錢包的說法。但是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多元化發(fā)展,也有不少人逐漸放棄了有房子才有根的想法,選擇了掙脫固定住所的桎梏,“房車一族”的說法就這樣流行開來。
有的人一聽房車就條件反射認為花費高昂、是生活必要以外的花銷,作為商品的房車或許是這樣。但如果采用DIY的方式來打造自己的房車呢?曾經(jīng)有一個渴望改變生活現(xiàn)狀的四口之家,就靠這樣的方式擁有了自己的房車。
房車代表的生活方式
住在加利福尼亞的沃恩夫婦一度為負債累累的生活現(xiàn)狀傷透了腦筋。他們曾經(jīng)和其他大部分家庭一樣,過著一種居所固定的生活。有一所屬于自己的房子,夫妻倆和兩個女兒一起居住也是綽綽有余。
然而,高額外債成了揮之不去的壓力,壓在這個家庭每個人的頭上,讓他們幾乎每一天都感到難以喘息。生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在充滿壓力的前提下幾乎沒有人有空閑去思考。
他們當然也考慮過要改變。想要一次性獲得較大額度的資金、一鼓作氣償清外債,很多人都會想到——為什么不把房子賣掉呢?然而賣房子獲得現(xiàn)金之后,舊問題去了新問題又來,自己一家人面臨的重重困難照樣難以解決。
自己夫妻倆的職業(yè)、兩個女兒的教育和社交,以及購物、交通等種種方面的生活問題,全都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讓他們遲遲不敢踏出決定性的最后一步。
如果放棄了固定的房子,總不可能一家人都去住旅館,畢竟日常生活所需不是旅館能夠滿足的,那么就只剩下租房一條路。可是租房也同樣費用不菲,還可能面臨房主隨時可能收回房屋另作他用的風險。
于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沃恩一家都被困在不賣房子弄不到錢、賣了房子還得繼續(xù)花錢的窘迫困境里。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讓他們猶豫沮喪,甚至一度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直到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房車生活”的理念,才仿佛給這一家子打開了全新的思路。
房車的流行,固然有商品運作的推動,但是不乏有人用成品車輛進行改裝,使其具備生活必需的吃飯、洗澡、睡覺等基本功能后,再將改裝后的車輛作為自己居住的基地。有了這樣的臨時基地,就可以更加自由地出外旅行。
買輛大巴來改造
不過,這種理念對于沃恩一家來說,也同樣具備著現(xiàn)實的意義。
既然維持一直以來的生活需求存在一些困難,那為什么不適當降低一些對生活的標準呢?
這對年輕夫婦受到了為數(shù)眾多的房車旅行族啟發(fā),同時也回憶起了自己當初曾經(jīng)有過的旅行生活夢想,他們終于感覺到,實現(xiàn)夢想的時刻來臨了。
說干就干,他們尋找到一個恰當?shù)臋C會賣掉了自家房子,得到的錢在清償外債、改善財務狀況之余,也終于足夠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房車夢想。
經(jīng)過多方打聽、還拜托了不少朋友幫忙,夫妻倆最終花掉17000美金買下了一輛已經(jīng)廢棄淘汰的老式公交車。這輛“Thomas”大巴車出廠于1996年,四舍五入也算是一輛老爺車了,兩人對車子的原狀十分中意,打算就用它作為基礎,自己動手改造一個“輪子上的家”。
7000美金換算過來,也就相當于不到5萬人民幣,對于一輛大客車來說,價格確實相當美麗了。
只不過要想從零開始改造一輛大巴車,說來容易做來難,更何況改造之后還必須要滿足一家四口人的生活需要。沃恩夫婦卻認為,這是一項很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他們可以通過這個過程來尋找一種新的、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建造房車的開端
測算之后,兩人發(fā)現(xiàn)車內可以利用的空間大概有26㎡,要在這不到三十平米、形狀采光都受到限制的有限空間內營造出足夠四個人舒適生活的空間,必然需要精打細算,進行錙銖必較的設計。
好在夫妻倆都是不怕麻煩、也能夠在動手過程中尋找樂趣的人。他們首先對車內的窄長空間進行了規(guī)劃,保留了車頭側面的上車門作為入戶大門。他們甚至連公交車特有的投幣箱都保留了下來,只是把它的功能改成了玄關位置的雜物箱。
