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下載于:Yescarta網站前言:相信很多人最近都看到過一條爆火的新聞:一位患者花費120萬打了一針抗癌藥。患者陳阿姨,此前確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經幾年治療后復發,效果不理想。沒有放棄的陳阿姨終于盼來了新的希望,2021年
下載于:Yescarta網站
前言: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看到過一條爆火的新聞:一位患者花費120萬打了一針抗癌藥。
患者陳阿姨,此前確診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經幾年治療后復發,效果不理想。沒有放棄的陳阿姨終于盼來了新的希望,2021年7月23日從武漢百濟新特藥房購入120萬一針量身訂制的阿基侖賽注射液,于是就有了網上流傳的這張收款憑證。
雖然這個費用貴得讓人咂舌,2021年8月26日,PET-CT顯示體內已經沒有了癌細胞,陳阿姨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辦理了出院手續,成為全國首位接受了CAR-T治療后被評估癥狀完全緩解的患者。
相信不是醫學背景的我們在初次接觸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是有點懵的。CAR-T細胞治療是個啥?-是一種免疫治療的方式,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很多方式。是不是適用于所有惡性腫瘤?-并不是,目前對于實體癌不太友好,有副作用,可能致死。這么貴的老百姓咋用得起?-目前就是貴,未來肯定會降價,可能進醫保,但是有商業保險可以覆蓋,盡早配置相關的保險,做個聰明人,轉嫁風險。
一、“CAR-T之父”Carl June教授和全球首位被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愈的患者艾米莉
如果你只是想粗略地了解,那看完上面這段話也差不多了,如果感興趣,可以來看一段視頻(有中文實時翻譯)。這個視頻是由“CAR-T之父”Carl June教授在2019騰訊科學WE大會上的分享(時長近20分鐘,手機中需要事先下載好騰訊視頻APP并用此打開,或直接用網頁觀看)。Carl June:CAR-T細胞免疫療法,腫瘤治療領域新希望_2019騰訊科學WE大會_騰訊視頻
2012年,Carl June教授為一位年僅7歲的,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名叫艾米莉(Emily Whitehead)的美國小女孩進行了CAR-T治療。2010年,年僅5歲的艾米莉確診ALL,后經過治療后兩次復發,本來醫生宣布她只有幾個星期的預期壽命了,但她的父母始終沒有放棄,最終讓艾米莉成為全球首位被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愈的患者。
2021年5月10日,她迎來了自己無癌生存九年的紀念日,每年的這個時候,Emily Whitehead Foundation(艾米莉·懷特海德基金會)都會發布一張紀念照片。她的成功治愈,不僅給她自己和她的家庭帶來了新生,同時也為更多的腫瘤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
Our Journey | Emily Whitehead Foundation
二、國內外腫瘤免疫治療概述:
做為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醫學也是我們需要涉獵的方向,想要了解更多,就研究了一下,對于希望同樣想要深探一下的非醫學背景的人也可以繼續往下看:
CAR-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嵌合抗原受體)TCR(人工T細胞受體),是一種腫瘤免疫治療方式,免疫治療也遠遠不止這一種治療方式。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1年,只是近十年來取得了明顯的進展。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綜合新藥研發大平臺, 基因免疫細胞治療室主任
腫瘤免疫療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治療方式:
除此以外,在權威的、信息公開的國際臨床注冊網站(https://clinicaltrials.gov/)上查詢到的相關CAR-T的試驗高達802項,目前中國就有425項,占比52%高居第一;美國277項,占比35%位列第二,其它所有國家和地區加起來總共只有100項。
雖然從數量上不能直接判斷實驗水平的高低,研究成果的轉化,但起碼可以看到對于這項研究,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的醫學方面的專家和實驗室還是很熱衷并投入了較大的精力的。
