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折十大錢崇禎寶到代原鑄官爐出崇禎通寶,乃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之鑄幣。崇禎通寶錢,可謂版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有數十近百種之多,其蔚為壯觀,難以枚舉,是為歷史上諸朝鑄錢以來罕有的現象。在崇禎通寶錢體系中,譜載其
折十大錢崇禎寶 到代原鑄官爐出
崇禎通寶,乃明毅宗朱由檢崇禎年間(公元1628—1644年)之鑄幣。崇禎通寶錢,可謂版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有數十近百種之多,其蔚為壯觀,難以枚舉,是為歷史上諸朝鑄錢以來罕有的現象。
在崇禎通寶錢體系中,譜載其中一式為珍稀之品,即崇禎通寶光背折十型錢。該錢材質黃銅或紅銅,有譜定其二級,批曰“試鑄品”而未發行流用。在后世,該式錢雖非極罕,然亦屬十分罕見,收藏不易。亦見上拍,價值頗高。同時,也有偽品流世,不難辨別。
該式錢雖為罕見之品,然其相對存世亦非僅二三。根據收藏實際來看,其也有版別之差,這種版別之差主要體現在“雙點通”和“單點通”上。愚十年前曾經展賞過該式合背和光背折十鎏金錢,其中的合背鎏金錢即為“雙點通”。時至今日,再將另藏之一品前帳中擇出,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鑒賞,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識,本品面文“崇禎通寶”四字,楷書書體,直讀,光背無文。可見其字書寫中規中矩,筆劃粗細得當,間隔有距,橫直豎立,頗見力道。字形大小適中,布局協調。其中可見“通”字為“單點通”寫法,乃主要版式。無需細表,品文識書,識者可知,如此書相,風格鮮明,正是崇禎官爐出品之原鑄品貌,其門得開,無有二話。
次觀鑄相。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其直徑約為44.37毫米,重約29.03克,鑄體厚薄適中,乃折十形制。其鑄相顯示,中寬緣,鑄體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輪干干凈凈。續觀其字廓,輪廓分明,深竣挺拔,字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如此這般,觀鑄識體,本品規整之鑄相,乃其時官爐出品,到代正點,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再察銹相。展目本品,可識其乃熟坑銹相,渾身雖有銹痂裹縛,然因出土甚早,已呈熟相。其銹色純真,皮殼疊嶂,富有層次,分布極為自然。識其銹痂皮殼,老而彌堅,可抗刃擊。渾身包漿凝重,踏實不虛,自然老道。續觀材質,質色淺黃,是為黃銅質地,銅色彰顯老舊。無需再表,辯銹識漿,本品銹相可謂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橫秋老氣,其門洞開,不在話下矣。
如此,一番鑒賞,幾度審視,此枚“崇禎通寶光背折十”大錢,三相一材,開門見山,過關斬將,到代而毋容置疑。正如前述,該式錢遺存不豐,在收藏實踐中,到代真品獲之也是不易,具有較高收藏價值,亦是如實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
高熙東