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AI財經社荊文靜編|鹿鳴31歲的第四套人民幣要功成身退了。2018年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在
文|AI財經社 荊文靜
編|鹿鳴
31歲的第四套人民幣要功成身退了。
2018年3月22日,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幣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在市場上流通。
這意味著,第四套人民幣中,能流通的還剩下1角紙幣,5角紙幣,5角硬幣和1元硬幣四種。
早在2017年,部分央行下屬分支行在網站上發布關于銷毀第四套人民幣只收不付券別的處理工作之后,退市呼聲就日漸喧囂。據央視財經報道,第四套人民幣成收藏新貴。
退市在即,貨幣收藏家已經摩拳擦掌。
87版50元紙幣炒至3500元
亂世藏糧,盛世收藏。
人民幣收藏因為投資門檻低、周期短、回報高、風險小,被人們稱為收藏界的“軟黃金”。但人民幣收藏市場也因為無章可循的特性,給了很多投機或炒作空間。
某貨幣收藏中高級玩家范梓(化名)告訴AI財經社,收藏價值的判斷大多根據稀缺性、品相、年份、尾數連號、連體鈔之類的特殊形式。最主要標準就是稀缺性。品相和尾數等,究其本質,也是因為稀缺。品相分為10個等級,等級越高,價值也就越高。而號碼吉利或者連同等,價值也高,“就跟手機號碼的爆炸號一樣”,范梓稱。
范梓稱,大多玩家會選擇收藏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相對來說年代相隔不遠。而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收藏價值最高,但難度也大。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陸續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其中的1角、2角、5角、5元、10元只有1980年版一種,先后于1987—1988年間發行,2元、50元、100元有1980年版、1990年版兩種,1元有1980年、1990年、1996年版三種。
范梓告訴AI財經社,第四套人民幣中,目前收藏價值呼聲最高的是1987年發行的1980年版50元人民幣,被業內人士多稱為第四套“幣王”。行內人士稱其為“8050”,意思為80年代的50元人民幣。80版50元人民幣發行時間早,當時人民經濟水平低,收藏意識不強,同時又因為發行量不多,發行時間短,而且回收徹底,存世量稀少。“物以稀為貴”。
該版50元人民幣正面由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頭像組成,同時還配有盲文,左側白邊處有工人水印。背面是我國第二大的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并標有蒙、維、壯、藏少數民族語言,顯示出國家對民族團結的重視。
范梓稱,據他最近在收藏市場上的了解,一刀80版50元人民幣大概在35萬元左右。行話里,“一刀”為100張,“一捆”一千張,“一條”5000張。也就說,一張80版50元人民幣每張已經值到3500元。范梓稱,一般以刀來論的話,品相不會太差。
根據一塵網某收購帖顯示,“80版50元”紙幣的收購價每張在1000元-2500元。
除此之外,80版的100元紙幣、80版2元紙幣、90版2元紙幣也曾被媒體預估收藏價值高,被分別賦予王后、女王、女生雅稱。根據一塵網顯示,三種券幣的報價每張分別為500元-1200元、40-60元、 20-30元。
第一套人民幣全套近500萬
”物以稀為貴“,已停止流通的前三套人民幣早已是錢幣收藏界寵兒。
第三套人民幣相對可收藏的券別就多一些。最著名的比如“二元車工”、“棗紅一角”、“背綠水印壹角”。
范梓稱,第三套人民幣中,他最喜歡“二元車工”。“二元車工”發行于1964年,之所以會被稱之為“二元車工”,是因為正面是一個女車床工人在愉快工作。除了收藏價值,“欣賞價值也高,買了之后,你再看那些圖案,會覺得越來越好看。”在2012年左右,范梓買了一刀的“二元車工”,大概17.8萬元,相當于每張近2000元。
除了“二元車工”之外,第三套人民幣中,1960年版的“棗紅一角”,被譽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鈔王”。因其發行時間短,存世量稀少,故價值高。又因其主色和背面著色與常用的一角紙幣不同,而被稱為“棗紅一角”。根據愛藏網目前的2017年中的收購價顯示,每張6500元,溢價65000倍。
第三套人民幣中,目前價值最高的為“背綠水印壹角”。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錢幣專業委員會委員汪阿平曾介紹,“背綠水印壹角”在當時其實是一種“錯幣”,印刷機構錯將"紅三凸"版本印成"背綠水印"版本,錢幣僅僅發行15天,中國人民銀行就開始回收,所以社會上剩下來的數量非常稀少。
根據收藏網的報價,"背綠水印壹角"每張33800元。而根據2015年騰訊網報道,品相好的該券別一度被炒至5萬元。
范梓告訴AI財經社,據他了解,第二套人民幣的“10元”, 現在大概15萬一張。
公開信息顯示,第二套10元人民幣發行于1953年,被稱為第二套人民幣中的“幣王”。這是中國解放后首次發行的十元面額,在蘇聯印制,后中蘇關系惡化,國家停止使用,故存世極少,所以也比較貴。這張鈔面積很大 ,一般錢包擱不下,攜帶不方便 ,很難保存完好品相。
除此之外,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三元,五百元券都是蘇聯幫忙印制。也是同樣原因,導致存世量少且品相質量難保證,市場價在5萬元左右。
第一套人民幣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壹萬圓“牧馬圖”,被譽為“中國人民幣之寶”和“票王”。壹萬圓牧馬圖發行于1951年5月17日,但是時代背景緊張,流通市場物資匱乏,又是在偏遠地區發行的貨幣,因此發行規模很有限。三年零十一個月之后,就停止流通。
存世量少,品相也難以保證,所以價值就更高。根據媒體2017年3月報道,壹萬圓牧馬圖票券正式流通票所見有記錄64張,未見有全品新相,九成以上據告不過五張。
2011年12月18日,上海弘盛秋拍賣,“大牧馬”附帶一份1951年人民銀行內蒙古分行發行公文被拍出460萬的高價。
2016年,據北京收藏市場的報價顯示,整套第一版人民幣的價格高達480萬元。按照目前北京市的房地產價格,480萬元能夠在北京四環內買到一套大戶型的一居室或小戶型的兩居室。
除了整套拍賣,貨幣尾號如果能夠“八同號”,價格也很高,被稱為“麒麟號”,一千萬連同號中才有一張。
AI財經社了解到,第四套人民幣中的“麒麟號”五元紙幣,收藏價值達到5萬元,整整漲了1萬倍。
但是,范梓也稱,這種號,即便是放在第五套人民幣中,也是值得收藏的。“但一般普通人見不到。”范梓說。
對于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5月1日停止發行,貨幣收藏愛好者早已躍躍欲試。但范梓表示,自己對第四套人民幣的興趣不太大。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收藏意識增強,所以,存世很多,除了一些非常典型或者連號等之類的,其余的。“有了余錢,才會想起來去收藏。”
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