反觀2015年10月17日,中國CAR-T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在天津正式啟動,18家醫院成立臨床研究中心,40多位專家參與臨床研究,歷時2年,目的為了評價CAR-T技術治療復發/難治性血液腫瘤的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為更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提供依據。「鏈接」
而當時的數據顯示,美國開展試驗數目最多,試驗數量達41項,占據了全球CAR-T療法臨床試驗量的74.5%,也就是說當時的總量才55項,短短幾年,總試驗數量翻了十多倍。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費城兒童醫院、美國癌癥研究院(NCI)、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和西雅圖兒童醫院等是最早開展CAR-T細胞治療的研究機構。
中國在CAR-T領域起步較晚,但從數據顯示來看,中國后來居上,在臨床試驗量上已經遠超美國。
這也間接說明這項研究這幾年發展迅猛,且有突破性進展,潛力巨大,未來可能出現井噴,并最終惠及廣大患者,包括我們中國患者。
這其中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就是這次新聞報道陳阿姨就診的醫院:
國內首個轉化醫學病房在瑞金醫院成立 2017年11月9日,瑞金醫院血液科正式成立轉化醫學病房,這是國內首個轉化醫學病房,主要收治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CAR-T細胞治療為代表的一批高新臨床研究將在該病區開展。
三、國內兩款獲批的CAR-T的細胞治療
目前國內已經批準上市的兩款CAR-T細胞治療的產品,均還未納入到國家醫保目錄中。
這次引起全民關注的120萬一針的這種治療方式就是CAR-T細胞治療,用的正是我國首個獲批的CAR-T治療的產品,復星凱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
目前CAR-T細胞治療在白血病、淋巴癌、骨髓瘤上有較好的治療表現,但在實體癌上表現欠佳,而且因為存在著一定比例的甚至可能導致患者死亡的極端副作用,目前大多用于既往接受二線或多線系統治療的復發或難治性或晚期的惡性腫瘤,給患者更多生存的可能和希望。
今年7月30日在國家醫保局官網公示的: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上,阿基侖賽也收錄在名單上,"但最終能否進入國家藥品目錄,還需要接受包括經濟性等方面的嚴格審查,獨家藥品還要經過價格談判,談判成功的才能進入目錄"。
另一款,國內第二款,全球第六款,于今年9月1日獲批的CAR-T治療,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瑞基奧侖賽(倍諾達?),還未納入醫保目錄審查名單中。
四、保險理賠:
這種治療方式是量身訂制的,費用相對較貴,我們從新聞上看到的120萬一針的費用,相比國外動輒幾十萬美金的費用,其實還是較低的。
在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之前,患者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采取這種先進的治療方式:
2020年底,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轉化醫學中心(上海)瑞金基地拔地而起,做為全國首家基于全數字技術打造的臨床研究綜合體,不僅意味著“大樓”和“病房”,更是轉化醫學的騰飛新起點。中心主任陳賽娟院士認為:“在現階段可以充分發揮作用,成為國家藥監局和衛健委新藥物、新器械和新技術等創新藥物和創新技術應用先行先試的基地,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當然,不僅瑞金醫院,很多醫院都有類似的機構和研究中心。
患者可以直接聯系相關項目負責人或醫院,確認是否符合招募要求,參與項目研究。
患者參加臨床實驗在歐美發達國家很普遍,但國內相對認知較少。
拿腫瘤的臨床試驗來說,臨床試驗的研究藥物,多為目前較為先進的治療手段,如:PD-1/PD-L1抑制劑、CAR-T細胞治療等。這些新的治療方式,受到國內獲批進度的影響,上市時間和適應癥會有影響,同時由于高昂的研發費用,以及藥品進入醫保目錄需要時間和價格評判,價格昂貴,多數家庭無法承擔。如果有機會加入臨床試驗,不僅能夠免費使用新的治療方式,而且還能接受專業專家團隊指導隨防,讓癌癥患者從中獲益。 當然,因為這些實驗是針對還未上市的新藥的研究,也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對參加實驗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篩選標準。2. 新藥上市后,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從醫院或第三方藥店(院外藥)等購買,全自費。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或者即使實力不夠,患者及家屬仍然不愿意放棄,愿意傾盡全力治療,需要承擔高昂的治療費用。
3. 新藥上市后,患者接受相應的治療,從醫院或第三方藥店(院外藥)等購買,通過保險轉嫁風險,讓保險公司承擔全部或部分費用(這里主要指的是購買了社保版,但未用社保身份就診并結算的,保險公司會約定結算比例,如:60%)。
