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玩具市場也毫不例外地迎合這一趨勢,推出了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智能玩具。美國的ToyTalk公司就與知名玩具制造商Mattel展開合作,推出了能與小朋友對話的芭比娃娃「HelloBarbie」,這款娃娃內置了麥克風,能夠連接W
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玩具市場也毫不例外地迎合這一趨勢,推出了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智能玩具。美國的ToyTalk公司就與知名玩具制造商Mattel展開合作,推出了能與小朋友對話的芭比娃娃「Hello Barbie」,這款娃娃內置了麥克風,能夠連接Wi-Fi,它的智能語音系統不僅能夠分析小朋友的語言,還能做出「符合邏輯」的回話,深受孩子的喜愛。那么這類玩具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喬治城大學的研究員們做出過一項調查實驗:將小朋友們分為兩個組,第一組小朋友的玩具內置了編程程序,能夠實現個性化定制的功能,例如它能夠說出小孩的名字、最喜愛的食物,甚至還能夠像小孩一般唱歌;第二組小朋友的玩具只能簡單的將每個小孩都稱作「Pal」(伙伴)。而最后檢驗兩組小孩的數學能力時(例如按照大小排列擺放不同口徑的杯子),第一組小朋友的表現勝過了第二組。這項研究的領導人Sandra L. Calvert表示「這的確是目前用來促進兒童學習能力發展的尖端技術」。
但是,一些學者也指出,這種玩具可能會對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語言學習
對小朋友說話的時候,我們都會放慢語速、提高音調、發音夸張、詞句重復,這就是嬰兒指向性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是孩子早期進行語言學習時最重要的媒介。研究發現,使用嬰兒指向性語言會更刺激小孩大腦前額葉的發展,而如果有這種語言缺失的情況,兒童的語言發展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
此外,我們還會使用嬰兒導向性動作(infant-directed action)與孩子互動,即有意模仿孩子的行為方式以吸引他們的注意,這種夸張的動作模式可以有一種「教學情境的提醒功能」,會讓孩子意識到我們想要教他們什么,從而對我們的行為有更多的觀察和學習。
然而,對話型智能玩具雖然能夠實現回答問題和即時交流,卻始終是塑料玩具,無法做到和人一樣夸張生動的語調、表情和動作,用語可能也存在大量的規范問題,對兒童的語言學習是不利的。
社交能力
孩子比你想象的還要早發展「社交能力」:一到兩歲時,父母會教孩子「分享」;三、四歲時,孩子開始有「同理心」。但是,分享需要與人互動,同理心需要感受他人的感覺,即使智能玩具告訴小朋友要學會分享,小朋友也沒有模仿和互動的對象。并且,小朋友在發展社交能力的黃金時期如果總是和一個塑料玩具對話,可能導致以后不知道該如何與其他人互動,社交能力會因此受到影響,一旦與人互動遭遇挫折,恐怕永遠都離不開智能玩具了。
獨立思考能力
對話型智能玩具具有聯網搜索的功能,能夠直接解答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但是,這種快速獲得資訊和信息的形式似乎缺少了些什么。省去孩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本身就不利于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況且,智能玩具提供信息的正確度也無法保證,家長不注意的話,可能對孩子造成誤導。
因此,對話型智能玩具的利弊還有待探討。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還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正確對待孩子與虛擬智能設備的關系。
參考:
Nan Xua, Denis Burnham, Christine Kitamura & Ute Vollmer-Conna. Vowel Hyperarticulation in Parrot-, Dog- and Infant-Directed Speech. Anthrozo?s. 2013; 26(3), pp. 373-380.
Marilyn Augustyn & Barry Zuckerman.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2007; 92(2), F82.
相關文章推薦:
當孩子玩游戲時,他們玩的是什么?
玩具聲音代替不了你的溫言惜語。
別讓電子產品陪孩子過夜
從「帶娃模式」到「工作模式」,超人爸媽可別操之過急。
王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