每當有客人來到這個小小的巴士之家,都必須像是上車一樣、從原本車門的部位進入,然后在玄關更換更加舒適的室內拖鞋,找到一種進入室內、放松自己的感覺。
從玄關部分往后走,沃恩夫婦把接下來的部分規(guī)劃為相當于客廳和起居室的部分。這里就像常見的公交車內部,一樣安排了相對擺放的兩套長沙發(fā),中間留出通道。足夠一家四口平時休閑娛樂所需,一旦有人數(shù)不多的客人來訪也完全能夠容納得下。
在過道的正上方,他們甚至還安裝了超薄液晶電視,供主人和客人的影視娛樂所用。
沙發(fā)下方收納了定制尺寸的木板。如果把這些木板取出來,可以組合成餐桌,也可以鋪在兩套長沙發(fā)之間,把長沙發(fā)改造成一張大床。
當然,這一張大床并不是主人平時使用的臥具,而是預備偶爾有朋友來訪的情況下,作為應急使用。鋪上木板之后,它的尺寸足夠容納三四個成年人。
起居室的面積有限,因此要想營造舒適的感覺,就必須在細節(jié)上更加用心思。他們首先為這個沙發(fā)區(qū)域配置了極富裝飾效果的波西米亞風格抱枕和靠墊,丈夫甚至還見縫插針,在車頂上為大女兒安裝了一個簡易的秋千吊床。
在沒有客人來訪的時候,一家人會待在這個溫馨的小區(qū)間消磨時間。不管是聊天、給女兒講故事,還是只隨隨便便看點電視,都能夠感覺到生活的無比美好。
大巴車上的很多原有設施,他們都并沒有拆掉。讓它們保持車內空間的原狀,只是在功能上進行了一些改造和延伸,讓各種邊角空間都具備收納的功能。例如,他們在駕駛位的方向盤上方設置了一塊板子。不需要使用方向盤的時候,這個位置就被用來養(yǎng)花。
甚至原本設置在大巴車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也被進行了一番改造,可以用來收納書籍、小物件等很多不常用的東西,有效提升房車小家內的收納效率。
追求功能之路
能夠遮風擋雨、休閑娛樂,這些只不過是普通車輛也能達成的功能。但即使要實現(xiàn)這些,對非專職從業(yè)者來說也并不容易。
首先的一大困難就是大巴車內部的尺寸與常規(guī)房間區(qū)別很大,各種裝修配件都很難直接使用標準尺寸,必須得按照自己計算得出的最佳尺寸來定制。
好在這對夫妻都很有耐心,通過建材超市購置了各種原材料和加工工具,一點一點地進行分解加工。
當夫妻倆為了一個能夠完美利用邊角空間的收納架而忙忙碌碌時,兩個女兒就在旁邊好奇地觀望。這種感覺就好像是一家人一起動手,為了某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房車內部的每一片木板、每一寸墻紙,也因此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為了能夠實現(xiàn)更多更全面的生活工作功能,他們在大巴車的中段和后段投注了更大的精力。首先需要在中段規(guī)劃出專用的工作臺,這是由于丈夫的本職工作是一位建筑制圖師,需要能夠在房車內部使用電腦。工作區(qū)域的對面另一側則被設計為餐廚區(qū)。一般來說,房車內多設置一字型的開放型廚房,但是沃恩家的房車卻并不一樣,使用了兩個轉角的操作臺。這是為了獲取更充分的操作空間,同時對不同功能區(qū)間進行更為明確的分隔。
同樣對于細小雜物特別多的廚房區(qū)域,他們也把空間利用到了極致。除了較為常規(guī)的地柜和吊柜之外,他們還在各種邊角位置設置了收納格,甚至還專門做了一個抽拉柜兼做廚房隔斷,這才能夠確保大量的零食和調味品都被放置在第一眼看不到的地方。
由于這是一輛車的內部,廚房收納不但需要保證臺面整潔,還需要確保在車輛行駛途中也不受影響。而小廚房中的烹飪活動則使用丙烷作為能源。
沃恩太太認為,這里才是真正屬于她的領地,因為家人平時享用的美食大部分都是出自她的手中。自從搬進這套房車,沃恩太太經(jīng)常會拉上丈夫女兒一同出門去采購一周食材,這樣即使是身在旅途當中,也不會因為缺乏食材而造成不便。
擁有一個舒適的輪上之家
真正的難點在于衛(wèi)浴、睡臥、排水等功能的合理安排,沃恩夫婦把這些最需要隱私空間的功能安排在巴士的后半段。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恐怕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一輛大巴車能夠容納下這么多的功能區(qū)域。
這輛房車內不但有衛(wèi)生間、浴缸、洗衣機、烘干機,甚至還貼心地進行了干濕分區(qū),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居住者的舒適度和健康。
很多不夠了解的人會對房車內部衛(wèi)生間廢棄物的處理存在疑慮,實際上,市面早已經(jīng)有了專門對應的產(chǎn)品。有一種房車標配的堆肥式馬桶,通過干草或者碎木屑的填埋來完成對廢棄物的處理,可以自行完成降解和傾倒,非常環(huán)保實用。