其中,院外購藥也可能會被歸入其中,但每家公司的認定標準不太一樣,這主要是出于藥品安全性的考慮,同時需要滿足條款中對于藥品費的約定,不能是從國外私自帶入的或者通過類似淘寶等渠道購買的沒有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批準文號或證書的藥品。
1)有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一案一議,如醫院開具證明:”患者治療需要此藥品,但醫院無此藥品,需要外購“,并加蓋醫院公章(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相關回復);
友邦智選康惠能不能報銷外購藥? - 拜托了保姐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995509/answer/20929390382)有的保險公司的醫療險會提供院外購藥清單;3)但有的不認可外購藥,這在判例文書網也有相關案例記載。具體情況需要咨詢相應的保險公司。
可能報銷此藥醫療費用的商業保險,有兩類:
一、很多城市上線的由當地政府聯合各大保險公司開發的政府特惠保醫療險,如:北京普惠健康保、滬惠保、湘惠保、長沙惠民保、廣州惠民保、重慶渝惠保、360城惠保等,這種產品保費低(從幾十到一兩百)保額高(一兩百萬不等),重點是即使有既往癥,甚至是有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特定既往癥的人群,或年齡大的人,也有可能可以購買這類保險,獲得保障,投保門檻低。
只是這類保險較保險公司推出的中端醫療險(又稱:百萬醫療險),免賠額要高,報銷比例要低,有的還不包含自費藥。
可以看到,長沙惠民保對于首款獲批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已經納入健康服務手冊,可以報銷;但是對于另外一款獲批藥瑞基奧侖賽,目前還未收錄進手冊,也就是說無法報銷。
二、保險公司推出的中端醫療險或高端醫療險。
同樣有通過列舉式將相關治療用藥列入特定藥品目錄中,可以通過在特定藥店購買報銷;
或者將相關治療方式列入條款中。如:中美聯泰大都會在售的百萬醫療險-都會天使(2020)醫療保險,該條款中明確將:腫瘤免疫療法納入可報銷的治療方式。條款中對于此項的釋義是:指應用免疫學原理和方法,使用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提高腫瘤的免疫原性和對效應細胞殺傷的敏感性,激發和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本合同所指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需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并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用于臨床治療。
也就是說,大都會這款中端醫療保險,不僅可以針對首款獲批(2021.6.22)的CAR-T治療的阿基侖賽注射液報銷,也適用于2021.9.1獲批的第二款免疫治療的藥,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同樣還將適用于其它免疫治療的藥,不需要清單對照一一比對。
從這方面來說,大都會的醫療險的條款設計很贊的。這就好比問你要不要吃水果,和問你要不蘋果,前者包含的范圍當然更廣,選擇也更多樣。
很多客戶在選擇保險保障方案時,總是在各種比較,真正該在意的反而不清楚,殊不知條款里的幾個字甚至一個字就會影響到理賠的賠與不賠。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性價比”,不是性能價格比,而是性能價值比。
在我跟我老公聊起新聞中這種120萬一針的藥,我們公司的醫療險可以報銷后,他很疑惑,這不是剛剛才上市的新藥嗎,怎么你們條款里就已經包含了這種治療方式了,回到前面提到過的,免疫治療方式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其中的CAR-T細胞治療方式從2012年的全球首例至今也已經過了9年時間,并不是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只是普通大眾平時接觸不到。
當然,除了這種醫療費用報銷型的醫療險外,我們會建議客戶根據自身的家庭財務安全進行綜合配置,比如:重疾險是做為收入補償的保險,壽險是留給家人最后的愛與責任,年金險是留給未來的自己的一筆現金流等等,而保險公司所能提供的附加增值服務,如SOS緊急救援服務、醫療資源、留學教育、養老匹配等,都可以為不確定的未來提供多一份的確定和保障。
只有提前做好了規劃,提前對可能面臨的問題有所準備,在風險來臨時,我們才可以從容面對。
結語:
目前CAR-T的相關研究還是主要集中在復發、難治的、晚期的,沒有其他更好渠道治療的某些特定的癌癥上,相關治療的費用還很貴,副作用也較為明顯,但未來是有可能通過異體提取,機器人或自動化集中生產等科研技術提升和生產效率改進,大幅降低成本,成為更多癌癥患者的福音,期待著癌癥被人類徹底征服的那天。
何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