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同樣是水龍頭,為啥有的賣300有的卻只賣30?”拆開來看結構配置并不復雜,就一個出水的工具竟然能賣這么貴,到底是暴利還是另有原因?前段時間有朋友問小編,市場上那些宣稱“全銅”、“精銅無鉛”的廚房龍頭,價格可低至27元一個,是怎么回事?稍微
“同樣是水龍頭,為啥有的賣300有的卻只賣30?”拆開來看結構配置并不復雜,就一個出水的工具竟然能賣這么貴,到底是暴利還是另有原因?
前段時間有朋友問小編,市場上那些宣稱“全銅”、“精銅無鉛”的廚房龍頭,價格可低至27元一個,是怎么回事?
稍微有點常識的衛浴人都知道,那些低價的銅質水龍頭大多是雜銅,有的加鉛,有的加鋅,加了多少普通人看不出來,賣得很便宜。價格的差異就是因為材質的不同產生的,超標的重金屬也大多源自這些金屬。
“我做了這么多年,消費者最多要求是全銅水龍頭,絕大多數都不問材質。”一位資深衛浴人無奈地說,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價格要低。殊不知僅這“全銅水龍頭”里,就隱藏著這么多貓膩和健康危機。
全銅水龍頭出廠價應不低于100元
曾有業內人士爆料稱,在2000年的時候,一個全銅的家用水龍頭只要30元,水龍頭價格上漲是從03、04年開始,原因是當時的國際銅價已漲到接近每噸3萬元,直到06年,一個全銅的水龍頭出廠價已經漲到80-100元。
而現在1噸黃銅要6.8萬元以上,所以按行業標準,一個水龍頭大約用500g銅,一個水龍頭光銅成本就差不多34元,再加上閥芯、起泡器,人工、加工費、運費、水電等,一個正常的銅制水龍頭,直接制造成本不會低于100元。
那么在市場上買到的三四十元的水龍頭是怎么來的?不言而喻,部分小廠家一味的降低成本,使用低劣材料生產水龍頭。業內人士指出,從07年開始,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不法廠家開始用鉛黃銅作為材料生產水龍頭,采用這種劣質材料制造的水龍頭價格低至20元左右。
1、鋅合金冒充黃銅
市場上的水龍頭大多都是用黃銅做的,一些沒底線的廠家會不斷降低銅的含量,更惡劣的還會以鋅合金來取代。
危害:鋅合金龍頭易生銹、腐蝕,而且鋅本身就是重金屬,被水腐蝕后混入水中,對人體有損害。
2、鋼球閥芯稱是陶瓷閥芯
水龍頭的閥芯是重要部件,有些廠家還會在閥芯上“下功夫”,例如宣稱是陶瓷閥芯,但其實是鋼球閥芯。由于陶瓷閥芯比鋼球閥芯需要更高的工藝和成本,而且消費者不能從肉眼上進行分辨,因此就成為無良廠家的一個牟利點。
危害:鋼球閥芯容易損壞,很快會老化。而生活中,水龍頭漏水大部分都是閥芯出了問題。
同樣是水龍頭,為啥有的賣300有的卻賣30?
想搞清楚這個原因,我們先來看看水龍頭的構造和材質。
水龍頭的主體材質
銅和不銹鋼,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水龍頭材質。
先來說說銅
銅質水龍頭,還有一個其他任何材質都無法比擬的優勢,自帶抑菌屬性,能殺死自來水中的大部分細菌,且內壁不會滋生細菌!現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高檔水龍頭大部分也都是黃銅材質。
“好嘞,那我就買銅的。”別急,銅里面的水也挺深。
在買水龍頭的時候經常聽見商家說“純銅、全銅、黃銅”字眼,它們的區別在哪?
純銅,是指經過技術提煉,純度達99.5%以上的銅,純銅是柔軟的金屬,不易切削,不可能有商家拿純銅制造水龍頭。
此外,黃銅也分三六九等。
現在國內的優質水龍頭一般都采用59銅(H59),即銅含量59%,鉛含量低于1.9%的銅,這是國家規定的59銅標準,能用59銅的商家已經很良心了。
然而,有的商家可并不會老老實實用59銅。
業內專家表示:市場上賣價在在百元以下的所謂“全銅水龍頭”,很多是二手回收銅或者鉛含量嚴重超標的銅,真正優質的銅水龍頭價格一般都要300起。
總結:
純銅:銅含量最高的銅,不適合制造水龍頭;
黃銅:銅鋅合金,包括大部分銅和鋅,一小部分鉛和其他雜質;
59銅:即銅含量59%,鉛含量低于1.9%的黃銅,各項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再來看看不銹鋼
真正不含鉛的304不銹鋼水龍頭
不過,不銹鋼水龍頭工藝相對復雜,且沒有黃銅的抑菌優勢,雖然也有不少品牌有不銹鋼龍頭產品,但總體來說,市場占有率并不高。
閥芯也是十分重要的部件
就像人的心臟一樣,其質量直接決定水龍頭的壽命。閥芯連接把手,水龍頭的開關、水流大小、冷熱水交替都由閥芯控制。
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閥芯是陶瓷閥芯,耐用,密封性好,不會滴漏,各方面性能穩定。各大衛浴品牌用的基本都是陶瓷閥芯。
鍍層承擔著提升龍頭顏值和抵抗腐蝕的重任。
首先聲明一點,304不銹鋼材質無須鍍層,黃銅材質需要鍍層。
高價水龍頭的電鍍表面通常呈鏡面感覺, 用手指按一下,手紋痕跡會馬上消失。而且先進的環保電鍍技術可以 杜絕產品的二次污染、保證用水純凈。
從原料演變成成品,水龍頭要經過三十多道嚴謹工序的研制,過程是相當的復雜。材質不一樣、工序不一樣、檢驗不一樣,這些就注定了水龍頭價格的差異,所以購買水龍頭還是應該選品牌水龍頭有保障,一分價錢一分貨這是永恒不變的道理!
(文章來源:衛浴新聞,侵刪)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