浴室和馬桶都使用浴簾進行簡單遮擋,既避免了水漬濺出也非常節(jié)省空間。洗手池布置在隔斷外側,而大巴車原本自帶的行李艙則被安裝了蓄水桶,維持一段時間的日常用水完全不成問題。
夫妻倆認為,臥室是作為休息最為私密的場所,不但要兼顧實用舒適和節(jié)省空間,還必須要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因為這輛房車一旦修好之后就是自己的家了,如果自己的臥室都不能完全符合心意,那么生活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然而在大巴車內部改建臥室,此前沒有經(jīng)驗和先例,兩人誰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做才是最佳方案。他們也只好一邊畫草圖一邊互相討論各個方案的優(yōu)缺點,對于自己的主臥室和女兒們的房間,真可以說是精心設計、煞費苦心。
最后,他們從太空艙旅店的上下雙床設計得到了靈感,為兩個女兒設計了上下雙層的臥床。為了讓女兒能住得愉快,他們還特意按照女兒們的愛好對睡臥區(qū)域進行了裝飾,內部特別安裝了照明燈,便于睡前閱讀之用。
夫妻倆認為,姐妹成年之前住在同一房間,對于增進感情加深交流很有益處。
事實證明最了解女兒喜好的人必然是父母,入住之后,兩個女兒對屬于她們的休息區(qū)間非常喜歡,常常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要么就是大女兒給小女兒講故事,要么就是聊天、閱讀、玩游戲。
而夫妻倆自己的主臥室則位于大巴車的最后段,也就是最內側,用架高的大床營造出LOFT風格,有足夠寬敞的睡眠區(qū)域。所有床鋪的下部全部設計成可用液壓支撐桿打開的收納空間,足夠把各類衣物被褥都隱藏起來。
“房車”的實用價值如何?
為保證房車內的采光良好,同時盡量節(jié)省能源,他們在原本大巴車的頂棚位置安裝了天窗,又設置了部分補光用的輔助燈。除此之外,還有電腦、洗衣機、冰箱等電器需要用電,電源主要靠安裝在車頂上方的太陽能板提供。
原本大巴車用來安放行李的區(qū)域,被他們用來安裝水箱、存儲工具等各種雜物,即使精打細算再加上斷舍離,也仍然把原本容量很大的行李區(qū)塞得滿滿當當。
其中水箱承擔了儲存生活用水的任務,可以到專門的房車營地中補水,也可以從水質較好的河流中補充。水箱附帶凈化器,以便保證一家人的飲水健康。
雖然成功地完成了改裝,但是最初從普通房屋搬進“房車”的那段時間里,一家人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的。由于大巴車內部空間寶貴,原本的一些購物習慣也不得不隨之進行對應的調整,哪怕見到了怦然心動的商品,也得先考慮是否絕對必要。
度過了最初適應期之后,沃恩一家人的房車生活可以說十分輕松。擺脫了債務這個最大的重壓,全家人都感覺輕松了很多,也終于有心情去重新認識生活。
一晃四年過去,他們乘坐自己的房車,看過了許多以前沒有留意的風景,也見過了許多素未謀面的人。他們甚至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不被固定地址束縛的感覺,也許在短時間內,他們根本就不會再考慮重新買房子定居下來了。
實際上,房車這一生活方式的逐漸流行,與“遠離網(wǎng)絡”的思潮多多少少有一些聯(lián)系。這種生活理念的本質在于讓鼓勵人們遠離現(xiàn)代環(huán)境,甚至是去一些沒有通電也沒有網(wǎng)絡的地方,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它的本意初衷在于鼓勵人們遠離都市、遠離人群,降低自己對物質的欲求,更加親近自然。不少房車一族就是這樣開著自己的臨時房屋,深入人煙稀少、充滿原生之美的地方去旅行、垂釣,甚至探險。
結語
但是像沃恩一家這樣的情況,則是主動地尋求一種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擺脫以前的不利影響,輕裝上陣重新開始。那么,這樣一輛讓他們得以嘗試另一種生活的“自制房車”,用掉了多大花銷呢?
前文所述,買車本身花去了7000美金,再加上后續(xù)的改造和裝修,總共花費在4萬美元上下。與租房相比,這個一次性花費顯然是更加合算的。更重要的是這一選擇讓夫妻倆重新找回了積極生活的初心,不再讓自己被困在生活的困境之中。
官方參考文獻:
《Tiny House Giant Journey》 YouTube,2021-8-14
馬龍遠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